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黎朝的局势已经渐渐趋于平稳,凤绾深知,尽管表面上一切顺利,但她必须继续小心谨慎地处理各方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内有权臣心思复杂,外有虎视眈眈的敌国,若是稍有松懈,黎朝的局面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每一分每一秒,她都在用心经营着这片属于她的政坛。
随着凤绾清除了朝中一部分忠于凤凌儿的官员,她开始专注于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她依旧重用那些忠诚可靠的官员,逐步削弱那些有异心的官员的势力。这一过程中,凤绾特别注意把握一些关键职位,确保自己的亲信能够在最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她明确地将太监、内侍的职务调整到了她的掌控下,清理了朝中一些不易被察觉的潜在威胁。与此同时,她也加大了对于各地豪强势力的打压,确保黎朝的权力结构在她的掌控之下,不再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
在这时,凤绾和李泽宇的合作关系也更加紧密。两人虽然有过深刻的矛盾和冲突,但在共同的目标面前,他们已经完全站在了一起。李泽宇从一开始的疏远和犹豫,到如今的全力支持,这一转变不仅源于凤绾的聪明才智,更源于她在处理政务时的果断与高效。
“如今,黎朝的内外局势都已稳定。”凤绾对李泽宇说道,“接下来,我要着手推进新的改革,力图将黎朝的经济与民生问题彻底解决,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李泽宇点头:“你有这份决心,我自然全力支持。”
凤绾意识到,政治上的清洗和权力巩固只是第一步,真正能让黎朝稳固发展的,还是经济的强盛。她开始着手推动改革,尤其在农业和手工业两大方面,她做出了最为关键的决策。
首先,她着手改革土地制度,提出了“地均平”的政策。这个政策规定,所有的土地都要通过登记和审核,确保土地使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凤绾提出了“土地平分”的政策,帮助那些无地可耕的百姓获得耕地。这个政策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并且迅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
在手工业方面,凤绾开始推动技术创新,扶持工匠和商会发展。她通过建立工坊,吸引大批优秀工匠前来合作,并且要求各地设立专门的学堂,传授手工业技艺。这不仅解决了工匠短缺的问题,还为黎朝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经济的根基,必须从基层做起。”凤绾如是说,“只有民众安居乐业,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得到保障。”
随着这些改革的推进,黎朝的经济逐渐恢复了生气,商贸活动也日益频繁,税收收入稳步增加。这一切的成果都离不开凤绾的精心谋划和执行,而她的改革也逐渐得到了朝中百官的支持。
然而,在这看似平稳的局面背后,依然有暗流涌动。凤凌儿虽然被清除出朝,但她在外部依然有不少支持者。尤其是一些与凤凌儿有深厚关系的地方豪强,依旧保持着对黎朝未来的极大兴趣。
有一名曾经与凤凌儿有过交易的地方豪强,悄然集结了手下的兵力,计划在黎朝内部制造混乱。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岳风山,是南疆一带的有力人物,向来以狡猾、阴狠着称。他深知,若想推翻凤绾,最好的办法便是制造一场外患,并借机挑拨黎朝内部分裂。
“凤绾现在虽然巩固了朝中的权力,但她对外的防范却始终存在漏洞。”岳风山在自己的秘密基地里冷笑,“如果我能挑起一场边境骚乱,黎朝的内部分裂便会随之而来。”
他派遣了亲信,暗中与周边的蛮族商人勾结,准备策动一场叛乱。
凤绾在一次例行的边境巡查时,偶然得到了这一消息。她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亲自指挥边境防守,以确保黎朝不受外部威胁。
“岳风山果然不甘心失败。”凤绾在审阅报告时冷静说道,“他想通过挑起战争,动摇黎朝的根基。但这正是我最擅长的领域。”
她随即指派了自己信任的将领——李天盛,前往南疆边境,负责应对这一潜在的威胁。同时,她也命令各地驻军加强巡查,严防敌人渗透。
“我们不能让敌人有任何可趁之机。”凤绾明确指示,“必须一举铲除这些蠢蠢欲动的势力。”
李天盛接到命令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备战工作。他带领军队加强了边境防线,同时通过密切监视地方豪强和蛮族商人的动向,确保任何敌对势力的行动都能被提前识别。
凤绾与李泽宇的合作,已经从最初的互相试探,发展成了如今的深度联手。无论是国内的改革,还是外部的威胁,两人始终站在同一战线上,共同为黎朝的未来努力。
而凤绾的目光也并未局限于当前的局势,她已经开始着眼未来,计划着如何让黎朝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强大的国家。她相信,黎朝能够在她的治理下,走向真正的鼎盛时期。
“我不会停下脚步,黎朝的未来,我一定要亲手奠定。”凤绾坚定地说道。
李泽宇在一旁听着,眼中闪过一抹温柔的光辉。“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都会陪着你,一起走下去。”
这句话,是凤绾最为依赖的力量。而她也深知,这个曾经神秘、强大的北疆战神,将是她走向未来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