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城内,身为监军的杨戬,听闻手下来报高俅被愤怒的溃兵围殴,脸色瞬间大变。
他身为这一路大军的监军,倘若主帅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也必定难逃罪责,于是即刻带着亲卫赶赴现场。
一到现场,只见密密麻麻的禁军将士把那里围得水泄不通,有将士还在高声叫骂。而人群之中,不时传出阵阵惨叫,声声入耳,令人胆寒。
杨戬见状,心中大惊,立刻扯着嗓子怒喝道:“尔等还不赶快住手!我乃监军杨戬,代表着朝廷官家,难道你们想造反不成?”
这一声怒喝,犹如一道惊雷,把那些正沉浸在愤怒之中的将士瞬间惊醒过来,而此时他们心中的怒火也已经发泄得差不多了。
听到杨戬的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随后众多残军士兵下意识地向两旁散开,一条通道就此出现 ,城内的景象毫无保留地展露在众人眼前。只见高俅和一众亲卫狼狈地倒在地上,他们早已被愤怒的残兵揍得体无完肤。
其中高俅和李虞侯更是惨不忍睹,两人蜷缩成一团,身上满是淤青和血迹,只能发出极为微弱的哼哼声,那声音气若游丝,仿佛随时都会断气一般。
杨戬望着高俅的惨状,嘴角不停地抽搐,随后,看着周边众多的残兵,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尔等身为朝廷将士,应当遵从军令,即便高大人有过错,自会有朝廷来处置,你们还不赶快退去。”
捧日,天武、虎翼三支禁军的残兵闻此言语,方才在剩余将校的带领下缓缓散开。
杨戬心急如焚,对着身旁的亲卫厉声吼道:“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高大人抬进去找医官救治!”
亲卫们听闻,如梦初醒,立刻快步走向高俅身旁。
可看到高俅那惨不忍睹的模样,众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们强压下心中的恐惧,回过神来,小心翼翼地抬起高俅、李虞侯等人,匆匆朝着医馆赶去。
想到如今朝廷大军被叛军打得大败,损失极为惨重,又想到高俅那悲惨的模样,杨戬不敢怠慢,匆忙返回居所,把情况逐一写进奏报之中,而后命令亲卫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汴京城,呈交给赵佶。
就在杨戬把奏报送出去的次日,朝廷派来为高俅封赏的使节抵达了江宁府。监军杨戬、东南路转运使杨察等一众官员,望着前来给高俅封赏的朝廷使节,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诸位大人这是怎么了?还有,为何不见高大人?赶快让他出来接旨呀,官家如今可是要赐予他爵位呢!”宣旨宦官满脸疑惑地对着众人说道。
作为监军的杨戬望着传旨宦官,面无表情地说道:“想见高大人,跟咱家来吧。”说完便领着众人转身朝医馆方向走去。
传旨宦官一脸疑惑,但还是依言屁颠颠地跟着杨戬一路来到了医馆。
进入医馆后,杨戬领着传旨宦官径直来到高俅所在的病房。那宦官朝里一看,只见床上躺着一个好似白色大粽子的人。他扭头看向身旁的杨戬,声音略带颤抖地问道:“公公,这……这不会就是高大人吧?”
杨戬面色阴沉似水,微微点了点头,沉声道:“这便是你要找的高大人。”
传旨的宦官瞧着眼前的景象,哭丧着脸说道:“公公,高大人如今这副模样,可怎么接旨啊?”
杨戬听闻此言,顿时怒不可遏,周身似有熊熊怒火燃烧,大声喝道:“还封赏个什么!这高俅打了败仗,致使我大宋三支精锐禁军——虎翼军、天武军、捧日军,几近全军覆没。如今他还被那些愤怒的残兵打成了这副模样,官家怎么可能还给他封赏!你赶紧回去,如实向官家禀报。”
传旨宦官听了,恰似小鸡啄米一般点头应允,而后带着传旨的一众人员,又沿着来时的路匆匆返回了汴京城。
润州城内,方腊带着获胜的义军回到城中。他看着麾下大将们兴奋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雄心壮志。如今这一战,歼灭了朝廷在江南的大军,江南各路再也没有兵力能够阻拦自己征伐的脚步,从此海阔天空任其翱翔。
“诸位兄弟,如今这江南之地的朝廷大军已被我等击溃,从此江南各路任我等予取予求。不过我等带领义军反抗朝廷,必须师出有名,不知诸位兄弟有何建议?”方腊开口问道。
麾下众将听闻方腊之言,皆陷入思索。这时,作为方腊侄子的方杰向前一步,抱拳道:“大伯,我军一路征战,屡战屡胜,如今又占据两浙路这等富庶之地。依我之见,应当尽快建立政权制度,以正名视听,号令四方。”
石宝、厉天闰、邓元觉等大将纷纷附和。“是啊,圣公,如今我军士气正盛,江南百姓多有归附,正是创建大业的时机,建立政权,方能让天下人知晓我们的志向。”麾下众将的声音此起彼伏。
方腊听着麾下众将的话语,心中暗自欢喜,表面上却装作犹豫的样子说道:“此事重大,容我再斟酌斟酌。”可实际上他的内心早已下定了决心,要建立政权称帝。
几日之后,方腊留下一员大将镇守润州,自己和几个大将率领义军主力返回杭州。
抵达杭州后,在麾下众将的劝说下,方腊正式建立摩尼教政权,定都杭州,随后开始对手下将领论功行赏,并对麾下四方大将进行分封。
王寅被封为尚书右丞相兼镇国大都督,与方腊一同坐镇杭州府,辅助方腊统筹各项军政事务。
方腊的侄子方杰,武艺高强,被封为护国大元帅。方腊命他带兵前去征伐江宁府的残余朝廷军队,力求将这股势力彻底清除。
石宝获封南离大将军,邓元觉被尊为护国法师兼护国元帅。方腊令这两位猛将率义军征讨江南东路,期望能在这片地区站稳脚跟,扩大势力。
厉天闰和司行方分别被封为镇国大将军、护国大将军。二人领命率领义军北上,进攻淮南东路,试图在江北地区开辟新的局面。
此外,庞万春、吕师囊等其他将领也都得到分封。方腊派遣他们带领部分义军南下,攻打福建路,进一步拓展势力范围。
各路大将遵从方腊的命令,率领义军以两浙路为中心,向周围江南其余各路发起了攻伐。
一时间,整个江南风云变幻,起义军的攻势如同潮水一般。江南各路的守军根本无力抵抗,纷纷溃败或者弃城而逃。整个江南大部分地区都陷入了战火之中。
驻守在江宁府内的监军杨戬以及江南各路的官员,在听闻方腊称帝的消息之后,均面色惨白。需知,百姓反叛,若不称帝,尚且能够予以招安或者安抚,可一旦称帝,性质就全然变为不死不休了。
杨戬内心慌乱至极,将方腊称帝的事宜写成奏折,经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然而没过几日,又听闻方腊兵分多路,江南各路纷纷被其麾下大将攻占。
此刻的他已全然不知所措,整个江宁府仅剩下三万多人的朝廷禁军。面对润州城方杰的攻击,只能蜷缩在城内,根本不敢出战。江南各路也根本无法施救,所以他只能每收到一份各州府沦陷的消息,就写一封奏报发往京师,有时一天甚至会有一两封。此时的杨戬已然完全沦为了信息中转站。
京师之中,此时武植已先宋徽宗赵佶一步收到锦衣卫传来高俅兵败的信息,他微微叹了一口气,让下人准备好了朝服。果不其然,几个时辰后,一个皇宫内侍匆匆忙忙地来到了国公府,让武植迅速前往皇宫商议事宜。
武植微微颔首,接着让亲卫去通知住在国公府右侧府宅中的宗泽,随后两人跟着赵佶派来的内侍来到皇宫。
当他们走进垂拱殿时,殿内此刻气氛沉重,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韩忠彦、尚书左丞赵挺之、门下侍郎刘正夫、尚书右丞蔡京、枢密副使孙固都在列。两人进入大殿后,赵佶及几位大臣的目光纷纷投向他们。
赵佶看到武植,脸上露出仿若见到救星般的神色,急忙开口说道:“武爱卿,前线杨戬传来奏报,我朝廷大军被方腊打得大败,整整八万禁军,如今只剩三万残兵,这可如何是好?”
武植佯装一脸疑惑,双手抱拳说道:“官家,不久前不是刚收到高大人的捷报吗?怎会突然传来如此惨重的败绩?不知高大人如今身在何处?”
赵佶听了这话,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杨戬呈上来的信里,内容写得明明白白,高俅战败后狼狈逃回江宁府,不仅紧闭城门,不让那些溃败奔逃的禁军入城,最后还被愤怒的禁军打成了重伤。
此刻听到武植这般发问,赵佶的脸色愈发难看,心中既恼高俅无能,又怕这消息被群臣知晓,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