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太监何鼎尖着嗓子,扯着音调拉长了声音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震得殿内的空气都微微颤动,他微微扬起下巴,脸上带着几分惯有的高傲与威严。
“臣有本奏!”
左都御史史琳早就按捺不住,此刻迫不及待地跨出一步,双手抱拳,身子前倾,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急切。
从清晨入宫起,他就满心都是要弹劾的话,这会儿终于有了机会,那紧锁的眉头都带着几分兴奋劲儿。
朱佑樘正微微后仰靠在龙椅上,神色平静,听到史琳的话,他坐直了身子,目光温和地看向史琳,和声说道。
“史卿请讲。”
脸上带着身为帝王的从容与淡定,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鼓励的笑意。
史琳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上前一步,朗声道。
“臣要参奏徐志道越狱之罪,他乘坐马车行至紫禁城门口,此乃大不敬之罪,还有,还有……”
说着,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徐志道,眼中满是指责与不满,一边说一边还用手在空中比划着,仿佛要将徐志道的罪行一一揪出来。
起初,朱佑樘饶有兴致地听着史琳的陈述,可刚听到“还有”二字,心中便已然明白他的意图。
顿时眼眸一凛,原本温和的目光瞬间变得犀利如刀,向史琳投去一道仿佛能诛灭九族般凌厉的目光,脸上的表情也瞬间冷了下来,嘴角微微下垂,带着几分警告的意味。
这目光如同一把利刃,瞬间让史琳到了嘴边的话戛然而止。
今天史琳要是敢说出汪直两个字,他肯定死汪直前面。
此时史琳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连忙躬身答道。
“回禀陛下,没,没有了。”
说着,还偷偷抬眼瞧了瞧朱佑樘的脸色,身体微微颤抖。
“徐志道出列。”
朱佑樘的目光转向殿下,高声说道,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一只手轻轻搭在龙椅的扶手上,微微用力。
徐志道快步走出队列,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低头说道。
“臣徐志道,恭请圣安。”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行礼时身姿挺拔,脸上带着几分恭敬与坦然。
“刚刚史爱卿所言之事,你可有什么要解释的?”
朱佑樘目光如炬,直视着徐志道,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眼神中带着探究。
徐志道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说道。
“回禀陛下,臣之所以能从诏狱出来,是锦衣卫牟指挥使同意的。
至于马车行至紫禁城门口,也是牟指挥使特意授意,让臣行事不要太过张扬。”
说话间,他微微抬起头,神色平静,语气不卑不亢,眼神坦然地迎上朱佑樘的目光。
此刻,远在锦衣卫指挥所的牟斌,接连打了好几个响亮的喷嚏,他揉了揉鼻子,一脸疑惑,嘴里嘟囔着。
“怪了,这是怎么回事?”
心中暗自纳闷,不知是何人在背后念叨自己。
“你因何出狱?”
朱佑樘继续追问,眉头微微皱起,脸上带着几分疑惑。
直接避重就轻,丝毫没有追求的意思。
“臣有事要向陛下禀报。”
徐志道神色庄重,不卑不亢,双手抱拳,微微低头,脸上的神情严肃认真。
“说。”
朱佑樘简洁地吐出一个字,靠在龙椅上,双手抱在胸前,等待着他的下文。
“臣之前因御下不严而入狱,但臣的属下行事并非毫无缘由。”
徐志道顿了顿,眼神坚定,脸上闪过一丝无奈,轻轻叹了口气。
史琳闻言,立刻上前一步,双手挥舞着,激动地反驳。
“陛下,他们所谓的理由,不过是那帮纨绔子弟,因臣等上奏弹劾徐志道在鞑靼筑京观,有违天理和谐,所以才遭到他们的打击报复。”
他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徐志道并未理会史琳,而是再次向朱佑樘行礼,抬起头,大声说道。
“陛下,臣还有本要奏。”
脸上带着坚毅与决然,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讲。”
朱佑樘微微颔首,神色平静,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
“臣要状告原礼部侍郎孔闻韶,他通敌卖国,辽东都司的军械皆是由他在幕后牵头输送。
张天祥不过是孔闻韶的转运使,那些贪墨的钱财也都落入了孔闻韶的腰包。
而臣的下属炸毁的,都是与孔闻韶私交甚好的大臣府邸。”
徐志道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脸上满是愤怒与正义,说到最后,他紧握双拳,身体微微颤抖。
徐志道这番话一出口,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众人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孔闻韶是谁?那可是原礼部侍郎,如今的衍圣公啊!
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
有的满脸震惊,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有的则微微皱眉,若有所思,似乎在权衡此事的利弊;还有的则是面露惶恐,生怕被这突如其来的弹劾牵连。
“陛下,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身着绯袍礼部尚书张升站出来,满脸怒容,手指着徐志道,身体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孔大人现乃衍圣公,德高望重,怎会做出这等通敌卖国之事,定是徐志道为脱罪而编造的谎言!”
徐志道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双手高举过头顶,说道。
“陛下,这是臣收集的孔闻韶通敌卖国的证据,上面详细记录了他与敌寇往来的书信、交易的账目,以及相关人员的口供。
还望陛下明察。”
朱佑樘的目光落在那本册子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微微抬手,示意身旁的太监将册子呈上。
接过册子后,他缓缓翻开,脸色随着阅读的深入而愈发阴沉。
“陛下,此事干系重大,不可轻信一面之词。”
史琳见状,再次上前说道。
“臣建议立刻派人彻查,若孔闻韶当真无辜,也好还他一个清白;若他真有不轨之举,定要严惩不贷,以正国法。”
众大臣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请求彻查的声音此起彼伏。朱佑樘沉思片刻,缓缓开口。
“此事确实非同小可,关乎朝廷安危、社稷稳定。
朕决定,由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卿共同负责,务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臣等遵旨!”
三位官员齐声领命,神色凝重。
朱佑樘又将目光转向徐志道,说道。
“徐志道,你既有证据,便随调查组一同协助调查。
若所言属实,朕自会论功行赏;若有半句虚言,欺君之罪,定不轻饶。”
“臣遵旨!”
徐志道跪地叩首,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他深知,这场与孔闻韶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但是可能真正的敌人并不是孔闻韶。
退朝后,大臣们三三两两地离开朝堂,议论声仍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