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以前,李霄率领了大部队,经过残酷的战斗,才成功占领了临渊城。
那日,残阳似血,将临渊城的断壁残垣染成一片刺目的殷红。镇远大将军李霄身披染血的战甲,屹立在城头,俯瞰着城内刚刚结束的战场。寒风呼啸而过,吹起他凌乱的发丝,也撩动着那面在风中猎猎作响、沾满硝烟的临沧国战旗。
“将军,此役我军大获全胜,成功夺回临渊城!”副将兴奋地跑上前来,声音中满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李霄微微点头,冷峻的脸上并无太多喜悦之色。他目光远眺,看向远方望海城的方向,眉头紧锁,“莫要大意,望海城还在碧蓝国手中,他们岂会善罢甘休。此次虽胜,可将士们也伤亡不少,接下来的硬仗,只会更难打。”
回想起这场临渊城之战,可谓惊心动魄。刚接到攻打临渊城的任务时,李霄便深知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碧蓝国在此地经营已久,城防坚固,兵力部署严密。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地形的深入研究,制定了一套周密的作战计划。
战斗打响的那一刻,喊杀声震耳欲聋。李霄身先士卒,带领着临沧国的将士们如猛虎般冲向敌阵。他们冒着敌人的箭矢和石块,奋勇攀爬城墙。一次次的冲锋,一次次的受挫,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可将士们没有一人退缩。终于,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他们成功突破了城门,与城内的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每一寸土地都经过了殊死争夺,每一条街道都洒满了鲜血。最终,碧蓝国守军不敌,临渊城被成功夺回。
然而,李霄清楚,这只是第一步。望海城作为凤羽国的重要海港城市,战略意义更为重大。碧蓝国必定会拼死防守,其防御工事和兵力配置或许比临渊城更为强大。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好好休整,同时加强临渊城的城防,防止碧蓝国的反扑。”李霄转身对副将说道,“另外,即刻派人前往望海城周边,仔细探查敌军的兵力部署和城防情况,不得有丝毫疏漏。”
“是,将军!”副将王猛领命而去。
李霄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暗暗发誓:“望海城,我定要将你夺回,完成对凤羽国的承诺,也为临沧国开疆拓土!”此时,夜幕渐渐降临,寒风愈发凛冽,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更加残酷的战斗 。
近日,李霄登上望海城郊外的一处高山之巅,身旁只有猎猎作响的风声。他手搭凉棚,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望海城的方向。
往常,即便相隔甚远,也能看到望海城内守军忙碌的身影,或是巡逻的队伍在城墙上往来穿梭,或是操练的士兵扬起阵阵尘土。可如今,整座城池却像是被一层无形的纱幕所笼罩,静谧得让人毛骨悚然。城墙上的守军,虽还能看到他们的轮廓,但行动迟缓,毫无往日的警惕与活力,仿佛只是一个个没有灵魂的稻草人。
李霄心中警铃大作,他太了解碧蓝国的习性了,这种异乎寻常的平静,绝非是和平的征兆,其中必然隐藏着巨大的阴谋。他微微眯起双眼,脑海中迅速思索着各种可能。碧蓝国向来诡计多端,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地陷入这般平静。也许此刻,他们正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毒蛇,在暗中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致命一击,只等合适的时机,便会毫不犹豫地向他们扑来;又或许,城内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只等他们这些“猎物”上钩。
“将军,这望海城如此安静,莫不是敌军真有了撤退的打算?”身旁的副将忍不住开口,打破了这份压抑的寂静。
李霄轻轻摇了摇头,声音低沉而坚定:“望海城对碧蓝国而言,乃是战略要地,岂会轻易放弃。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定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误中了敌军的奸计。”
回到营帐后,李霄立刻召集麾下将领,共商应对之策。他神色凝重地扫视着众人,缓缓说道:“如今望海城局势不明,我们务必万分谨慎。我决定派出多支精锐斥候小队,从不同方向潜入望海城周边,尽可能摸清敌军的真实动向和城内的具体情况。同时,加强我军营地的防御工事,增设岗哨,日夜巡逻,以防敌军突然偷袭。”将领们纷纷点头,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派出的斥候小队陆续带回消息。然而,这些消息非但没有让局势明朗,反而让李霄心中的疑虑更甚。有的斥候回报,望海城内百姓生活看似如常,毫无大战将至的紧张氛围;有的则发现城内敌军在秘密转移物资,可究竟是何种物资,却无从知晓。
李霄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紧皱的眉头始终无法舒展开来。他深知,这场与碧蓝国的博弈已到了关键时刻,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他毫不畏惧,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揭开这平静背后的真相,一举攻下望海城,完成使命。
在重兵把守的望海城,碧蓝国将军木达尔站在城墙上,俯瞰城外临沧国营地,心中盘算着诱敌之计。寒风呼啸,吹得他的披风猎猎作响,他目光如隼,透着狡黠与狠厉。
木达尔先是下令,让一小队精锐士兵乔装成凤羽国的百姓,趁着夜色偷偷溜出望海城,朝着临沧国营地奔去。这些人衣衫褴褛,神色慌张,口中呼喊着救命,声称碧蓝国在城内大肆屠杀,他们侥幸逃出,哀求李霄将军出兵解救。
紧接着,木达尔又安排城内的工匠,连夜赶制了一批假的临沧国军旗。次日清晨,望海城城门大开,一支打着临沧国军旗的队伍佯装成败退之军,从城内仓皇逃出,朝着临沧国营地方向奔去。队伍中有人高声呼喊:“李霄将军救我,我们中了埋伏!”制造出一副被伏击后狼狈逃窜的假象。
为增强计谋的可信度,木达尔还在城墙上故意露出破绽,减少守军数量,让城防看起来十分松懈。他安排士兵在城墙上随意走动,做出漫不经心的样子,偶尔还传出几句懒散的对话,让城外的敌军以为城内军心不稳。
在营地里,李霄听到“百姓”的求救声,又看到那支“败退”的队伍,眉头紧皱,陷入沉思。他深知木达尔诡计多端,可眼前的景象又让他难以抉择。这时,副将急切地说道:“将军,望海城如今看似空虚,又有百姓求救,这是我们攻城的好机会啊!”
李霄并未立刻回应,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权衡利弊。良久,他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木达尔向来狡诈,此事恐怕有诈,但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理。传令下去,全军做好战斗准备,我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出城查看情况,务必小心谨慎,以防中计。”
李霄带领军队缓缓出城,朝着望海城方向行进。一路上,他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距离望海城越来越近时,他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样的气息,仿佛有一双双眼睛在暗处窥视着他们。但军令已出,且前方“百姓”与“败军”的惨状就在眼前,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一场危机四伏的交锋,即将在这看似平静的城外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