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呐!”董卓第一次,升起了对朝廷,及文武百官的不满,乃至敌视的心思。
朝廷里的官老爷,惹事不平事,出此昏招,在李屠夫治下搞民众骚乱,结果现在导致自己的地盘,率先遭殃。
更可恨的是,朝廷不顾大义,联络羌胡势力,默许对方入境劫掠也就罢了。
如今所谓的西胡联军,不但没能成为平叛助力,反而成了军事阻力,甚至大扯西凉军的后腿,给董卓添麻烦...
李儒面色沉重,出言道:“主公,西胡之乱,必须尽快平灭...”
“若不然,真等其做大,恐怕会难以制衡...”
“甚至,严重的话,会危及主公对西凉的统治...”
他面色忧虑,此次西羌叛乱,把握的时机不可谓不精准,膨胀的速度不可谓不迅疾。
百万联军,可能有些夸张,但以目前状况来看,十七八万还是有的...
甚至其背后,若果真有李屠夫的支持,到时恐怕会更麻烦...
因为通过这些时日的交手,他们已经体会到了夏军兵甲的犀利...
甚至就连杨俊麾下的漳河新兵,装备的都比他们西凉军,还要来的奢侈...
夏军太富了,也太强了,搜刮了整个司州两都三辅七郡,外加幽州并州,和南匈奴三百年积累的底蕴。
这般恐怖滔天的财富,源源不断的化作夏军各部士兵的战力,简直不要太能打…
西羌胡种,本就剽悍凶残,若再获得夏军的兵器武备,乃至战马的支持...
到时局势演变如何,李儒已经不敢再继续想下去...
“砰砰砰!”董卓气的,猛捶桌案,胡乱发泄一通后,方才道:“凉州叛乱,羌胡暴动,尔等以为,当下局势,该当如何,我军又该如何...”
“都说说吧,此番大家畅所欲言,吾不以言论罪...”
虽然现在的董卓,暴躁的想杀人泄愤,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因为在座的,都是西凉骨干,是他的左膀右臂...
而且凉州的局势,还需要依靠身边这些武将来处理...
“主公!”华雄适时出言道:“羌胡叛乱,凉州失火,仅凭本地驻军,恐怕难以抵挡叛军大势...”
“以吾之见,主公当率军,还师西凉,以保我军后方安稳...”
“没错!”见有人出声,牛辅亦附和道:“主公,西凉乃我军大后方,上到统军将校,下到普通士卒...”
“乃至在座诸位,九族乡亲,父母老幼,皆在凉州...”
“这个时候,若不能及时压下羌乱,保证后方安稳...”
“恐怕,会军心浮动,乃至引起士兵哗变...”
牛辅这话是,有的放矢,因为西凉军中,不但底层士兵出身西凉。
就连他们这些高层将领,也是西凉出身,父母妻儿皆在西凉...
如今凉州烽火遍地,叛乱四起,可没有多少安全感...
李傕亦起身道:“主公,撤军吧,朝廷与李屠夫之间的战争,咱们已经尽力了...”
“再待下去,无非是僵持消耗,难有寸功...”
“主公,撤吧”张济等人,亦跟着附和道:“西凉乃将士们安身立命之所,万万不可有失...”
“是啊主公,西凉乃主公起家之地,需要主公回师主持大局...”
董卓面色纠结,不愿轻易放弃,遂转向侧手道:“文忧,汝素有计略,以汝之见,我等该当如何...”
“是奉朝廷诏令,继续在这淇水与夏军死磕,还是回师西凉,稳定后方...”
“这...”李儒神色为难,他自然知道,主公是不愿放弃此次封王壮大的机会。
毕竟前番攻破广宗,覆灭三张,西凉军可是出了血力,捞了大功的...
哪怕朝廷以各种理由,分摊功劳,但董卓已依然累升万户侯...
此番朝廷诏令,先入并州者为王,甚至为了补偿西凉军的付出。
朝廷又升董卓为并州牧,及战前大将军,督理四方,辖制诸路人马...
在这个过程中,董卓的西凉军,确确实实得了莫大好处。
甚至因为一步步蚕食各路诸侯武装,军事实力,愈发膨胀...
若此番西凉军能率先攻入并州,功劳积累下,封王之事,几乎是水道渠成...
哪怕到时候,汉帝和朝廷有心推诿,恐怕也没有理由了...
但还是那句话,朝廷的画饼,不是那么好吃的...
纵使李儒有心反对,但一想想主公的性情,和执拗的性格...
“唉!”他迎着董卓和诸将的目光,叹了口气道:“主公,朝廷诏令,不得不从...”
“但西凉乱局,也不能不管,西胡叛乱,更不能不平...”
说到这里,李儒顿了顿道:“吾以为,主公目前战略不变,依旧率领各路人马,在淇水与夏军交战...”
“同时,再遣一上将,率领主力铁骑,入凉州平叛....”
“如此,即遵循了朝廷诏令,无抗旨之忧...”
“又能解决凉州叛乱,稳定我军后方,一举多得...”
“善,文忧一策解我吾心忧,真乃当世子房也...”
董卓闻言大喜,心情甚慰,即解决了朝廷的责难,又能安抚将士军心,一策双全。
如今战事僵持,董卓是即舍不得朝廷封王的画饼,也不愿意放弃前线战场上的好处。
因为,现在的西凉军,可不是单纯的逼迫王匡鲍信等一众地方炮灰,攻城那么简单...
东西南北,各方人马,各地大军,汇集淇水战场...
其中物资补给、士兵调度、人员安排,功勋晋升等等,几乎都要有人统筹...
而董卓凭借着前将军,和中线总帅的身份,自然可以在这个过程,损公私肥,拉拢将校,安插人手。
乃至那些往日里,与董卓不对付的地方将领,都能找机会给他们穿穿小鞋,上上强度...
可以说,通过这场战争,董卓的西凉军,正在源源不断的,从汉庭身上抽血,从诸侯身上榨汁。
然后拿着朝廷给予的粮草、兵器、战马、乃至各种弓弩武备、以及吞并诸侯的人马武装,不断壮大西凉军己身...
这也是,董卓为什么不愿撤军的原因,朝廷用赤裸裸的利益,将他绑在了北伐战船上...
而董卓也乐的配合,甚至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替汉帝分忧解难。
用夏军这个靶子,不断的消耗,乃至剪除曹操袁绍乃至刘岱这种,尾大不掉的地方武装...
这几乎是双赢的局面,而董魔王,在这个过程中,更是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