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领军出了顺宁府,一路往原木邦宣慰司的范围稳步试探性推进。
卢象升身着纸甲,坐在一处清理干净的树荫底下休息。
以卢象升的品级来说,是应该着铁甲的,但因为云南天气地形等原因,铁甲行动不便,所以才着纸甲。
卢象升摘下头盔,让部下往里面倒了一些水,喝了一干二净后,看了看周围感慨道:“多亏小薛大人提前安排了这么多经验老练的猎户。还有这炒面,我军才能行进如此顺利。”
其他的不说,就单单说卢象升现在坐着的这个地方,刚刚还有一团树叶子在,里面甚至盘踞着一卧蛇。
被经验老练的猎人看了出来,现在这窝蛇已经被剥皮带上,准备晒成肉干了。
“将军!前方十里左右,有大规模的烟气升起。看其规模,与密集程度,不像是村庄,反而像是军队驻扎的所在。”
卢象升一喜,立刻下令到:“再探,探明人数,周围是否有其他援军在!”
“是!”
卢象升立刻吩咐,下发粮食,补充体力,准备作战。
这就是便携军粮的好处,卢象升已经带人摸到对方脸上了,并且发现了他们的存在。可敌人压根就不知道卢象升的到来。
因为自从出了云缅边境后,卢象升就命令士兵不许生火。
在这个时代,观察灶火烟气判断敌人是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之一。
就在卢象升用水再次送进肚子一口干巴巴的炒面后,探子也终于回来了。
“回禀将军,前方有一支军队,约在三千人左右,看样子是刚刚从城池中劫掠完毕出来。
军营中有大量的物品、牲畜,以及不少妇女,现如今敌军应该正在就食。”
另外几个探子也飞快的赶了回来。
“将军,向东十五里未发现敌军。”
“向西十里也未发现敌军。”
“将军,卑职绕过敌营,向南又探了十里,也未发现敌军。”
卢象升摸了摸胡须:“可看明了对方的旗帜,可是木邦的旗帜?”
“回将军,不是。而是一种卑职从未见过的旗帜。”
卢象升从地上起身,拍了拍铠甲:“那就不是自己人。将士们,立首功的时候到了,随本将出发!”
……
“唉?你们说,咱们这个新大王比老大王怎么样?”
“我觉得都差不多。聊这个做什么,我倒是觉得大王让咱们驻扎在木邦这里不错。
这有吃的,还有女人,还不用受那些大老爷们的气。”
“可是,这里可距离大明只有百里,咱们把木邦打下来了,大明不会怪罪下来吧……”
“你看看,你这就是见识短浅了不是?我听说啊,大王在大明朝廷里有人。
据说大明现在内部有乱子在,没工夫管咱们。甚至有可能要嫁公主给咱们大王呢!”
军营中,两个将领一边吃着抢来的食物,一边闲聊着。
不止是这两个将领,就连外面的士兵们这会儿也都忙着吃饭聊天,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
卢象升已经领人摸到军营外两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了,因为身处林中,所以对方依旧没被发现。
卢象升远远的一扫过去,看了一眼对方营盘扎的,简直辣眼睛!!
哨塔、巡逻、据马通通没有,就是一圈简易的木头打造的篱笆。这tm也叫营房??
更甚至,卢象升发现对方就连军队如厕的位置也是乱挖的,想在哪挖在哪挖,和搞笑一样。
卢象升拔出腰刀,向前一挥,立刻弓兵率先冲了出去。
迅速推进了一百五十步,身后长枪、刀盾兵紧跟。
这个时候对方终于发现了明军,可为时已晚。
“放!!!”
第一排的弓弩兵迅速一轮接着一轮的箭矢交叉射击,迅速放倒了营门附近的敌人,而后继续快速推进。
面对突然到来的箭雨,对方手忙脚乱,明军已经冲进了营盘,依旧没有组织起像样的反击来。
在明军冲杀进去的一瞬间,胜负已定。
卢象升带出来的先锋部队都是京营中的精锐,几乎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整个营盘就已经乱做了一团,剩下的就是无尽的杀戮。
随着最后一个负隅顽抗的士兵倒下,整个营盘除了少数的士兵逃了出去,剩下的大部分都死在了卢象升的手里。
卢象升一边指挥士兵收割着尸体的左耳,一边巡查着有没有活口。
好不容易活捉了一个小将,结果一问三不知,卢象升反手一刀送对方回家,而后放走了营地中还活着的妇女。
带走了少量的粮食后,将其余的所有东西连带着营盘一把火烧了个一干二净。
这一趟让卢象升验证了一件事,那就是东吁的野心确实不小。居然大张旗鼓的将军队驻扎到了大明的边境上。
甚至这里还是一处屯粮的所在,粮食的数量还不少,至少有个近百万石。卢象升也直接一把火给烧了。
不得不说,这破地方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粮食,一年三熟甚至四熟,虽然口感不好,但是架不住量大啊!
做完这一切后,卢象升便立刻领军往大明境内退去。
这一路上该探的地形也已经探明了,记录了不少的水源,不宜贪功冒进。
这三千人的军功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
……
先锋部队兵分两路,其中一路精锐由卢象升本人统领,另外一路由副将刘綎带领稳固营盘,负责给后勤清理出安全的运输路线、环境。
一路上沿途所过,凡有猛兽通通被杀了一干二净尸体剥皮后,能吃的直接吃了,不能吃的就地掩埋,或者丢入深谷。
有水的地方,刘綎也组织士兵沿途搭桥。这些都是先锋部队需要做的。
黄昏时分,刘綎组织士兵轮番放饭,分为三轮。又布置了探子、明岗暗哨,一切安排妥当后,这才进了军帐准备用饭。
结果刚刚吃了没几口,就有士兵过来汇报:“启禀将军,先锋将军大人回来了。”
正说话间,卢象升掀开了帐篷,面带倦色,抄起桌子上的碗就将里面的水一饮而尽。
“卢将军,情况怎么样?”
“情况不容乐观啊,东吁王的野心很大,正如陛下和大人们料想的那样,吞并了各土司势力不算,还对我大明虎视眈眈。
在距离边境不足百里的原木邦宣慰司境内,我们遇到了一支三千人的敌军。还见到了一屯百万石的粮草,不过已经被我给烧了。
可种种迹象都表明了,这是一场硬仗啊!”
“报!!启禀二位将军!!孙帅已经到达大理府,现麾下已有两万府兵集结完毕,整装待发,明日便往此处推进。”
“报!!启禀二位将军!!薛大人急信,第一批粮草已经准备就绪,正在路上,请二位大人准备接应。”
卢象升和刘綎对视一眼,彼此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差异:嗯?后勤跟的这么快???几乎和部队也就是前后脚的事了。
刘綎豪迈一笑:“哈哈哈,卢将军,想不到咱们还是小看了这位小薛大人了。
如果能保持这样的后勤运转速度,那这场仗会容易太多啊!”
行军打仗,论功行赏,后勤第一,督粮第一。
这样后勤跟进的速度哪怕放在历史上来说,也算是名列前茅了。
当然,这也是吃了地理位置的优势,本朝大明的漕运并未荒废,且四川、云南水系发达,陆运的距离可以减缓太多。
加之四川地头蛇的鼎力相助,沿途水路、陆路畅通无阻,就几乎没走过岔道,路线明确
所以无论是运输难度,还是运输损耗,都被薛虹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