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卫东来这儿之前,便考虑过夏爱国因他而被抓一事。
原本他打算,要是陈家人提及此事,他就口头表达一下歉意。
可他万万没想到,夏露竟要他写谅解书。
刹那间,一股愤怒在叶卫东心底油然而生。
他真想愤而拂袖离去,可毕竟他有着三十多岁的成熟心智,深知冲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叶卫东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怒火,许久都抿着嘴,一言不发。
过了好一会儿,他缓缓抬起头,望向夏露:
“阿姨,不知红舞跟您说过没有,我这次来京城,主要是为了我的好兄弟周辉的事。
我兄弟周辉在北大荒插队,不幸被倒下的大树砸中,牺牲了。
您知道吗?我有一封给周辉写了一半的信。在那半封信里,我再三叮嘱他砍树或者干其他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是那封信能寄到他手里,也许周辉就不会出事,或许他想起我的叮嘱,便能逃过一劫。
可就因为夏爱国恶意举报,信刚写一半,我就被湖南警方抓走了,那封信也没能寄出去。
再者,我被抓的这二十多天,您应该清楚我是怎么熬过来的。要不是警方实在找不到任何证据,我恐怕都被枪毙了。
所以,阿姨,这谅解书我真的不能写。”
叶卫东顿了顿,意识到自己这么说,一点面子都没给夏露留。
人家一家人地位摆在那儿,而且在他被抓时也提供过帮助,于是接着说道:
“您刚才也讲了,您弟弟和弟媳的死,真怪不到我头上。要是非得找根源,那也应该是莫德才和您弟媳的问题更合理一些。
阿姨,看在你们对我这么好的份上,如果能通过别的办法让他出来,我没任何意见,我也只能做到这份上了。
至于您说的夏爱国弟弟和妹妹的事,看在你们的面子上,我可以承诺,只要他们不像夏爱国那样对我心怀恶意,我回青山以后,可以每个月资助他们兄妹二人十二元钱,也就是每人每月六元,一直给到他们满十八岁,或者夏爱国出来的时候。
阿姨,我那朋友周辉是为集体牺牲的,现在他父母每个月也只能拿到国家给的十二元生活补助,他的弟弟和妹妹还没有。
我就按这个标准资助他们。
有了这笔钱,再加上队上每年发的口粮,我想,他的叔叔夏德军,或者其他亲人,应该也都愿意照顾他们。
对不起,只能做到这份上了。”
夏露听到叶卫东的答复,眼中的希望之光瞬间熄灭,深深的失望犹如一层阴霾,笼罩在她脸上。
她怎么也没想到叶卫东会如此干脆地拒绝,可人家说的也在理,而且还愿意资助夏爱国的弟弟妹妹,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那,……,行吧,我知道了!” 夏露无奈地叹了口气,满心的不快都写在脸上,缓缓转身,脚步沉重地回屋了。
陈红舞在屋里瞧见妈妈脸色阴沉地回来,心里一紧,赶忙跑出来,走到叶卫东身边,眼中满是担忧地问道:
“卫东,你们聊了些什么呀?妈妈的脸色怎么那么难看?”
叶卫东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你妈妈会跟你们说的,红舞,时间真的不早了,我得走了。”
陈红舞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轻轻拉住叶卫东,轻声问道:
“卫东,那你什么时候回湖南啊?”
叶卫东看着陈红舞,微笑着回答:“一个星期左右吧,对了,那天在公园里发生的事,为什么你爸妈都没提起?”
陈红舞走近叶卫东一些,轻声说道:
“这事,刚才你和我妈聊天时我也问过我爸爸了,我爸说那人只是个小偷,想偷别人的钱。
我爸特意交待我一定要告诉你,对外说的时候,就一定要这么说,还说你是个聪明人,肯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
卫东,对不起,你又一次救了我,可我爸妈连这事提都没提……”
叶卫东明白了,看来这事果然不简单,那个被抓的人显然不会只是个小偷那么简单。
…………
翌日,叶卫东带着准备好的一盒茶叶,和张国庆、王建钢一同回到京城四中。
张国庆和王建钢两人进了教室,准备继续上课。
而叶卫东则径直来到老师办公室,找到了他的班主任文老师。
文老师看到叶卫东的那一刻,眼中满是惊讶。“卫东同学,你不是去插队了吗?是因为周辉同学的事…… 返京了?” 文老师疑惑地问道。
“嗯,文老师,我是请假回来的。这段时间一直忙忙碌碌的,都没来得及来看您,真是不好意思!老师,这是给您带的一点茶叶,您平时上课那么辛苦,多喝点茶对身体好。” 叶卫东真诚地说着,同时把手中的茶叶递过去。
文老师愈发惊讶了,他可清楚以前的叶卫东,是个平时少言寡语的孩子。可如今,眼前的叶卫东不仅说话条理清晰、十分利落,而且还如此有礼貌,甚至还给他带了礼物,这变化可太大了。
他满心欢喜地接过叶卫东手中的茶叶:“哎呀,卫东啊,这年头,像你这样还能惦记着我们这些臭老九的学生,可真是不多啦!你能来看我,我就已经高兴得不得了了,还带什么礼物呀?”
“老师,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在我心里,老师永远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以前,你们受了不少苦,但我相信,以后国家肯定会越来越重视老师这个群体的。” 叶卫东无比真诚地说道。
“哈哈,卫东,这才半学期不见,你怎么变得这么能说会道啦?看来这去农村插队,还真是锻炼人啊!”
“嗯,确实如此。对了,老师,您身体还好吧?” 叶卫东关切地问道。
“好,好!来来来,快坐下!” 文老师热情地招呼着。
叶卫东刚坐下,文老师就赶忙要去给叶卫东泡茶。
叶卫东连忙起身制止道:“老师,您不用忙了,我今天一是来看您,二是之前我被人冤枉,是您还有其他同学都给了我帮助,我想好好谢谢你们。另外,我还有件事想麻烦您。您看这届学生很快就要毕业了,我们这些插队的学生没参加这最后一学期的学习,我就是想问问,到时候我还能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啊?”
文老师客气了一番,又关心地说他也已经看到了报道……
至于高中毕业证的事,文老师说道:“按理插队都是毕业后才去的,可也有些像你一样思想好的同学,提前去支援农村建设了,这是好事。只要填个情况说明,毕业证还是会照发的。到时候是你家里人来拿,还是让你的同学帮忙带回去呢?” 文老师耐心地解释道。
“那真是太好了,文老师,还是让张国庆或者王建钢同学到时候帮我领一下吧,他们会帮我保管好的。”
“没问题。喏,这就是那一张表格,你自己填一下。这段时间,班上已经有不少像你这样插队的同学来办理申请了,不过大都是家里人来代为办理的,你既然自己来了,那就你自己先填好吧!” 文老师说着,把一张带有表格的纸递给了叶卫东。
“行,谢谢老师。” 叶卫东感激地说道。
接下来,老师也十分关心地问了叶卫东一些事,有关他受冤枉被抓,父母断亲,又沉冤得雪的事老师也都知道。他还对周辉的去世特别表示遗憾。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张国庆和王建钢都请了假,陪着叶卫东在招待所认真做题。虽然时间短暂,但是,两人在叶卫东的帮助下,还是解决了不少知识漏洞。最重要的是,叶卫东帮着他们下定了决心,他俩也相信叶卫东说的,要不了多久一定会恢复高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