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卫东开出的高工资的激励下,大家伙的工作热情都很高。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每个人都摘了满满的几筐松茸。就在这片不大的树林里,竟然总共摘了好几百斤!
不但是其他村民们啧啧称奇,就连刘卫东自己也没想到,看着那么多松茸也是高兴得眉开眼笑。
这半人工培育出来的松茸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也非常好。不但大小基本一致,而且也很少有被虫和动物咬坏的情况,那卖相是相当好了。
一下子摘了这么多松茸,刘卫东家的院子里根本就晒不下,只能借用村里的晒谷场才行了。
对此村委会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其他村民也非常支持。毕竟如今的刘卫东简直就是村里的财神爷,也只有孙立兵那种缺心眼的家伙,才会和他过不去!
为了让松茸顺利地晒干,刘卫东又花钱请了几个村民,让他们没事就在晒谷场边盯着。一来可以避免鸟类老鼠之类的动物咬坏松茸,二来也能在下雨的时候及时把松茸收起来。
毕竟这可是一大堆松茸呢,万一因为淋雨啥的烂掉,刘卫东也会很心疼的。
如今村子里已经达成共识,凡是刘卫东请人做的活计必须抢着做,待遇啥的肯定差不了!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立刻引得很多村民报名。最后有五个幸运儿得到了这份工作,一个个的都乐得不行。
而每人五十元的工钱,也让这几人非常满意。工作态度非常认真,每天清早把松茸整整齐齐地排在晒场上,太阳下山了又小心地收起来。整个白天都守在晒场边上,不敢有丝毫懈怠。
用他们的话来说,晒松茸收入高活又轻松,要是还糊弄事,连自己的良心都过不去!
好几百斤松茸铺在晒谷场上晾干,场面也是相当的壮观。看着放得整整齐齐的松茸,刘卫东也非常高兴。
按照四斤鲜松茸晒一斤的比例,这么多松茸能晒成一百五六十斤的松茸干,卖给皮埃尔至少就是三万块外汇券!要是兑换成人民币,那就是四万多块钱!
刘卫东分到树林也才一两个月,就已经赚了这么多钱,一年下来至少能赚二十万!这个年收入别说在县里了,就算放到全省也是妥妥的顶尖水平!
不过眼下的刘卫东也没太多的精力管这些松茸,因为家里还有件更重要的事——建造中的新房终于要上梁了!
在农村造新房上梁可是件大事,重要性和第一天搬进去也都不相上下。主人家必须要好好操办一番讨个吉利,否则以后怕是会家宅不宁。
所以刘卫东也是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了,为此还去了好几趟县城买东西,可是花了不少钱。
到了上梁的这天,几乎全村人都到刘家的新房子前面看热闹。毕竟村里已经好多年没人造新房了,所以大家都想来沾点喜气。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村里辈份最高的三太公大声喊道:“吉时已到,上梁大吉!”
三太公话音刚落,村里的年轻人就把鞭炮给点起来了。反正如今的刘卫东不差钱,所以这次也买了几万响鞭炮和上百只二踢脚,足够让村里的这些半大小子放个过瘾。
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新房的大梁也在工人们的努力下,被慢慢地抬上了屋顶。
和农村惯用的木头大梁不同,刘卫东家的新房子用上了钢筋水泥大梁,比木头的更加坚固耐用。在那个钢筋和水泥都很紧俏的年代,这么一根大梁也是很多人羡慕的目标。
按照农村的传统,大梁上贴着写着“福”字的红纸,两头还挂着红布做的大花和流苏,在众人的瞩目下慢慢升到二层的山墙上,被稳稳地安放到位。
“大梁到位,家宅安宁,万事如意啦!”三太公喊得特别卖力,满是皱纹的老脸上全是笑容,看得出来是真心替刘卫东家高兴。
与此同时郝建军和另外几个小伙子,也大把地往人群中扔些烟糖之类的吃食,顿时引得看热闹的孩子们连连欢呼,迫不及待地和小伙伴们争抢起来。
一般人家新房上梁,最多也就是散几根烟,再加上点花生瓜子啥的。要是能再加几颗水果硬糖,就已经算是很好了。
然而刘卫东家新房上梁,当然不可能这么寒酸。除了少数的花生瓜子之外,最多的就是水果硬糖和大白兔奶糖,甚至还加了一些巧克力!
至于香烟也不是一支支散的,而是整包地往下扔。最差的也是大前门,甚至还有凤凰烟和牡丹烟,比别人家结婚用的烟都好。
这时候最开心的就是看热闹的孩子们了,一个个钻在人群里捡扔下来的糖果。年纪稍大的孩子动作快,抢到不少大白兔奶糖和巧克力。
而刚满四岁的虎子抢不过那些大孩子,一块巧克力都没拿到,急得哇哇大哭。
“虎子,别哭了,这个给你!”刘卫东见状把孩子拉过来,笑眯眯塞给他一大块巧克力。
虎子顿时破涕为笑,大声对刘卫东道:“谢谢卫东叔!”
这孩子的举动把周围的大人都逗笑了,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满脸笑容的刘卫东一抬头,就看到不远处的王书娟正深情地看着自己,俏脸上也全都是幸福的微笑。
要说现在谁是最幸福的人,肯定非王书娟莫属了。也就在大半年前,还是她在苦苦支撑这个家。动辄被刘卫东又打又骂,生活完全没有希望。
然而就这么短短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刘卫东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不但什么都不用王书娟操心,还对她嘘寒问暖的关心得不得了。
眼下更是造起了两层的小洋楼,让王书娟觉得自己就像是在蜂蜜里游泳,生活都变得甜蜜无比。
刘卫东对姐姐挤了挤眼睛,来到新房子前面大声道:“今天是我家新房上梁的好日子,谢谢大家来捧场!我已经在村委会前面的空地上准备好了酒席,等会大家都去,一定要赏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