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那你政务开支准备拿多少?”
“我也拿百分之十税收,但这个只能是官吏薪资与机构运作,至于工部建设和府兵另算。”
“你这有点贪了吧,这还没算礼部开支和弹劾院,总共只有这么点收入,”
“那你少拿一点啊!”
看俩人吵起来,朱慈灶调解道:“就拿百分之十吧,至于府兵拿百分之五,教育为立国之本,我还想着实行六年义务教育,罢了,也拿百分之十,至于弹劾院,拿百分之二吧,能维持运作就行,如果弹劾院上下是为了升官发财,我宁愿取消这个机构。”
朱慈灿有些内疚道:“那给王府百分之三,这样刚刚好百分之五十,剩下的百分之五十用于民生领域,”
吕中平还是不满意道:“那你国政院掌控的财政也太多了吧,等于国王这边百分之二十二,加我这边百分之十,你一家拿走百分之六十八。”
朱慈灶摆手道:“王府不拿国家财政,再说未来是选举制,”
俩人秒懂这句话含义,意思就是如果吉王府没当选国王怎么能拿百分之三国家财政。
可校长坚持朱氏皇嗣都有权竞选皇帝。
朱慈灶思索片刻道:“就拿百分之一,不过不是给王府,而是给宗人府,也算是维护朱氏皇族最后体面,至于未来皇帝,除一份规定工资和待遇外,不能再取分豪,再给税务司百分之二,要不然他们哪有动力四处收税。
详细的三司再讨论,但留与民生的不能低于百分之五十,这个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律法院要提前立法,对于军政民要提前立好规矩,多废心思多提前预防,以后想当官就不要想着发财,想发财就不要想着当官,想当官发财是不能原谅的,”
随后谈起税收,毕竟现在的长沙城都是吉王产业,若收税…
朱慈灶当即表示:“新大明没有人可以免税,吉王府所有工坊都需征收交易税,就按照百分之十征收,不管买方和卖方,凡交易一律征收百分之十,目前碍于人手不足小额交易不可能面面俱到,但税务司要提前宣传,交易理念要深入人心,不要向任何人开口子,大明就是败坏在优待士子上,
除了交易税便是个人所得税,税务司需提前调查普通百姓收入和开支,定一个起点额度,要照顾低收入者,这部分人可能占多数,但他们收入仅能糊口征收便是恶法暴政,再一个,个人所得税需要实行阶梯制,征收目的是劫富济贫,如果人人一个比例便达不到此目的,所以,起点税很低,收入越高税额越高,比如月薪三两征百分之五,月薪十两征百分之十,月薪五十两征百分之二十,月薪百两征百分之三十,以此类推,最高额度只要不超过百分之五十就行。”
俩人频频点头,这新思路确实让俩人眼界大开。
朱慈灶接着道:“当然,征收个税肯定困难重重,所以得让他们觉得交个税的好处,个税收入可以预留一部分钱当奖励,比如养老金,一个遵纪守法国民交了一辈子个税什么好处也没有是不是很失望,所以可以让他们保留税票证明,交够多少年每月可领多少养老金,失业后可领多少失业补助,这样一方面政府财政宽裕了,一方面又让国民能享受社会福利…”
零零碎碎,朱慈灶把后世一些理念提点一通,最后聊到农税,自古皇粮田税深入人心,农民也不排斥收田税,而且大明官方田税三十税一(百分之三)可以说极低,但真正落到农民头上达到百分之三十甚至于六十,一切皆因士大夫把所有税负嫁接在普通农民头上。
对于这一点,朱慈灿深有体会,所以他建议定个百分之十,并且定为永例。
朱慈灶摇摇头道:“大明农民太苦了,为什么提前规定税额,如果天灾人祸怎么办,如果没收成怎么办,不征不公平,征了官逼民反,”
“校长意思是?”
“我意思不定田税,不定税地方官府便没有私下摊派的由头,”
“免农税,地方政府没有农税怎么运转,特别是偏远地区无商税可收怎么办?”
“也不是免农税,刚刚不是说了交易税吗,农民种粮如果只够吃或者不够吃还收什么税,那得想办法救济,不然要官吏做什么,让他们作威作福不成,如果农民有粮可售,那去征收百分之十合情合理,你都有余粮卖了肯定要交税嘛!”
“可大明有几户人家有余粮?”
“那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目标吗?以后,大明田地全部收归国有再平均分配,国家也不分与个人而是村集体,这样可以杜绝私下买卖土地,村三司负责平均分配土地,你想种田向村三司申请,想出门求生交还土地,我个人理想是,大明农民人均至少十亩土地,这样种田才有利可图,农民也能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生活,官府也能收到交易税,当然,大明人口太多目前肯定达不到这个数,”
“所以校长想移民海外为大明百姓求生存空间,”
“这是我的理想,也希望是诸君共同理想,这世界很大,海外有数不胜数的肥沃土地供大明百姓开发耕作,我希望大明百姓人人是地主,人人是士绅,人人有体面…”
校长这话有点震耳发聩了,但朱慈灶并不是胡言乱语,后世公布的基本农田红线为十八亿亩,按照人均十亩可养活一点八亿人口,当然大明农地开发不如后世,比如辽东大粮仓还没有开发出来,但大明绝对没有一点八亿人口。
但国人习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提前公布土地政策,大明百姓绝对不愿意背井离乡。
所以,目前还不能公布土地政策,反而是利用北方战乱尽可能移民海外。
七月中旬,首相朱慈灿在《义学日报》上公布国政院人选:
聘请马祥瑞为:建设司长,
聘请祖大石为:民生司长,
聘请朱和基为:商务司长,
聘请钱梅花为:经济司长,
聘请朱河为:国安司长(管府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