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内,沈叶初此时正坐着弹着琵琶。萧北辰每过两日便会过来陪陪她,算算日子,今日也会过来。
“庶妃,延晖阁差人来回了话,听是军事紧急,王爷今晚不过来了。”香草从院子里进来,带着一丝忧愁的向沈叶初禀告着。
沈叶初听后缓缓放下了琵琶,淡淡的开口道:“好了,我知道了。”随后将琵琶递给了香草,让她帮自己收起来。她从椅子上起身,拿起了一本书打发时间。
“庶妃,您今日不练了吗?”香草很是不解,她知道王爷爱听琵琶,王府里只有沈庶妃的琵琶弹得最好,甚至超过了府上的乐师。沈庶妃即便有着身孕,也是日日练琵琶。
“王爷今日不来,我弹得再好,也没人听见。”沈叶初的眼中闪过一丝的忧怨,香草也不敢再多问了,生怕主子伤心。
“庶妃,昨日有上发上了一件大事。”香草将沈叶初的琵琶细细擦拭着,随后将它放好。
“何事?”
“昨日奴婢听说王妃发落了柳侍妾。”香草的声音突然变轻了,小心翼翼回着话。
“柳侍妾?是发生了什么事,位份竟还被降了?”沈叶初意识到事情可能有些严重了,她皱着眉好奇的问道。
“回庶妃的话,奴婢听说云儿在王妃的粥里面下了落胎药,被迎春她们看见了。当场就把云儿给拿下了。云儿说是柳侍妾指使她这么做的,王妃便带人去了芙蓉阁将柳侍妾将了位份,还下令将她禁足于芙蓉阁内。奴婢还听说王妃昨日一时气不过,还打了柳侍妄两个耳光。”
“那她也是活该,她人府后的这几个月,府上一直不安稳。王爷的子嗣单薄,她连王妃的胎都敢下手,那也怪不得王妃会发落了她。再怎么好脾气的人,一旦被人触碰了底线,那发起怒来也是会让人害怕的。”
沈叶初说完便从床头上拿起了针线篮子,里面绣了一双虎头鞋。这双鞋绣工倒还过得去,花纹拆了绣,绣了再拆,来来回回好几次才绣成的。
“香草,好看吗?”沈叶初拿起虎头鞋在手中端弹了许多后递给了香草,让她帮自己看看。
香草是李惜云的陪嫁,李府在未灭门之前是显赫的家族,李惜云的陪缘丫鬟自然是差不到哪里去的,绣工也是好的。
香草接过虎头鞋,看了一下针脚后,便有沈叶初指出了不妥之处。
“庶妃,您看,这里虎的眼睛处还需再改一下,不如让奴婢来帮您吧!”
“也好,我的绣工始终不及你,那你便帮我改改吧!”
香草拿剪子拆掉了原先老虎的眼睛,用针擦拭了一下头发后便开始了刺绣。行家不愧是行家,片刻的工夫便将虎眼绣好了。
“庶好您看。”香草将虎头鞋递了回去,沈叶初看着香草所改的地方,忍不住夸赞道:“绣的真好,被你这么一改,这虎看上去精神多了。不知这鞋送去给王妃,她会不会谦弃?”沈叶初看着这双不是很精致的虎头鞋,有些担心苏槿会不喜欢。虽说她怀孕后萧北辰送了不少东西过来,但她有的,苏槿都有。她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可以相送,毕竟她的家世摆在那里。
“王妃不是那样的人,您也好借着送鞋与王妃多走动走动。说不准还能看见王爷呢!”香草凑到沈叶初身旁高兴下说道。
听见香草的话,沈叶初立马坐了起来,简单的梳妆之后便带着香草去了延晖阁。
“王妃,沈庶妃来了,外头天气冷,奴婢让庶妃嫌弃偏房里头候着了。”
迎春见着沈叶初带着香草进来了,便立马迎她们在偏房里头坐下了,自己则跑去向正在前厅里插花的苏槿禀报。
“快请进来!”沈叶初已经有近五个月的身孕。外面又冷,苏槿怕她着凉,便让迎春将沈叶初请进了寝房内,自己也放下了手里的活去了寝房。
“婢妾……”沈叶初刚要起身行礼,却被苏槿扶了起来。
“庶妃的产期在五月,如今虽然快到春日了,但这天依旧很冷,怎么不在院里好好养胎,跑来我这了。”苏槿命迎春拿来了椅子,自己则扶着沈叶初在椅子上落座。
“婢妾做了双虎头鞋,想着来赠与娘娘腹中的小公子。”沈叶初说免便从匣子里取出了虎头鞋,放到了苏槿面前。
虎头鞋采用淡黄色的锦缎,依照大安的规矩,确是只有亲王的世子或嫡子可穿戴。苏槿看着这绣工,也比自己的好许多。
“多谢沈妹妹了,只是本玉妃的胎儿还小,大夫也诊断不分男女。”苏槿尴尬的笑了笑,若是胎是个女孩,穿黄色的虎头鞋便有些不妥,就怕辜负了沈叶初的好意。
“沈妹妹,你过来。”苏槿招了招手,把沈叶初带到了一个大木箱前。迎春明白苏槿的意思,便打开了木箱,取出了里面的几件婴儿的衣裳。
“沈妹妹,你觉得这些如何?”迎春按苏槿的指示将衣裳呈给了沈叶初。
“自从本王妃知晓你有身孕后,便开始绣了。这一件是粉色的,还有一件淡绿色的。虽绣工不及府上的绣娘们,却也是本王妃亲手所制还望沈妹妹不要嫌弃。”
“王妃您说的是哪里的话,劳烦您亲自动手,婢妾高兴还来不及呢。婢妾腹中之子得王妃您的怜惜,那也是他的福气。”沈叶初细细抚摸了婴孩的衣裳,虽说绣工不是那么的精美,但布料确实是上乘的,摸着十分舒服。
“本想着等沈妹妹生产那日派人送来,今日妹妹既然来了,便先带走吧!”苏槿说完便将那些婴儿衣裳包了起来,方便一会沈叶初带走。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明明是来送礼的,却变成了收礼的那个人。
沈叶初长得太像小安了,苏槿看见地就好像看见了小安那样。她拉着沈叶初在寝房里聊了好久,直至要用晚膳沈叶初才离开。走时,苏槿还让她带走了许多补品。有不少都是萧北辰送来的,还有些是苏府和镇国将军府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