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日的清晨,莱比锡红牛的训练基地笼罩在一层清新的晨雾中,严渊早早地就已经站在场地一角,手里拿着一份详细的训练计划单。
今天,严渊要亲自安排埃米尔的训练课程。
埃米尔在试训时就已经展现出了十分出色的速度天赋,严渊也注意到了他在场上展现出来的突破能力和对空间的嗅觉,尤其是在边路的推进上,速度和爆发力都非常接近一个左后卫模板。
拉斐尔.格雷罗。
因此,严渊在系统里给埃米尔兑换了一个“完美级格雷罗极速套边训练包”。
训练开始前,严渊对埃米尔做了简短的指导,他告诉埃米尔。
“埃米尔,你的优势是速度,这不仅仅是身体的爆发,更重要的是脚下的功夫和对节奏的掌控。今天的训练对你来说应该会有点难度,有信心拿下吗?”
“有信心!教练尽管安排就是了。”
“好小子。”
他让埃米尔开始练习快速启动与急停的结合,强调要利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步伐改变方向。
埃米尔听得认真。
在一旁,队里的视频分析师已经开始播放埃米尔最近在训练中的录像,严渊仔细观看,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判断。
他发现,埃米尔在防守时有一个小问题——当面对对方边锋时,他的重心偏移过猛,容易导致防守动作失衡。
因此,严渊立刻决定设计一项专门的训练来解决这一问题——“低重心横向滑步训练”。
他让埃米尔脚下绑上阻力带,要求他以更低的重心来完成横向滑步的移动。同时,训练师从场地的另一侧投掷反应球,要求埃米尔在移动的同时随时做出反应,准确判断球的落点。
这种训练不仅能够提高他的防守稳定性,还能够增强他在高速移动时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
每次反应球投出的瞬间,埃米尔都要迅速做出判断,抓住每个细节。
虽然刚开始时他显得有些吃力,但随着训练的深入,他渐渐找到了节奏,动作变得越来越流畅。
“很好,注意低重心,不要让自己轻易失去平衡。”严渊一边观察,一边给出细致的反馈。
训练内容听起来简单,但是强度不小,年轻的埃米尔对此无所畏惧,他当然清楚只有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才能成为在德甲立足的好球员。
接下来的训练环节里,严渊让埃米尔模拟在352阵型中担任左翼卫的职责,要求他严格按照“三秒出球原则”进行练习。
每次接球之前,埃米尔必须迅速观察中场或中卫接应点的位置,并做出最迅速的传球决策。
“埃米尔,左翼卫不仅要具备进攻能力,更要善于阅读场上的局势,提前预判传球线路和出球时机,你要走的路还长着呢!继续!”严渊吹响哨子之后,对场上正在奔跑的埃米尔吼道。
“是!教练!!!”埃米尔用力答了一声是,继续埋头结束传球。
孩子这才意识到德甲职业队的训练内容有多恐怖了。
但埃米尔毕竟还是有天赋的,他通过不断的反复训练,逐渐学会了如何在紧张的比赛节奏中保持冷静和判断力,以及合理分配自己的体能,这让他不至于在一节训练课后就累的上气不接下气。
为了让训练更具实战性,严渊还安排了一场“车轮战防守演练”,这才是对埃米尔的真正考验。
严渊带领一线队的队员们一起进行合练,而埃米尔则站在防线的左侧,面对各种不同风格的边锋——从速度型的球员到技术型的球员,再到身体对抗型的球员,每一个球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进攻方式。
车轮战防守演练开始时,草皮已经被球员们踩出深浅不一的沟壑。
第一个上来的是速度型边锋卑其俊,埃米尔在他启动的瞬间就嗅到危,那是和埃弗拉极其相似的蹬地频率。
他提前横移半步封住外线,逼迫卑其俊减速变向,却被紧随其后的维尔纳用克鲁伊夫转身过个干净。
热心的杨教授都在场边看的急得扯开训练背心,叮嘱埃米尔。
“小子,别吃假动作!别吃假动作!数他的触球次数!超过三次就直接下脚!”
当身高一米九多的哈兰德像推土机一样碾过来时,埃米尔终于体会到严渊设计的“低重心横向滑步训练”有多救命。
他脚下绑的阻力带此刻就像不存在一样,膝盖几乎贴着草皮完成三次连续滑步,最后用脚尖将球捅出边线时,整个人顺着惯性滚了两圈才刹住。
场边响起零散的掌声,埃米尔抬头看见严渊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对号。
“好小子!哈兰德都没能拿下你!”奥尔班都惊呼不已。
“看到没,教练选出来的都是狠角色,哪怕是个孩子。”维尔纳对萨比策感叹。
“埃米尔,你太厉害了,真的很有天赋。”哈宝伸手把埃米尔拉了起来。
午餐时间,阿什利·杨拎着两瓶运动饮料坐到埃米尔身边,用瓶底敲了敲埃米尔还在发抖的小腿肌肉。
“小子,知道为什么老派边卫退役后都有概率会瘸吗?”他掀起裤管露出膝盖上狰狞的手术疤痕。
“当年我要是有你这弹簧腿,我起码还能在曼联再踢三年。”埃米尔盯着老将的伤疤吞咽口水,手里的鸡胸肉三明治突然变得难以下咽。
“先生,您现在依然很厉害。”
“不,埃米尔…”杨教授咬了一口三明治,和埃米尔越聊越多。
午后,进行简单的休息后,球员们继续进行各自小组的训练课。
严渊和阿什利杨一起指点埃米尔,严渊很希望埃米尔能尽快跟上队伍节奏。
阿什利·杨用鞋尖挑起一截训练背心,在禁区边缘摆出两个橙色标志盘。
“看好了,埃米尔,当年瓦尔迪就这么耍过我——”
他忽然侧身卡住埃米尔右肩,左脚虚晃内切,右腿肌肉却绷紧向外线倾斜。
“看清了吗?顶级锋线的胯骨都会撒谎。”
埃米尔揉着被顶得略微发麻的锁骨,盯着杨教授微微倾斜的骨盆。
“好了,埃米尔,现在换你防我,记住,别管我的脚,盯死这条传球走廊。”
他指了指边线与禁区线交汇的狭长区域,那里被午后的阳光晒得发白,像条灼热的剑刃。
当阿什利·杨带球启动时,埃米尔才发现英超老将的爆发力有多可怕。
杨教授30多岁了,体能是下降了没错,但是在爆发力这块,德甲的大多数边后卫拍马都是赶不上的。
等他第三次被晃开重心后,埃米尔终于捕捉到对方左肩下沉的瞬间——那是老派边卫教科书般的“诱饵动作”。
他果断横移半步,用胸膛封住内切线路,逼得阿什利·杨只能将球磕向边线。
“漂亮!但接下来才是关键!”阿什利·杨用鞋底碾住滚出界的球,转身从裤腰抽出战术板,“由守转攻时,你的第一脚触球就是开关。”
他在板上画出两条红色箭头:一条笔直沿着边线延伸,另一条斜插向中场腹地。“如果边锋已经拉边,就像这样——”
他突然用右脚外脚背轻敲球的下部,皮球贴着草皮窜向边线空当。
“看到了吗,小子,用逆足处理能省一点时间。”
严渊看着二人连连点头,他抱着数据分析平板走近,屏幕上正循环播放埃米尔上午被突破的片段。
“辛苦了,杨,剩下的交给我吧。”严渊和杨教授击了个掌,让他下去休息了。
“埃米尔,你太依赖左脚了。”他暂停画面,指着埃米尔触球前僵硬的右脚踝,
“多试试用右脚内侧推直线,就算传歪了,也比原地磨蹭强。”
为了强化肌肉记忆,他在边线每隔五米放置不同颜色的锥形桶,要求埃米尔在接球瞬间必须喊出目标颜色。
折返跑训练时,阿什利·杨在场边给埃米尔加油。
“冲刺别用全力!留三成力气观察局势!”他的吼声穿越了全场。
埃米尔在第六次折返时终于领会到精髓——他故意在接近边线时收住速度,扭头瞥见中场队友正在横向移动。
当阿什利·杨抛来的球滚到脚下时,他顺势用右脚背搓出一记弧线,足球绕过防守锥桶,稳稳找到插上的进攻型中场。
“记住这个,这才叫用脑子跑!”阿什利·杨用力挥拳。
几波训练下来,不到十七岁的埃米尔已经快累毁了,他上半身都被汗浸透了,整个人坐在地上。
严渊拽起瘫坐在地的埃米尔,给他擦了擦头上的汗。
“教练,我来就行…”
“还是我来吧,怎么样,体会到职业队的强度了吗?感觉如何”严渊继续给他擦汗。
“体会到了,感觉…强度很大…非常大…”
“体会到了就好,以后这样的日子还长着呢,知道陈鹏杰吗?我在巴黎的时候,也经常给他擦汗,他和你不一样,他是对抗型边后卫。
非说你们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我从你们身上都看到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这才是后卫该有的品质。”
“教练,您说我以后可以像巴黎的陈一样吗?”
“如果你以后每个训练日都能拿出今天的劲头来,我向你保证,完全可以。”
埃米尔简单休息后,他将埃米尔再次带到场边战术板前,用磁铁棋子模拟对方高位逼抢阵型。
“你刚才有两次触球前没观察中场,结果被迫回传。”
他在埃米尔小腿上轻轻地拍了一巴掌,给他提醒。
“记住,左后卫的出球不是解围,是启动球队进攻路线的扳机,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球队的进攻节奏。”
等到夕阳西下时,埃米尔已经能条件反射般执行“卡线路-触球分边”的连锁反应。
杨教授甚至搬来塑料箱当观众席,模仿极端球迷的嘘声干扰训练。
最后一组攻防演练中,埃米尔终于让严渊的平板上跳出了绿色的优秀数据。
“这小子进步不错,今天一天下来,各项数据就已经有提升的趋势了,也不知道是我教的好还是孩子天赋本来就好。”严渊看着埃米尔的系统数据感叹道。
当训练场亮起夜灯时,埃米尔躺在草皮上复盘膝盖摩擦的灼痛感。
他能清晰分辨哪些痛感来自阿什利·杨的“英超式教学”,哪些是来自于教练的系统化指点。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充斥着关于线路选择、重心偏移的要诀,还有今天学到的一切。
“好累…”埃米尔慢慢闭上了眼睛,
“嘿,臭小子,要睡回家睡,现在是二月份,睡这里不怕感冒吗?”严渊把埃米尔的棉服丢给了他。
“哦…太抱歉了…教练…”埃米尔慌忙起身,跟着其他队友一同下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