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浩然带着王遐进宫面见太子。踏入东宫,华丽而不失庄重的陈设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熏香。太子早已在殿内等候,见二人前来,微笑着起身相迎。
顾浩然与王遐赶忙行礼,齐声说道:“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笑着摆摆手,说道:“顾爱卿,王爱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顾浩然神色严肃,说道:“太子殿下,王大人刚从外放之地归来,他在南方多地目睹诸多吏治问题,情况严峻,关乎国家兴衰,特来向殿下如实禀报。”
太子神色一凛,微微皱眉,说道:“哦?竟有此事,王爱卿,你详细说说。”
王遐向前一步,深吸一口气,神色凝重,微微躬身,目光专注地看着太子,说道:“太子殿下,此次外放,臣所见南方吏治乱象丛生,犹如毒瘤侵蚀国家根基。先说吴郡,基层小吏与富商勾结,私自抬高赋税,徭役分配也被他们暗箱操作,有钱人家花钱免役,穷苦百姓哪怕只剩老弱妇孺,也得承担额外徭役。臣欲彻查赋税之事,却遭当地县令百般阻挠。”
太子脸色逐渐凝重,问道:“这县令为何阻挠?其中是否有利益关联?”
王遐愤慨道:“殿下,据臣调查,这县令与小吏、富商极可能结成利益同盟。小吏敛财,富商获利,县令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所以才会百般阻碍彻查。”
太子微微点头,示意王遐继续。
王遐接着说:“南兖州的官员为求政绩,虚报民生。工程建设偷工减料,灌溉渠几场雨就坍塌,严重影响百姓农田灌溉。不仅如此,去年洪灾时,朝廷拨下的救灾物资,一大半不知所踪,竟是当地官员与粮商勾结,将物资低价卖给粮商,再由粮商高价卖回给灾民,大发灾难财。而且,南兖州科举选拔舞弊严重,富家子弟重金贿赂考官,篡改试卷,真正有才华的寒门学子却名落孙山。”
太子怒拍桌子,说道:“科举乃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如此舞弊,如何能选出贤能之士?这是误国之举!”
王遐赶忙说道:“殿下息怒,此风若不遏制,后果不堪设想。会稽郡则是土地兼并问题严重,豪强大族与官员勾结,为强占土地,不惜制造冤假错案,将百姓诬陷入狱,强夺其土地。司法更是黑暗,打官司不论证据道理,只看谁给的银子多。如一小商贩被地痞欺负,去衙门告状,地痞贿赂衙役,衙役竟对小商贩严刑逼供,颠倒黑白。”
太子皱眉问道:“那百姓申诉无门,难道就无人主持公道?”
王遐无奈道:“殿下,当地豪强大族与官员势力庞大,百姓势单力薄,即便申诉,也往往被驳回,甚至遭受更残酷的报复。”
王遐又道:“建康郡表面看似繁华,实则官员结党营私,排挤异己。重要职位不看才能政绩,只看与权贵关系。如负责水利工程的官员,因是某权贵远亲,虽对水利一窍不通,却谋得此位,结果其主持修建的水利设施在汛期引发更大灾害。商业税收也混乱不堪,官员私自提高税率,导致众多商家倒闭,而勾结官员的大商户却能减税免税。人才举荐方面,只看重出身背景,贫寒有学之士得不到重用。”
太子听完,神色严峻,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没想到南方吏治竟如此混乱,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大晋江山堪忧啊。王爱卿,依你之见,病根何在?”
王遐赶忙说道:“太子殿下,依微臣看,病根在于监管不力,律法执行不到位。南方远离京城,朝廷管控薄弱,一些官员认为有机可乘。且当地豪强大族势力庞大,与官员相互勾结,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官员犯错无严厉惩罚,自然肆无忌惮,律法在他们眼中如同儿戏。”
太子沉思片刻,说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王遐神情专注,语气坚定地说:“首先,必须加强监管,设立专门监察机构,定期巡查各地吏治。其次,对违法乱纪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同时,要打破地方利益关系网,削弱豪强大族对官场的影响,对勾结官员的大族给予惩处。再者,畅通百姓举报渠道,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重赏提供真实线索的百姓,并确保百姓安全,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如此,方能逐步整治吏治。”
太子微微点头,说道:“王爱卿所言极是,此事重大,容本王与父皇商议后,尽快拿出解决之策。顾爱卿、王爱卿,你们对此事如此上心,实乃大晋之幸。接下来,还望你们能协助朝廷,共同整治吏治。”
顾浩然和王遐齐声说道:“殿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
从太子处出来后,顾浩然对王遐说:“王兄,今日与太子一席话,整治吏治有望。”
王遐点头道:“是啊,浩然。咱们一起努力,希望大晋吏治能焕然一新,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几日后,太子在东宫秘密召集了自己的亲信,包括提拔上来的年轻将领李猛、考上进士的寒门士子张书礼,以及寒门官员赵德全。顾浩然和王遐也受邀参加。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严肃又带着一丝紧张。
太子率先开口:“今日把大家叫来,是想一起商讨如何解决南方吏治问题。王爱卿之前详述了那边的乱象,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李猛,你先说说,从军事管控角度,有没有办法协助整治?”
李猛站起身,身姿挺拔,声音洪亮:“殿下,依末将之见,南方吏治混乱,部分原因是地方势力嚣张,缺乏威慑。末将可挑选一批精锐士兵,乔装成百姓,分散到各地暗中巡查。一旦发现官员与豪强大族勾结作恶,立刻收集证据,咱们来个瓮中捉鳖!就像抓贼一样,当场抓住他们的把柄,看他们还怎么狡辩。”
太子微微点头,露出一丝赞许:“嗯,这个办法有几分可行性。不过,要注意隐蔽,别打草惊蛇。张书礼,你是寒门出身,对科举舞弊之事想必感触颇深,你有什么想法?”
张书礼赶忙起身,恭敬地说道:“殿下,科举乃寒门子弟的晋升之路,如今被这些蛀虫搞得乌烟瘴气,实在可恨。我觉得可以设立专门的科举监督小组,成员由各地清正廉洁的官员和德高望重的学者组成。每次科举考试,监督小组提前入驻,从出题、监考到阅卷,全程严格把控。一旦发现舞弊行为,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而且,对于举报科举舞弊的人,给予重赏,让那些想作弊的人有所忌惮。”
顾浩然笑着补充道:“这个办法好,但还得防止监督小组内部出现问题。可以实行相互监督机制,要是发现监督小组成员有包庇舞弊的行为,处罚要比作弊者更重,看谁还敢以身试法。”
太子听了,笑着点头:“不错,你们想得很周全。赵德全,你在地方任职多年,对官场的弯弯绕绕比较熟悉,针对官员结党营私、排挤异己的问题,你有什么高见?”
赵德全起身,微微躬身说道:“殿下,要解决这个问题,得从官员考核制度入手。现在很多官员只想着巴结上司,拉帮结派,不把心思放在为百姓做事上。可以制定一套新的考核标准,不仅要看政绩,还要看百姓的口碑。定期让百姓对官员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官员的升迁。这样一来,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前途,就得好好做事,不敢再随意结党营私。而且,对于那些搞小团体、排挤异己的官员,一旦查实,直接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王遐接着说:“赵大人所言极是。另外,还可以鼓励官员之间相互举报。要是哪个官员举报了结党营私的行为,查证属实后,给予奖励和升迁机会。这样既能打破他们的小团体,又能让官员们互相监督。”
太子听着众人的发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大家的想法都很好,看来咱们这次是要动真格的整治南方吏治了。不过,还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打破豪强大族与官员勾结形成的利益关系网。这可是个硬骨头,大家有什么好主意?”
众人陷入沉思,片刻后,李猛一拍桌子,说道:“殿下,要不咱们直接出兵,把那些为非作歹的豪强大族一锅端了!看他们还怎么嚣张。”
太子笑着摇摇头:“李猛,你这想法简单粗暴,但不可行。这些豪强大族在当地根基深厚,贸然出兵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咱们得用更巧妙的办法。”
张书礼想了想,说道:“殿下,豪强大族之所以能与官员勾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钱有势。咱们可以从经济上入手,对他们的产业进行清查,要是发现有违法经营的,一律没收。没了经济基础,他们就蹦跶不起来了。”
赵德全也点头道:“没错,同时可以扶持一些当地的小商户和自耕农,让他们发展起来,逐渐削弱豪强大族的影响力。而且,对于那些与豪强大族勾结的官员,除了严惩,还要没收他们的财产,让他们知道与豪强大族勾结没有好下场。”
顾浩然说道:“太子殿下,我觉得还可以利用舆论的力量。让各地的文人墨客把豪强大族和官员的恶行写成文章,在民间传播。百姓们知道了他们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对他们心生厌恶,这样他们在当地就难以立足。”
太子听了,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多管齐下,不愁打破不了他们的利益关系网。接下来,咱们就按照今天讨论的内容,制定详细的整治计划。大家各司其职,务必把这件事办好。”
众人齐声说道:“谨遵殿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