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超英手里拎着两个行李包。
林工手里也拎着两个包,身后,黄父黄母跟在后面,看着苏城的街景。
此时,天边有些暗了下来,庄超英看了看手表,已经是五点多了。
庄超英昨天就给阿玲打了电话,电话里他兴奋地说着:“阿玲啊,爸妈要来苏城过年,咱们一家人又能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啦!”
电话那头的黄玲,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真的吗?那太好了,我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此刻,他们终于来到了苏城小巷院门口。
庄超英抬手推开了院门。
走进院子,黄父黄母身上穿着超英给买的滑雪衫,显得格外精神。
庄超英扯着嗓子喊。
“阿玲,小婷,图南,快出来看看谁来了!~~~”
黄玲听到声音,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放下手里的毛线,就赶紧从屋里跑了出来。“爸,妈!”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她觉得现在自己有一点事情就爱流眼泪,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起来,她快步上前,紧紧地抱住黄母。
“妈,快进屋,我饭都做好了。”
孩子们听到动静,也从房间里一窝蜂地跑了出来。
宋莹笑着说。“黄阿姨,黄伯父,看着您二位精神头不错啊,两年没见模样没变。”
黄母擦了擦眼泪。“小宋,你这小嘴还是这么甜,怎么没有变化,老了!”
小婷和图南从屋里出来叫这人。“外公,外婆!”
林栋哲也十分有礼貌的打着招呼。“外公外婆。”
“哎,乖乖!”黄母一把将两个孩子搂进怀里,这一会眼泪又忍不住流个不停。
小婷伸手擦了擦外婆脸上眼泪。“外婆,这次多待一阵,我们都想您和外公。”
黄母忙不迭地点头。“嗯嗯,多待,多待!”
黄父伸手拍了拍林栋哲的肩膀。“你个皮猴子,这两年没见,长高了不少了。”
林栋哲笑着看着黄外公。“外公,我妈知道你们要来,做了两碗粉蒸肉,等一会就给你们端过去。”
“好,好,小宋你们有心了。”
黄父黄母还是和上次一样,白天在这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晚上就回到新院那里。
庄超英这一阵可算是轻松多了,每天一大早,菜就被老两口买回来了。
一日三餐,黄父黄母也是抢着做饭。
每次做饭时,黄母在灶台前熟练地翻炒着,黄父在一旁打下手,两人时不时还会因为一道菜的做法小声争论几句。
庄超英和阿玲可不是虐待老人,是老人得有事情干,一定不要太闲,闲着闲着身体搞不好就有了毛病,他们自己也能感受到在这个家的自己的存在感,知道自己还是被儿女需要的。
家里也不用他看着三个皮猴子写作业辅导功课,有图南呢。
庄超英可真是当了甩手掌柜了。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大年三十。
黄母领着黄玲和宋莹正在搓着汤圆。桌上放着糯米面团,还有馅料。
黄母一边熟练地团着汤圆,一边给她们两个传授着经验。“这汤圆啊,要揉得恰到好处,煮出来才软糯可口。”
黄玲和宋莹认真地学着,时不时还互相调侃几句。
黄父正在院子里拿着毛笔在红纸上写着对联。
林武峰和庄超英站在身后看着黄父写的对联,庄超英是真没想到,他老岳父才艺还挺多哦,毛笔字写得刚劲有力,笔锋潇洒。
黄父写完,轻轻放下毛笔,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爆竹三二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横批瑞气盈门。”
黄父招呼自己的乖孙。“图南,外公写完了拿到一边晾一晾。”
“来了!”
图南正在屋里领着小婷收拾着屋子,两人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窗户擦得透亮。
图南拍了拍手上的灰,快步走到院子里,小心拿起对联,放到一旁的晾上。
铺上红纸,黄父拿着毛笔沾了沾墨水,稍作思索,大笔一挥,又写下另外一幅。
林武峰直接读了出来:“梅竹平安春意满,椿萱昌茂寿源长,横批幸福人家,好,黄叔叔不仅毛笔字写得好,这对联也好。”
黄父笑了起来、摆了摆手。“一般一般,就是平时喜欢写写字。”
宋莹站在一旁,眼睛盯着对联。“黄叔叔,不一般,这么好看的字,我看得是二般,三般四般,蛮好看的咧。”
林武峰回头看了看自己媳妇,摇了摇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眼中宠溺。
黄玲笑得前仰后合,肚子都疼了。“宋莹,就你这小嘴,跟抹了蜜似的。你可别逗我了,再逗我真要笑岔气了。”她一边笑,一边用手轻轻拍着宋莹的肩膀。
宋莹也笑了起来,。“玲姐,你就开心去吧,有爸妈陪着过年。”
黄玲点了点头。
今年是黄玲来到苏城十六年第一次和黄父黄母一起过年,黄玲心里酸酸的,看着忙碌又开心的家人,超英能想着把自己爸妈接来过年,这份体贴让她心里暖烘烘的。
可一想到阿公阿婆那么对待超英,她又觉得超英太可怜了。
阿公阿婆偏心赶美做的那些事,像一根根刺扎在她的心里,她偷偷看了眼正在晾着腊肉的超英,以后一定要对超英更好。
此时,林栋哲站在椅子上,,正努力地想要把对联贴正。
小婷手端着浆糊,在一旁认真地指挥着。
林栋哲扭过头看着旁边的小婷。“小婷,图南哥,看看,正不正?”
小婷站在林栋哲的身后,往后退了几步,歪着头,眼睛眯成一条缝,打量。“再往右边一点,高一点,好,就这个位置。”她一边说着,一边还伸手比划着。
图南在水池里写着抹布,回头看着林栋哲叮嘱道。“林栋哲小心点,椅子踩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