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一片寂静,谁都没有主动说话。
郭晓兰觉得自己的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
咚咚咚的。
越跳越快。
大夏天,手心里都冒出了一层汗,两条腿都有些站不稳。
张秀英有些担心地朝郭晓兰那边看看,随后又瞄了一眼郭致远。
现在,张秀英只盼着郭致远不要那么严厉,别把郭晓兰给吓着。
在这三个孩子里头,郭建军是男孩子,从小皮子都不行。
郭晓燕是老三,性子倔强,从小就有主意。
唯独老二郭晓兰,性格像极了自己。
这要是放在以前,郭晓兰就是标准的大家闺秀。
可现在是什么年代,早不实行以前那一套了。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郭晓兰就是一个胆小内向的孩子。
也正是因为如此,郭致远发现郭晓兰有一个四年的追求者以后,连课都跟别人调了。
这在整个郭家看来,这是大事。
“晓兰,别站着了,跟晓燕一块坐下,你说说,那个赵同志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是什么个情况?”
郭晓兰心里再次咯噔一下子。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看来,今天是躲不过了。
刚一抬头,郭晓兰就看到大伙的目光,都在朝自己这边看过来。
使劲地咬咬嘴唇,郭晓兰终于硬着头皮开口。
“爸妈,我跟赵斌不像你们想的那样,我们是当年一块下乡,在一个生产队里,后来又在同一年回的城。”
“他是最近才知道我是在图书馆工作的,所以去过两趟。”
“以前,他给我写过小纸条,也说过那方面的事情,我没有同意。”
郭晓兰磕磕绊绊,终于把事情讲了个大概。
对面。
郭致远的眉头始终皱成一个疙瘩。
其他的人也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郭晓兰。
人家写过小纸条,郭晓兰没有同意?
也就是说,郭晓兰并没有跟那个叫赵斌的人谈对象?
可是,有件事情,郭建军还是想不明白。
如果郭晓兰严厉地拒绝了赵斌,那赵斌应该感觉到自己没有机会才对。
整整四年,他们都没有断了联系。
这是不是说明了一个问题?
“晓兰,你的那个赵斌是不是有意思?”
郭晓兰的脸一下子红起来。
有那方面的意思吗?
确切的说,是没有的。
但是赵斌人不错,以前下乡做知青的时候,他也经常帮助自己。
再加上都已经四年了,自己也没有发现,赵斌有什么品行恶劣的地方。
如果要找人嫁了,应该是选赵斌这样的人吧?
至于郭晓燕说的那种,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结婚,这样的事,郭晓兰觉得自己是遇不到的。
自己平平无奇,只是众多女孩子当中最普通的一个。
每次站在郭晓燕面前,郭晓兰总觉得有些自卑。
自己没有妹妹长得好看,也没有她聪明。
所以找个普普通通的人嫁了,过普通的日子应该是最好的结局。
所以面对大哥的问话,郭晓兰犹豫了一番,最后给出一个回答。
“如果要选择结婚,那就选赵斌吧。”
现场一片寂静。
所有的人都愣住!
说出这个回答,郭晓兰也把自己吓了一跳。
怎么就选择了赵斌,怎么都提到结婚的事情了?
可是,眼下好像真的没有别的人选。
脑海当中突然闪过刘嘉的影子,郭晓兰的眉头也皱了一团。
不行。
肯定不能是刘嘉!
刘嘉这个名字在整个郭家,那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说得更加直白一些,刘嘉是郭晓燕的前夫。
自己就算暗地里喜欢刘嘉,也不可能跟他有什么发展的。
况且,还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刘嘉甚至都不知道这件事。
郭晓兰还在愣神。
郭建军已经忍不住惊呼出声。
“郭晓兰,你是认真的吗?你确定要选择赵斌?你不是说对他没意思吗,那结什么婚?”
郭晓兰被问得愣住。
但是郭建军所问的这个问题,无疑是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郭晓兰发现,大伙儿看自己的目光更加疑惑了。
“结婚不就是找个人一块过日子吗,只要踏踏实实的,人品端正就行了。”
“那感情呢?你不会就想着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吧?”郭建军又不死心地问。
郭晓兰脸上挤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哥,谁说没有感情就是浑浑噩噩的?咱们身边这么多人,有感情的夫妻多的去了,他们的日子不过的也挺不错?”
郭建军大手一挥。
“行了行了,我说不过你去,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过我还是劝你冷静一下,别冲动。”
甩下这番话,郭建军又看了看郭晓燕。
虽然没说什么,但目光里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
郭晓燕悄悄地点头。
大哥是想让自己劝一下姐姐。
毕竟结婚是一辈子的事,绝对不能莽撞。
可是,郭晓燕也跟着犹豫了一下。
自己都离婚了,还有什么资格去劝姐姐呢?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每个人对生活的认知有所不同一样。
自己只能把认为不错的建议说给她听,最后做什么样的决定,还是得有郭晓兰来拍板。
等到郭晓燕缓过神的时候,郭建军已经离开。
郭致远清了清嗓子。
“晓兰,对于你们结婚的事情上,爸爸不会强加干涉,那你大哥说的对,你还是郑重的考虑一下吧。”
“还有,如果你决定选择赵斌,就等有时间了,带到家里来吃个饭吧。”
说着,郭致远从沙发上站起来。
“爸爸,你这是同意了?你要正式地见赵斌吗?”
郭晓兰不可置信地看着郭致远。
“等你觉得时间合适了,就把人带回来吧。”
得到郭致远肯定的回答以后,郭晓兰再次犹豫起来。
此刻,郭晓兰的心里已经是一团乱,再也没有心思去想其他的事情。
把人带回家里来,是不是就意味着,自己要把终身大事定下来了?
……
整整一夜,郭晓兰都没有睡好。
虽然躺在床上,眼睛闭得紧紧的,可总是翻来覆去地静不下来。
脑子里一会儿闪过赵斌的影子,一会又想到刘嘉,还有之前下乡做知青的那些岁月,全都像放电影一样出现。
整整一宿过去,郭晓兰觉得自己顶多睡了一个小时。
第二天一早,郭晓兰顶着浓重的黑眼圈起床。
匆匆忙忙地吃了早饭,便直奔图书馆。
自己喜欢看书,也喜欢闻那种书香味。
所以对于图书馆的这一份工作,郭晓兰还是非常满意的。
一大早晨,郭晓兰就忙了起来。
借书的,还书的,登记的……
大伙围成一个疙瘩,郭晓兰有条不紊地做着手头上的工作,还要时不时的向那些询问的群众解释一下相关政策。
等到将近十一点的时候,郭晓兰这才松了一口气。
图书馆里的人已经逐渐变少,自己也能歇歇了。
坐在椅子上,郭晓兰看着面前的书本,无奈地笑了笑。
按照以前的读书效率,要把这本书看完,顶多三天的功夫。
可一边工作,一边忙里偷闲看书就不一样了。
这本书在桌兜里放了将近两个星期,连一半都没有看完,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郭晓兰。”
听到有人叫自己,郭晓兰猛地抬起头。
看到面前的人是刘嘉,郭晓兰猛地一阵心慌,表情都变得不自然起来。
“刘同志,你好。”
用标准的普通话打完招呼,郭晓兰自己都笑起来。
同样,刘嘉也笑着说:“我是不是应该叫你郭同志?”
一句话缓解了两个人之间的尴尬,气氛突然变得活跃起来。
郭晓兰急忙摆手,“不用不用,你叫我晓兰就好了。”
“那你叫我刘嘉,说实话,刚才你叫我刘同志,我都想站直身体对着你敬个礼了。”
“怎么会有那么夸张,对了,今天你借什么书?”
郭晓兰笑着看向刘嘉,接着又问出一句。
刘嘉借书没有任何特点。
即便非常喜欢读书的郭晓兰,也总结不出刘嘉的喜好来。
三五天借一本编织系列的,隔上一两天,刘嘉或许会借小说,或许会借一些名着。
有时候,还会选几本笑话。
如果真要说些什么,郭晓兰只能说刘嘉这个人多才多艺,爱好广泛。
“今天我不借书,我是过来还书的,这本编织的书您检查一下。”
刘嘉双手递过一本书给郭晓兰。
郭晓兰也认真地检查起来。
最后书籍归档,郭晓兰把刘嘉的借书证还给他。
“最近不看书了?”
郭晓兰觉得奇怪,最终还是问了一句。
刘嘉又对着郭晓兰笑了笑,“不是我不看书了,是周彩霞最近这段时间有些忙,暂时先不看别人这一类的书了。”
“周彩霞?”
“哦,是我的妹子,最近跟我一个哥们订婚了,应该腾出那么多心思来研究编织花样,等他们不忙的时候再说吧。”
郭晓兰轻轻地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
自己并不认识刘嘉嘴里说的周彩霞,对于他说的订婚的事情,郭晓兰也只是从脑海当中过一下。
无非也就是一对新人,在大家的祝福当中定下婚。
其他的再也想不出来了。
两个人正说着话,突然,一个人急匆匆的跑过来。
还没有来到前台,那人就匆匆忙忙的说了一句。
“晓兰,饿了吧,我排队给你买了麻花,又香又脆,你先吃一个?”
那人有些着急,说话的时候已经把麻花递到郭晓兰的面前。
由于刘嘉就站在前台桌子中间,那人递麻花的时候,还把刘嘉给挤到了一边。
郭晓兰一阵尴尬,脸一下子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
刘嘉也觉得疑惑,眉头本能地皱起来。
这人也挺奇怪的。
递个麻花,还非得把人挤到一边去吗?
在旁边送过来不也一样吗?
“赵斌我不饿,你把麻花拿回去吧,我现在是上班时间,图书馆里有规定,上班期间不能处理私人事情。”
郭晓兰的声音不大,拒绝的意味却十分浓郁。
赵斌一愣,接着一下子蔫吧下来。
“晓兰,你多少品尝一点呗,我排了好久的队,才买到的麻花,你不吃就糟蹋了。”
说完以后,赵斌还补充了一句。
“浪费粮食可不好,是会受到人们鄙视的。”
刘嘉心中冷笑。
呵!
这套道德绑架绑得可结实,好像郭晓兰不吃他的麻花就是犯罪一样!
“晓兰,这谁呀?”刘嘉故意挑着眉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