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的意识再次醒来,第一感觉就是,身体又被“水泥”给封住了。
没任何技巧可言,只能靠能量强行充卡了。
就在她一边用能量修复身体掌控身体的主控权,一边接收原主的记忆,一边努力恢复身体活动能力的时候,听到从外面传来嘈杂的吵嚷声。
“……曲老大,你现在赶快把门打开,总不能让老人一直被困在里面啊。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你妈啊。”一个同房亲的老辈子苦口婆心地劝着。
“别跟我扯那些,说不行就是不行。那是我的房子,我爱咋样咋样。让她从我堂屋里过,留下晦气怎么办。”男人双手揣兜,嘴里咬着一支烟,脖子一梗,含混地嚷嚷,因为情绪太过激动,说话时脖子上鼓起一条条青筋。
“那你总得把门打开,让我给妈送饭进去吧。你不仅把门锁死了,还堆那么多柴火在那,你摆明是想把咱妈饿死……”
“呵,送饭?饿死?”曲老大看着曲老轻嗤了一声,神情古怪地欲言又止,不过视线从院中一大群人上扫过,又打住了。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这一个月该本来就轮到你养妈。你自己不给她送吃的饿……那啥了,能怨谁?”
“那你把门打开啊。”
“那是我的屋子,我就是不打开又怎样。别那么多废话,你要真为了妈好,你大可以从另外一边的墙上开一扇门啊,凭什么总是从我的屋子里进进出出?”
并不宽敞的院中围了一大群人,有村干部,有房亲长辈,也有一些乡邻,据说还有几个从外面来的啥报社记者,很是热闹。
大家先是一致谴责曲家老大,如此冷漠,不通情理,连给自己老母亲送饭都不肯让从自己堂屋里过。
奈何不管大家如何劝说,曲老大都一副蛮横的样子,管的你说我不孝也好,说我无情也罢,大有死猪不怕开水烫。你们要想强行动手,那就从我尸体上过去。
大家毕竟也只是来看热闹,顺便伸张一下“正义”,若是真闹出人命啥的,岂不平白给自己招来麻烦。
于是,众人见劝曲老大劝不动,便转向曲家老二。
“要不就从旁边再开一扇门吧,不然也不方便进出送饭……”
那老辈子刚一开口,适才跟着一起数落哥哥一副正义凛然的曲老二瞬间就炸毛了。
“大爷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那本来是我的房子,你让我把好好的屋墙毁掉?你咋不把自己的墙给打了呢?再说那屋子本来就是有门的,凭什么还要从其他地方重新开一扇门?”
其实这曲家的事已经闹了好长一段时间了,都基本上知道是怎么回事。
都附和那老辈子开口:“……你若是不开门的话你咋给你妈送饭呢。再说,眼看着老人就要不行了,以后那些事情总是需要进进出出,总不能一直这样吧。”
曲老二瓮声瓮气地吼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明明是他把门锁上了不让我送饭反倒是我错了?我为了给我妈送饭已经在墙上打了一个洞,每天都爬进爬出给她弄,还要我怎样?那墙是土墙,再弄的话房子就要塌了,把人砸死在里面怎么办?谁来赔偿我的损失?你们一个二个的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有能耐你们去啊,光在那里说说有什么用……”
众人被这两兄弟怼得一愣一愣,包括那两个新来的某报社记者,也都无言以对。
说他们不养老母亲吧,人家也给送吃的……至于送了多少,送的什么,好不好吃那是另一回事。人家甚至还从墙上打了一个洞给送东西。
但是这两兄弟…怎么说呢,就……
报警吧,人家也没犯法。
你若是来个啥的强制执行…行,你说我做得不对,那就摆烂,我不做了。
老辈子看着这一家子,当初曲家老母在这一带也算风光,两儿一女,谁见了都要说一句:能干,以后肯定要享福。
没想到真到了动不了的这一天,竟是这样的“福”。
眼下,老人在里面眼看着就不行了。若是不赶紧的话,恐怕连最后一面都……可转念一想,这院子里的所有人,谁稀罕跟她的最后一面?
他抬高了声音,“……这样吧,老二先进去看看情况,若是老人还在,老大就把那门打开,让老二把人弄出来。若是老人已经不行了,那就重新在另一侧开个门,你们觉得怎么样?”
既然曲老大拿“晦气”当借口,老辈子觉得自己这个方案最“公平”。
哪知,他话音刚落,曲老二就跳脚,“凭什么要从我的屋墙上开门?墙壁倒塌了砸到了人怎么办?安装门的钱谁来出?当年分家的时候,妈就偏着老大一家,把两间最好的屋子给了他们,还有那些家具啥的也给了他们。我当时就只有那一个茅草棚子……”
老大也吼了起来,“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妈私底给你拿了至少上千块钱。你修那几间房子的时候都是妈帮你。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从小她就偏你那一边,有什么好的都往你那扒拉……”
老二鼓着眼睛指天发誓:“什么叫偏向我?她一直就偏心你的好不好。当初你结婚,给了五六千的彩礼,我呢,我媳妇是我自己出去打工找的,她给过一分钱没有?”
“怎么没有?你家里的那些家具不是我妈让人从山上砍了树,请木匠给你做的?”
“不是还给你们也做了家具吗?又不是只给我……”
两兄弟越吵越凶,指天发誓,差点就动起手来。
至于旁人的指责啥的,两兄弟都觉得自己付出最多,觉得自己最委屈,对方占了大便宜。
于是乎院子里再次吵嚷一片,事情非但没解决,反而愈加恶化。
那个老辈子一开始还仗着自己是长辈在那里主持一下“公道”,没想到事情变成这样。
两个记者看着这场景,觉得无比悲凉。
按照普通人的想法:就算是老人偏心,但至少看在养育自己一场的份上,看在老人快不行的份上,看在给自己孩子做个榜样的份上,好歹做做表面功夫啊。
在他们看来:只是让老人从自己的屋子里过一下,这个老人不是别人,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有什么晦气不晦气的?
在他们看来:既然那间屋子是小儿子的,又只在哥哥堂屋那边开了一扇门,若是以后继续使用的话,那肯定是在旁边重新开一扇门更加方便啊?现在为了方便进出照顾母亲开一扇门,和以后自己需要在那房间里存放东西再开一扇门,有什么区别?
这两兄弟都如此,如此……冷血,油盐不进。
也不知道被困在那昏暗不见天日的小小房间里的老母亲,此时感想如何。
若是重来一次,她还会不会如珠如宝地把这两个儿子抚养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