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以宽待人。]
[前提是,你得是地主士大夫阶级。]
[资本只要利益最大化,没有国界,有奶便是娘。]
[世修降表孔圣家。]
[博主应该把标题中的“古代”俩字去掉,从古至今都不缺这样的人!]
[我看你是相思了。]
[我只是不小心刷到这个视频,不小心在评论区里看到这个胆大妄为的评论,不关我的事啊!]
[你终于承认你刷到过这个视频,看到过这条评论了乛?乛]
……
【为什么欧洲人喜欢吃木乃伊?第一次觉得营销号太保守了#冷知识#快问快答】
“木乃伊是什么?”
“干尸。”
【“每个埃及法老死后都会被制作成木乃伊,他们相信只要保存好尸体,灵魂就能折返回来,从而复活重生。”】
【“但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死后会发生什么,可能会想,还不如把尸体火化了呢!”】
【“足足有上万具木乃伊,都被以前的欧洲贵族吃掉了。”】
【“第一次觉得营销号太保守!足足有上万具木乃伊被吃掉了?真是太保守了,太小看他们的变态程度了!”】
【“应该是每年都能吃掉上万具。”】
【“欧洲人从11到19世纪都在吃木乃伊,吃了近一千年,几乎把古埃及三千年做的木乃伊全给吃光了。”】
“呕……”
某些正在吃饭的人,忍不住吐了出来。
【“木乃伊与白兰地混合,用别人祖宗的骨灰泡酒,名为‘国王之滴’。”】
【“欧洲的贵族们还用木乃伊粉冲泡热巧克力和咖啡,甚至掺入红酒中。”】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包治百病,还能彰显身份。”】
【“那真有这么多木乃伊供他们吃吗?”】
【“当然没有。”】
【“不过假的管够。”】
【“商人们会偷用病人或犯人的尸体烤干了加工成木乃伊再出售。”】
【“为什么欧洲人喜欢吃木乃伊?”】
【“因为当年欧洲人误将阿拉伯医学家的波斯沥青翻译成木乃伊,导致木乃伊有千年不腐,能治百病的传闻,就算不治病,吃了也能延年益寿。”】
【“那为什么后来不吃了呢?”】
【“因为假木乃伊太多,很多人吃了上吐下泻。后经研究发现,木乃伊粉与骨粉无异,就逐渐演变成了开木乃伊盲盒的贵族游戏。”】
【“在中国古代有受影响吗?”】
【“在《回回药方》和《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疑似木乃伊的阿拉伯蜜人,不过根本没人吃。”】
“真恶心,谁吃得下去啊!”
“你是没赶上饥荒吃不上饭的时候!”
“西方蛮夷没见识。”
——
[是不是太夸张了?]
[他们吃木乃伊是真的!]
[这就是最早期的罐头吗?]
[腊肉。]
[因为当时香料很贵重,木乃伊就是用香料腌制的。]
[真恶心!]
[西方野蛮人。]
[不愧是“文明”的欧洲,思想遥遥领先。]
[最变态的就是他们。]
[评论区里罕见没有大殖子。]
[前几年去埃及,有人给我推荐木乃伊碎片,说磨成粉冲水喝可以壮阳。]
[逆天!]
[木乃伊:永生变成了永世不得超生。]
……
【朱元璋遇到长相与马皇后年轻时相似的女人,会做什么?#白月光】
“白月光的杀伤力,朱元璋能顶得住吗?”
“肯定是接进宫啊!”
“应该没那么简单。”
“别小看明太祖。”
【“刷到一个视频,论白月光的杀伤力,暮年的朱元璋在宫外遇到一个卖烧饼的姑娘,与马皇后年轻时有九分相似,把她当成马皇后,并热泪盈眶的说:妹子,你回来了?!”】
【“这本来是一个感人的爱情话题。”】
【有人却说:“ no,no,no,你们太不了解朱元璋了!”】
【“不否认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感情,当年朱元璋落难被关押,是马皇后把滚烫的烧饼藏在怀里,偷偷拿给当时的朱重八,胸口都被烫伤了。”】
【“哪个男人能不动容?”】
【“也是马皇后陪朱元璋一起建立的大明。”】
【“救命恩人、糟糠之妻、白月光、贤内助,这些buff马皇后都叠满了。”】
【“如果是隔壁甄嬛传里的四大爷,遇到跟亡妻如此相似的女人,早就乐开花,把她宠上天了。”】
【“但朱元璋是谁?杀人如麻的洪武大帝!”】
【“敢在他面前玩这招,是嫌自己活得太久?还是嫌九族太碍眼?”】
【“朱元璋会杀了面前这个女人,在诛她全家。然后找出幕后主使之人,把洪武四大案变成洪武五大案,无数人会被牵连其中。”】
【“如果这个女人只是跟马皇后有几分相似,朱元璋可能会认为是缘分,会神情恍惚,想起他和马皇后年轻时候的时光,把这个女人当成马皇后的替代品,带回宫,赏赐其荣华富贵。”】
【“但有九分相似,这女人还是个卖烧饼的,巧合叠加凑在一起,那就不是单纯的巧合了!”】
朱元璋说道:“太过刻意了!若是自然一些,咱还真有可能中计!”
【“这位历史上疑心病最重的皇帝怎能不怀疑?”】
【“他甚至会想,有些臣子看自己老了,用这招试探咱,看看咱的刀还快不快。”】
【“所以我认为,如果历史上真的发生这件事,死的人绝对超过洪武四大案!”】
“有这种想法的后世之人,太了解明太祖了!”
“这是假设,如果历史上真发生这样的事……”
“洪武朝的官员不至于傻到这份上。”
——
[可那位姑娘又有什么错?]
[错在做了别人的棋子,错在自己倒霉,错在跟马皇后长得像,老天让她有此一劫!]
[如果这女的敢叫朱元璋一声重八,死得更快。]
[老朱只要怀疑就够了,连证据都不用。]
“暴君!”说话的人是元末位面的汉人官员。
[朱元璋会这么狠吗?]
[呵呵,不会还有人以为朱元璋真的爱民如子吧?]
[成功之后,最重要的是忘本。]
[你成功,你不忘本吗?]
[必忘。]
[我没成功,所以我没忘本。]
“这人品……唉!”
“学曹操爱人妻,学忽必烈忘本。”
“好的是一点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