虽然现在到了春天,新草渐渐从地里冒出来,但往年的枯草依然埋在地里。
土壤中的细菌会把草料分解,相当于大自然帮忙二次加工。
这些荒草被挖出来,全部放在大锅里煮,直到变成浆糊状,这就成了草浆。
陈东把草浆平铺在铁板上,再用木板一点点刮平,使其成为棉被大小。
用草浆做成的草垫子,保温保冷都是好东西,等冰块做好了,把草垫子覆盖上去,能更好地让冰块保持温度。
陈东在这忙得火热,周晴也推着独轮车回来了。
满满当当的硝石卸在地面,周晴也学着陈东的样子,把硝石敲碎后再碾成粉末。
等陈东这面忙完了,又重新投入到制冰工作中。
这一次,陈东把硝石粉的数量直接翻倍,选用的水也是温度更低的山泉水。
技术上的改良,让冰块的质量有了显着提升,空心率明显下降。
陈东没着急把冰块移走,而是放在一起保持温度。
理论上来说,冰块只要足够多,那它本身就是一种保温体系。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
没有电机和氟的参与,冰块或多或少都会融化。
陈东自然有应对办法。
他先在铁皮箱子下方铺上一层硝石粉,上面再铺上碎石。
碎石就是最好的疏水装置,融化出来的水会流到下面,最后接触到硝石,立马又形成新的冰面。
陈东把冰的特质利用到了极致,让冰成为一种保温体系。
原材料不缺了,冰块自然是越做越多。
这一套系统的成型,让陈东的想法越来越大胆。
外面的温度越来越高,水也会随着温度而蒸发。
冰块的温度足够低,反而不容易流失。
每个冰块都是独立的单位,所有冰块凑在一起,就是一个正向的冷循环。
这些冰块既能用于保鲜,必要的时候还能做应急水来用!
这个意外而大胆的计划,就这么在陈东脑海中形成。
……
陈东明显感觉到,山泉水的水流在减缓。
这说明山里的水已经开始走向干涸。
现在只能用最快的时间,把冰块制作出来。
周晴负责找硝石,陈东负责制冰和的存储,俩人形成一条简单的生产线,速度上倒是有明显提升。
储存冰块并非易事,之前的箱子不够大,还要继续做铁板,建箱子。
堆放在一起的冰块难免会有融化的迹象,陈东每天都要走到内部,轻轻在上面撒上一层水。
每次洒的水都很少,水多了没办法结成新的冰碴。
虽然水少,但架不住次数多,久而久之,原本的冰块上面又积攒出厚厚的一层冰。
这一次,陈东模拟的是极寒环境。
攒了半个月,几十平方米的空间里已经有了上百个冰块。
冰块大小不一,小的只有碗口大小,大的则和饭桌差不多大。
对于这个成果,周晴只觉得像做梦。
在她的世界里,冰块就不可能出现在春天,即便出现了,也不应该是这么大数量,更不可能是人造出来的!
陈东相当于把老天爷的工作抢了,说他是神仙也不过分吧?
然而,陈东只是笑着摇摇头。
当年慈禧为了修建冰室,在四个城门都修了储存室,单是一个位置的存储量都达到了两万块。
虽说陈东不是帝王家,相比之下,陈东确实还要努力啊!
……
冰室的修建成功,意味着陈东有了更多的底气。
陈东每天都去水边观察,顺便捡一些硝石回来。
水位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之间湿润的河边,俨然成了土地。
这个情况让陈东五味杂陈。
他一面担心旱灾来得过快,而另一方面,他需要河水迅速干涸。
河水干了,他才有办法让全家人活下去。
这种矛盾,让陈东陷入淡淡的纠结。
没时间感叹,陈东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老天爷抢时间。
手推车把硝石推了回去,陈东就准备上山了。
之前,陈东有打猎的心思,但始终没动作。
原因就在于冬天刚过去,动物身体的脂肪消耗得差不多了,打来的猎物不够肥。
另外,之前是动物的发情期,逮谁干谁,风险直接翻倍。
冒这么大风险,去换一些不算理想的猎物,这买卖实在不划算。
如今的时间,还算是不错。
这次进山,陈东的目的不光是猎物,还有草药。
现在不做好储备,等大旱之时一来,到处都是寸草不生,那时候再找草药就晚了。
山中生百草,柳蒿是珍宝。
陈东作为一个地道北方人,对于柳蒿自然不陌生。
柳蒿属于药食同源,不光能当菜,还能当消炎药用。
当然,这年头还没人知道这事,只觉得它是充饥的野菜。
一路上,陈东沿着路边和树下找。
现在的柳蒿很嫩,被称为‘柳蒿芽’,这时候的药用价值才是顶峰。
陈东以一种席卷之势,横扫半个山头,光是柳蒿芽就采了满满一大筐。
转头,陈东找了一棵比较粗壮的树上,用麻绳把筐吊上去,便轻装上阵往山上走。
每个季节都有打猎的技巧。
春天打猎,必须很努力地控制脚步,否则鞋底和草的摩擦声会惊动附近的猎物。
而且,相对来说,春天草长出来了,干扰物更多,不利于瞄准。
一路上,陈东走得很慢,也很谨慎。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阵阵扑棱声。
陈东一回头,黑头顶,彩羽毛,脖颈有一处亮红。
是野鸡!
野鸡学名叫雉鸡,相比于之前打的飞龙,这东西身体的脂肪更厚,肉质更嫩,而且营养价值也高。
做关键的是,这东西繁殖能力强,用来家养非常合适!
头鸡扑腾了出来,信步在附近溜达,而陈东也缓缓趴在草丛里。
好的猎人,一定要有耐心。
这第一只鸡只是排头兵,属于放哨的。
过了十几分钟,头鸡嗓子里才传来咕咕的叫声。
这是在给同伴们发信号,表示外面没危险了。
“扑棱棱……”
至少几十只野鸡腾空而起,虽然这东西飞不高,可架不住数量多。
此时,竟有一种遮天蔽日的压迫感。
陈东趴在草地上想了想,把本已准备好的钢弩收了起来,又顺着原路缓缓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