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何大清一脸执意,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想知道她的具体打算,泽琪无奈地叹了口气,,自己太年轻,无法给人信任感,她只好微微点头,透露了一点自己的计划,“何叔,我准备自己着手制药。”这句话一出,仿佛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制药?你会制药?你居然打算自己制药?”何大清闻言,脸上瞬间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要知道,现在可是建国初期,国家正处于一穷二白的阶段,很多药品都依赖进口,如同嗷嗷待哺的婴儿般急需自给自足。泽琪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他如何能不震惊?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泽琪便对这个新国家的现状有了深刻的了解。这个新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啥都缺,尤其是药品。后世的很多常见药品,在这个时代都还没有出现,人们常常因为缺乏有效药物而饱受病痛的折磨。王泽琪前世是一名临床医学的研究生,虽然她的专长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但对于药品的研制流程也略知一二。
特别是当青蒿素因其在抗疟疾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时,整个国家都为之沸腾,她也深受感染。她非常敬佩屠呦呦教授,因此特意查阅了大量关于青蒿素的详细资料,甚至找到了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在他们的指导下,她亲手制作过粗糙版的青蒿素,虽然成品并不完美,但这个过程让她对青蒿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坚信,只要多试验几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制作出成品。
看着泽琪那坚定的眼神和不容置疑的态度,何大清知道再问下去也是徒劳。既然泽琪能这么说,肯定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和想法。他也就没必要再追问得太清楚,以免显得自己多管闲事。
顺着泽琪给出的思路,何大清开始仔细琢磨起来。他越想越觉得泽琪的计划可行。如果泽琪这边能够成功找到两份工作,再加上自己这边的两份工作,那这样一来,王家就有了五份稳定的收入来源。有了工作,王家人就可以在四九城站稳脚跟,儿媳妇也不会因为思乡心切,就想着拐着傻柱那小子回湘南去工作了。
俗话说得好,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自己当然要选择雪中送炭了。牺牲一个易中海又算得了什么?反正自己长期呆在保定工作,那些风言风语根本传不到自己的耳朵里。更何况自己当初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和力气,才给傻柱弄到了一个正式的工作。这是易中海必须还给自己的人情债。至于再让易中海赔偿一个工作机会嘛,好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他是厂里的高级工,厂里面是不会轻易让他离开的。所以有没有这个正式工作,对他来说好像也影响不大。
想到这里,何大清终于下定了决心。毕竟这事成与不成对他来说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损失。如果成功了,那自己就可以在亲家面前脸上有光,他们只会记得自己的好。这样的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对泽琪说道:“好,我听你的。”
两人意见迅速达成一致后,便立刻行动起来,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开始仔细商讨如何整治易中海。他们的计划周密而详尽,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商量妥当后,两人便匆匆赶往警察局。
抵达警察局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报警这么久,警方却迟迟未对易中海采取措施的原因,竟是因为警方一直在深入调查易中海将何雨柱的工作卖给谁,以及这其中涉及的各种交易。这一调查过程异常复杂,牵扯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警方告诉他们,易中海年轻时曾是花街柳巷的常客,这也成为了他和妻子多年无子的一个可能原因。这些私人生活的细节被揭开,让易中海的形象在警方眼中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警方还对易中海在轧钢厂的前身——楼式钢铁厂的工作经历进行了详细调查。他们发现,易中海的技术竟然是受日本人训练的。在当下这个特殊的年代,任何与日本人有交集的人都可能成为重点排查对象。因此,对他的调查才会如此耗时费力。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警方终于证明了易中海虽然在中国人手下做事,但并非日本的奸细。然而,他与何家的恩怨却成为了新的焦点。何家提供的证据确凿无疑,警方决定立即采取行动。
于是,一队警察前往轧钢厂,将正在上班的易中海带回了派出所。被抓时的易中海满脸愕然,完全不明白自己为何会突然遭到逮捕。他阴沉着脸坐在派出所的审讯室里,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解。
他可以想象到,自己在车间被警察戴上手铐带走的那一刻,周围同事的目光会是怎样的惊讶和同情。他深知自己的形象已经一落千丈,心中暗自发誓要找出那个陷害自己的人,让他付出代价。
不久之后,易中海便得知了自己被抓的真正原因。他震惊于何大清是如何知道自己扣下他们的钱的,更疑惑于自己的哪个环节出了破绽。他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可能性和应对策略,试图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当他得知自己被抓仅仅是因为与何家的恩怨时,他心中的紧张感稍微放松了一些。在他看来,何雨柱(傻柱)是个容易糊弄的人,只要自己把钱还给他,再道个歉,事情就能解决。至于何大清,他已经找了寡妇并搬到了保定,不可能再在这里掀起什么风浪。
想到这里,易中海不禁暗自得意起来。他觉得自己很快就能摆脱这个困境,重新恢复往日的风光。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次的行为已经彻底激怒了何家,而等待他的将是更加严厉的惩罚和更深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