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细作,安插在敌人阵营之中,最大的作用不外乎探听消息,传递情报。
只要不是做到统帅上千士兵的中上层将领级别的细作,仅仅只是在底层士兵之中,或者在普通百姓之中的细作,能起到的作用其实不大。
纵然战后自发迁移来晋阳五郡的七八万汉民百姓之中那两三千青壮男丁里有上百名细作,以晋阳军的底气也根本不用过于担忧。
细作探听到晋阳五郡内的情报,平常时候,比如再过一个月秋收,随着土豆、红薯、玉米等大范围丰收,细作势必会把晋阳军拥有超高产粮食作物的情报传递出去。
然而,本身那么大范围的丰收,就算没有刻意安插细作,也肯定会得到消息,最多晚十天半个月。
细作只是能传出去消息,以现如今晋阳军的实力,其他势力就算知道这个消息,难不成还能打进晋阳五郡里来?
如日中天的羯族人都挨了晋阳军重重一击,其他势力更加没有能力主动对晋阳五郡发动进攻。
当前的情况是,攻守已经易型了!
晋阳军才有资格考虑今后主动对哪一方势力发动进攻。
战争期间,比如两军并非直接在平原地带硬碰硬决战,而是长时间对峙,细作可以探听晋阳的粮草运输路线,晋阳军粮草囤积在军营哪个部位等。
正常情况下,一旦这些情报被细作传出去给敌军知晓,敌军可以针对谁部署针对晋阳军的攻击,给予晋阳军致命一击。
然而,晋阳军有常建新在背后直接提供粮草物资,根本没有粮道,纵然军营里面有粮库,却也顶多只有几天粮食,并且就算被针对性攻击焚毁,对晋阳军也没有多大影响。
晋阳军出征不用携带粮草,便只需要携带箭矢等军事器械,除非是长达几年的那种消耗,否则随军携带的军事器械不至于因为一两场战役就用光。
所以,晋阳军甚至连军事器械也是不需要运输的。
除非常建新突然无法和刘绍取得联系了,无法从现代时空送粮草到古代时空,晋阳军只能靠自己解决粮草问题。
但是那样的话,晋阳军可以选择立刻先撤兵回晋阳五郡。
一直以来常建新便有想过这种可能性,因此他每一次提供粮草给晋阳军,都是三天甚至五天一批,确保晋阳军中至少有数天的粮草库存。
总的来说,晋阳军算得上根本没有破绽,细作传出去任何消息,都无法对晋阳军形成致命伤害。
要击败晋阳军,敌军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硬实力上强行压过晋阳军。
“虽然不必担心细作造成什么大的伤害,但也不急着将他们征召入军中。”
刘绍的考虑是,现在预计最终七到八万普通汉民百姓自发迁来晋阳五郡,同时其中会有两到三千青壮男丁,可却不是现在就已经有七到八万普通汉民百姓进入晋阳五郡范围了。
等能进入晋阳五郡的汉民百姓基本上都进来了以后,怕是一两个月时间都过去了。
若是那两三千青壮男丁是此时此刻就能,直接集中征召到晋阳军中恢复身体素质以及训练那还行,若是一两个月时间,多批次陆续将这两三千青壮男丁征召入军,刘绍却是认为没有必要。
刘琨沉吟了一下,也表态道:“绍儿你说得对。如此便等明年吧,明年有一批男丁成年,到时候再一起征召到军中训练也可以。”
现在的晋阳军不是以前那种极度缺乏兵员,恨不得个位数的兵员能征召入军就直接征召入军,已经有预计十一万一千左右兵员的晋阳军,全部训练出来,以及全部装备钢制甲片盔甲,配备钢制兵器以后,已然是足以扫平天下的力量,多两三千人不多,少两三千人不少。
更何况只是延缓几个月征召,又不是现在不征召,这两三千人就直接消失了。
“现在倒是另有一件事情。”刘琨继续开口说道:“下面有几位民政官员联名上书,请求把一些普通马匹下发到普通百姓当中去。”
当前晋阳军除了有四万八千三百多匹战马之外,还另有九万八千六百多匹普通马匹。
其中一部分是缴获当初围攻晋阳城的匈奴汉赵王朝军队的,一部分是北征雁门关过程中,缴获鲜卑人的,一部分是东征邺城的时候,在邺城一带缴获的,一部分是此次对抗二十六万羯族大军两路进攻,击败河东郡这一路羯族军队过程中缴获的。
普通马匹除了可以承担运输物资的工作之外,也是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牛耕地的。
其实刘琨、刘绍等人去年的时候就有考虑过用普通马匹代替牛帮助普通百姓耕种土地。
不过当时所拥有的普通马匹数量还很有限,军队使用尚且不太够,虽然也有分发一些下去,但却只有不到四千匹,远远不够几十万普通百姓分的,一百个普通百姓都分不到一匹。
现在统计拥有的近十万匹普通马匹,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当初在邺城一带缴获,以及几乎全歼攻打河东郡这一路羯族军队缴获。
当初东征邺城归来,春耕都已经结束了,所以一直没考虑把普通马匹下发给普通百姓耕地。
原本可能也要等到明年准备春耕的时候才想起把一部分普通马匹下发下去。
现在既然有各地方管理民政的官员联名上书请求,并且考虑到再过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收秋粮了,马匹可以帮助普通百姓运输收获的粮食。
“父亲,您的考虑是?”刘绍询问。
刘琨回应道:“为父认为,可以把现有的近十万匹普通马匹,六成左右下发到普通百姓当中去,但要注意公母马搭配,在固定范围内,多少匹母马就要配一匹公马。”
“分发下去的普通马匹可以直接赠送给百姓使用,但是其中母马每年生下来的小马,却全部都要重新收上来,筛选其中有潜力成长为战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