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冷笑一声:“苏小姐,老奴在这宫里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你若真想在宫中站稳脚跟,就乖乖听话,学好这些规矩,否则,莫说太子妃,怕是连宫门都进不了。”
苏恋意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在心底暗暗咒骂。但她心里清楚,嬷嬷所言句句在理,自己若想实现梦想,就不得不忍下这口气。
于是,她咬咬牙,强压下怒火:“嬷嬷教训的是,恋意定会努力学好。” 可那握紧的拳头,却泄露了她内心的不甘。
这一番激烈的交锋后,苏恋意累得瘫坐在地,浑身酸痛。此刻,全身的酸痛让她难受至极,连说话都带着几分有气无力。
冬儿作为苏恋意的贴身丫鬟,急忙上前伺候。她小心翼翼地试了试水温,轻声问道:“小姐,水温还可以吗?”
在这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月,要保证水温始终符合苏恋意那刁钻的要求,实在是难如登天。
可她们身为下人,命运全然掌握在主人手中,打骂责罚都只能默默承受,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只能无奈地接受这现实。
“马马虎虎的,今日就饶了你们。”
苏恋意实在是被教养嬷嬷折磨得没了力气,也懒得再去刁难这些丫鬟。
说完,她缓缓闭上双眼,脑海中又浮现出婚期的画面。马上就要过年了,年后不久,婚礼便会如期举行。她在心里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忍,再忍一忍,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等着她。
如今就暂时的忍受下下吧,这样想着,不由得沉沉的睡了过去。
.......
睿王府内,冬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教习嬷嬷赵嬷嬷满脸笑意,对苏恋雪赞不绝口。
恰在此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匆匆走进来。“老姐姐,一别这么多年,如今总算是见上一面了!” 赵嬷嬷快步上前,眼眶微红,一把拉住张嬷嬷的手,声音里满是激动与亲昵。
张嬷嬷抬眸,眼中瞬间涌起一层雾气,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回想起当年,她们都还是青涩的小宫女,形影不离,一同在宫中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后来,命运的轨迹悄然改变,张嬷嬷被派去伺候如今睿王殿下的母妃,而赵嬷嬷则进了内务府,专门负责教导那些即将嫁给皇子的女子宫廷礼仪和规矩,只为不让皇家失了体面。
“是啊,还以为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了呢。” 张嬷嬷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感慨,时光匆匆,没想到还能在这京城中相聚。
“当初知道你要回京城的时候,我可高兴坏了!这么多年,我一直记着姐姐当年对我的救命之恩呢。” 赵嬷嬷紧紧握着张嬷嬷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张嬷嬷嗔怪地瞪了她一眼,说道:“说这些干什么,咱们姐妹之间,谈什么恩不恩的。如今你也帮了我不少忙。”
“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 赵嬷嬷笑着摆摆手,话锋一转,“当我在宫内听说要给两位主子选教习嬷嬷的时候,我就主动请求过来,就是想着能见见你,跟你好好说说话。”
张嬷嬷脸上笑意更浓,拉着赵嬷嬷在一旁坐下,说道:“你能来,我可太高兴了。”
“不过,不得不说,到底是你教导出来的主子,那规矩礼仪各方面都是一等一的好,我接手后,根本没费什么力气。”赵嬷嬷忍不住夸赞。
听到夸奖自己的主子,张嬷嬷是非常开心的,她把苏恋雪当成自己的闺女一样疼爱,于是不由笑着说道,“也是我家主子真的好。”
“可不是嘛,你也算是有福气了,能遇到这么一位好主子。” 赵嬷嬷笑着点头,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欢声笑语在屋内回荡。
其实最近学这些规矩,苏恋雪也把身边李丝倩与钟思雅给带在身边,这样也可以让她们多学习学习。
两家一听自家的女儿可以跟着宫里的嬷嬷学习规矩,那肯定是非常乐意。
......
薛夫人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逐渐接受了两个儿子的选择。
舐犊情深,她实在不忍心让孩子们伤心。既然自家是男方,那便要拿出十足的诚意与大气,于是赶忙着手寻觅合适的媒人,筹备上门提亲之事。
毕竟是关系到两个孩子一生幸福的大事,对媒人自然有着不同的考量。
去安国公府提亲的人选,经过深思熟虑,薛夫人觉得非睿王殿下莫属。睿王身份尊贵,如今很是得到当今圣上的喜爱,由他出面提亲,既表达了对安国公府的敬重,也凸显出薛家对这门亲事的看重。
薛夫人暗自思忖,有睿王殿下助力,这门亲事定能顺遂。
然而,为二儿子向周将军提亲的事,却让薛夫人犯了难。
她坐在书房里,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疙瘩。这位周将军虽是女儿身,却巾帼不让须眉,武艺高强、战功赫赫,还是睿王殿下的得力手下,平日里就住在睿王府内。
她在朝堂上同样举足轻重,要是选错了提亲之人,稍有差池,坏了孩子的姻缘,那就不好了。
薛夫人先是想到了自己的兄长,他在朝中为官多年,人脉广泛,与睿王也有几分的交情。
可又担心兄长为人过于威严,提亲时言语不当,让周将军产生什么不好的误会,毕竟上次她自己举办的宴会,说的话可是真的不好听的,现在想想起来 ,都不由想自己骂自己,当时的她怎么会这么糊涂呢。
而后,她又琢磨起了丈夫的好友,一位在文坛颇具声望的大学士。大学士为人儒雅,谈吐不凡,本是个不错的人选,可是总是感觉也不太适合。
正当薛夫人为此事愁眉不展时,管家匆匆进来,禀报说在睿王妃如今的教习赵嬷嬷求见。薛夫人心中一动,赵嬷嬷久居宫中,见多识广,或许能给自己出出主意。
赵嬷嬷一进门,便看出了薛夫人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