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澜站在庭院中,望着满园的梨花,心中却无法平静。自从萧煜离开云水镇后,她的生活仿佛少了些什么。那些曾经平淡的日子,如今却显得格外漫长。她轻轻抚过一朵梨花,花瓣柔软细腻,如同她心底那份若有似无的情愫。
“小姐,萧公子派人送来了书信。”丫鬟小翠快步走来,手中捧着一封精致的信笺。
沈清澜接过信,指尖微微颤抖。她拆开信封,萧煜的字迹跃然纸上:“清澜,江南的梨花可曾开了?边塞的风沙虽大,但我心中常念着云水镇的山水,念着你。”短短几句话,却让她心头一暖。她将信紧紧贴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萧煜的气息。
然而,这份温情并未持续太久。几日后,云水镇突然传出了朝廷即将对江南征税的消息。沈清澜的父亲沈老爷眉头紧锁,整日忧心忡忡。沈清澜见状,轻声问道:“父亲,朝廷为何突然要对江南征税?我们这里的百姓生活本就不易,再加重税负,恐怕民不聊生。”
沈老爷叹了口气:“清澜,你有所不知。近日朝廷内部纷争不断,萧瑾瑜一派为了扩充军费,提议加重江南税负。萧煜虽在边塞,但他与萧瑾瑜素来不合,恐怕此事背后另有隐情。”
沈清澜心中一紧,萧煜的名字如同一根弦,轻轻拨动了她的心。她低声问道:“萧煜他……可有危险?”
沈老爷摇头:“朝堂之事,我们难以揣测。但萧煜毕竟是大将军,手握兵权,萧瑾瑜暂时还不敢对他下手。只是,若江南税负加重,百姓怨声载道,萧煜在边塞的处境也会更加艰难。”
沈清澜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父亲,我想帮萧煜。”
沈老爷一愣:“你一个女子,如何帮得了他?”
沈清澜微微一笑:“女儿虽不懂朝政,但书画之道却颇有些名声。若能借此机会,让江南的文人墨客联合起来,向朝廷上书,或许能缓解税负之困。”
沈老爷沉思片刻,点头道:“此法或许可行。但清澜,你要小心行事,莫要卷入朝廷纷争之中。”
沈清澜点头应下,心中却已有了计较。她回到书房,提笔写下了一封长信,寄往边塞。信中,她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告知萧煜,并附上了一幅新作的山水画卷,画中云水镇的梨花盛开,仿佛寄托着她对萧煜的思念与期盼。
数日后,萧煜的回信到了。信中,他言辞恳切:“清澜,你之计策甚妙。我已派人联络江南的旧友,共同上书朝廷。只是,朝堂险恶,你务必小心行事,莫要让自己陷入危险。”
沈清澜读完信,心中一阵暖意。她知道,萧煜虽远在边塞,却始终记挂着她。她将信小心翼翼地收起,随后召集了云水镇的文人墨客,提议联合上书。众人听闻她的计划,纷纷响应。一时间,江南各府县的文人联合起来,向朝廷递交了请愿书。
然而,萧瑾瑜并未因此罢手。他暗中派人散布谣言,称江南文人联合上书,实为煽动民变。朝廷震怒,下令彻查此事。沈清澜得知消息后,心中焦急万分。她深知,若此事处理不当,不仅江南文人会遭受牵连,萧煜也会因此陷入更大的困境。
就在此时,林墨突然出现在云水镇。他一身黑色长袍,神情冷峻,眉宇间透着几分江湖气息。沈清澜见到他,心中稍安:“林公子,你来得正好。如今朝廷对江南文人虎视眈眈,我们该如何应对?”
林墨微微一笑:“沈姑娘不必担忧。萧煜已派人联络了朝中几位重臣,他们会为江南文人说话。只是,萧瑾瑜的阴谋远不止于此。他试图通过加重税负,削弱萧煜在江南的影响力。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他背后的证据,才能彻底化解这场危机。”
沈清澜点头:“林公子所言极是。但萧瑾瑜行事谨慎,我们如何才能找到他的把柄?”
林墨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萧瑾瑜虽狡猾,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贪财。我已派人暗中调查他的财务往来,相信不久便能找到证据。”
沈清澜心中稍安,但仍有些不安:“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萧瑾瑜心狠手辣,若他察觉我们的行动,恐怕会狗急跳墙。”
林墨点头:“沈姑娘放心,我会派人暗中保护你。萧煜虽远在边塞,但他对你的心意,我比任何人都清楚。”
沈清澜脸上一红,低声道:“多谢林公子。”
几日后,林墨果然找到了萧瑾瑜贪赃枉法的证据。他将证据交给了萧煜的旧友,朝中重臣李大人。李大人立刻上书弹劾萧瑾瑜,朝廷震动,萧瑾瑜被迫辞去职务,江南税负之事也得以缓解。
消息传来,沈清澜心中一阵轻松。她站在庭院中,望着满园的梨花,心中默默祈祷:“萧煜,愿你一切安好。”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上之人正是萧煜。他翻身下马,大步走到沈清澜面前,眼中满是柔情:“清澜,我回来了。”
沈清澜望着他,眼中泛起泪光:“萧煜,你终于回来了。”
萧煜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清澜,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若不是你,江南的百姓恐怕要遭受更大的苦难。”
沈清澜摇头:“我只是尽了一份心力。真正化解危机的,是你和林公子。”
萧煜微微一笑:“清澜,你总是如此谦逊。但在我心中,你早已是那个能与我并肩而立的人。”
沈清澜心中一暖,低声道:“萧煜,我……”
萧煜轻轻将她拥入怀中,低声道:“清澜,待朝廷之事平息,我便带你离开这里,去一个只有我们的地方,好吗?”
沈清澜依偎在他怀中,轻轻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