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棒子’这个称呼是这么来的啊。”
“那这个穿着绿色衣服的皇帝是谁啊?”黎紫好奇地眨了眨眼,看向罗杰。
自称“朕”这个行为,怎么看都不像是神仙会做的事,至少得是秦朝以后的皇帝才对。
“要不就叫他‘黎紫大帝’吧!”罗杰笑着随口一说。
“我跟你认真讨论呢,别糊弄我!万一我真信了怎么办?”黎紫嗔怪地拍了他一下。
“好吧,认真点的话,我的设想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御驾亲征高句丽的人正是他,让他来给‘棒子’赐名,岂不正好?”
【唐太宗亲自赐名棒子】——这新闻标题,罗杰想了想,觉得还挺带感。
但留学生主播显然不这么想。
“棒子”这个词,原本是指奴婢。
仔细分析的话,它和“尼哥”这种词汇其实是一个性质。
“尼哥”带有歧视意味,而“棒子”也是如此,它直接点明了事实,还隐含了贬义。
这种话,一旦被“精神棒子”们听见了,哪里还能忍得住?
当镜头转向壁画的中心,观众们很快注意到其中那根棍状物。
其实想不注意都难——罗杰故意用了白色颜料加重笔触,还特地添了些光晕处理,在一众红绿交错的彩绘中,格外显眼。
没过多久,弹幕里就飘过几条阴阳怪气的评论:
【不愧是棒子国,神仙都赐他们一根棒子】
【某些偷来的文化说法,如今被实锤了——人家祖宗自己承认了,这是上天赐的名字】
【建议直接改名大棒子国,名副其实】
留学生主播见状,顿时急了:“你们是不是眼瞎?这明明是权杖,不是棒子!”
接着,他的语气越发激动:“‘棒子’是带侮辱性的词汇,我的外国朋友们都很反感华夏人这么称呼他们,你们这样说,只会暴露你们的素质。”
“求求你们别再给国人招黑了,我们留学生在外面已经很难了!”
说到最后,他几乎是在嘶吼,脸都涨红了。
“他说得……好像有点道理?”黎紫眨巴着眼睛,看向罗杰。
“是吗?”
罗杰一边敷衍着黎紫,一边在平板上输入了一串字符:
【棒子棒子棒子棒子棒子棒子棒子棒子】
然后果断点击发送。
黎紫见状,直接笑出声:“罗杰,你太坏了!那个主播不得被你气死?”
罗杰一脸无辜地耸耸肩,语气轻松:“谁让他上赶着给他的棒子主人传话呢?还想道德绑架我?”
其他懂梗的观众立刻跟风复制起罗杰的弹幕。
于是,整个屏幕被一连串的“棒子”淹没。
“呃啊——!”留学生主播几乎是崩溃地怒吼。
不过,玩笑归玩笑,罗杰还是有点高估了观众的理解能力。讲了半天,竟然没人认出他写的草书。
是他的字太抽象了吗?
罗杰在心里摇了摇头,不可能,他可是半个书法家!
不过,既然连字都没人认出来,那“棒子”之名的真正来源,自然也没人提起。
“他们看不懂这幅壁画怎么办?”黎紫有些着急地看向罗杰。
“要不你发条弹幕,提醒他们一下?”
“可以吗?”
“当然,反正祝如烟那边的论文是研究整个古墓的,就算有人看懂了这点细节,也不会影响大局。”
“好!”黎紫兴奋地抱起平板,认真斟酌着该发怎样的弹幕。
与此同时,平板的扬声器里,留学生主播依旧在歇斯底里地控诉着:
“你国人真的太没素质了!这样只会破坏两国友谊,我为你们感到羞耻!”
“你们根本不配观看这场发布会!”
殊不知,他的一番怒吼,不过是罗杰和黎紫的“剧本”中,必然发生的一环罢了。
很快,一条特别长的弹幕划过屏幕——
【有没有人觉得那个穿青袍的人很像唐太宗?而他面前的那个棒子……看着更像他的奴仆啊】
此话一出,直播间瞬间炸锅。
无数观众纷纷把目光投向壁画,再结合之前的画面,大家的反应几乎惊人一致:
别说,还真挺像回事儿!
就好像华夏的皇帝,亲手赐给高句丽人一根“棒子”似的。
——然后,弹幕区彻底沦陷了。
【哈哈,懂了,棒子这名字的由来,居然有史可循!】
【主播快看,这可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赐名的啊!】
【有没有专家帮忙解读一下旁边那串鬼画符?会不会就是在记录这件事?】
黎紫看到弹幕终于有人关注壁画上的文字,顿时兴奋得不行。
她已经深刻体验到了引领弹幕风向的快乐,立刻撸起袖子,准备继续发弹幕解释罗杰留下的那些“鬼画符”到底是什么意思。
然而,她的手刚刚悬停在“发送”按钮上,系统就毫无预兆地弹出一条提示——
【本直播间已关闭】
“……啊?”
黎紫一脸错愕,还没反应过来,罗杰已经淡定地解释道:“小伙子心理素质不过关,抗不住这么多人的‘围观施压’,只能溜了。”
黎紫叹了口气,满脸遗憾地摇了摇头:“可惜了。”
随后,她忽然一脸认真地看向罗杰,语气郑重其事地说道——
“本来我觉得,你和祝如烟整这些事,是纯属吃饱了撑的。”
“但刚才,我发现自己错了——你们做的事,真的很有意义!”
“下次我们直接冲小日子,把他们那些歪曲的历史都撕个干净!”
罗杰看着她兴奋的样子,不禁勾唇一笑:“别急,精彩的还在后面呢。”
“等发布会一结束,你就等着看吧,网上的那些妖魔鬼怪,肯定急不可耐地跳出来给‘主子’洗地,结果被现实狠狠打脸的狼狈模样,绝对比这还精彩。”
罗杰的预测几乎一字不差地应验了。
发布会结束后的几天里,简中网络上突然冒出一大批推文,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有的直接打直球:
【隔壁发现的高句丽遗址,是否证明他们的历史比我们更久远?毕竟我们在崖山之后文化断层了,而他们的文化却一直传承至今。】
有的借机攻击国内考古专家,顺势转移矛盾:
【那些信誓旦旦说高句丽只是地方政权的专家们呢?怎么不吭声了?有些人,该醒醒了!】
更有无脑贬低本国文化的:
【我看敦煌壁画也就那样,画的全是佛像,没什么稀奇的,还不如隔壁的壁画更有历史感!】
舆论来势汹汹,甚至连国内考古圈的专家都忍不住下场反驳。
罗杰在朋友圈刷到了研究敦煌壁画的马教授,特意写了篇长文,详细解释高句丽古墓壁画与敦煌壁画的区别,并提醒大家不要被带节奏。
眼看风向愈演愈烈,就在这时——
《考古周刊》突然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斩钉截铁:
《棒子一词的真正来源——高句丽古墓壁画发布会解析》
文章以清晰的逻辑,详细复盘了发布会当日的所有内容,并深入剖析了壁画中的细节和文字。
尤其是——那串“鬼画符”。
最后,文章结合史实,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请问大寒冥国的朋友们,你们究竟是不是唐太宗赐名的‘棒子’的后代?能不能给个明确的答复?”
由于《考古周刊》是全球知名的学术期刊,这篇文章第二天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直接送进了大寒冥国“国家遗产厅”领导的邮箱。
当天上午,领导刚陪着财阀公子打完一场高尔夫,神清气爽地回到办公室,随手点开了邮件。
然后——两眼一黑。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伟大的大寒冥国人民,怎么突然成了‘高丽棒子’?!”
“什么?!文物上写的吗?!”
“不是早就交代过,发布会的文物上不能出现汉字吗?!是谁干的好事,把我们祖宗的黑历史都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