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聊城市介绍
山东省——聊城
聊城的建城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公元前372年,齐国在此筑城,取名“聊城”,因“聊”有“高”之意,暗喻城池地势高峻。楚汉相争时,燕王韩广曾在此称帝,后为刘邦攻破,留下“刘邦围聊”的典故。古城墙遗址至今犹存,城北的“古聊斋”地名仍可窥见历史印记。
唐宋发展
唐朝时,聊城因位于大运河(永济渠段)与徒骇河交汇处,逐渐成为南北交通要道。北宋时期,运河漕运兴盛,聊城成为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史载“舟楫塞港,街道肩摩”。城内现存的宋代石碑《重修光岳楼记》残片,印证了当时商贸的繁荣。
明清鼎盛
明朝初年,京杭大运河泇河新道开通,聊城成为南北漕运咽喉。明洪武年间修建的光岳楼,不仅是军事了望塔,更是商贾集会、文人雅聚的场所。清代聊城更因运河贸易达到巅峰,晋、陕、徽商在此设立会馆,现存的山陕会馆雕梁画栋,其“悬镜楼”“斗拱戏楼”等建筑堪称清代商帮文化的活化石。乾隆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聊城,留下“聊”字御笔题匾,现藏于光岳楼博物馆。
运河衰落与文化传承
清末铁路兴起,运河漕运逐渐衰微,但聊城深厚的运河文化并未消逝。1931年,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冠县开展“乡村建设实验”,与梁漱溟的邹平实验形成山东两大乡村教育典范。抗战时期,鲁西北革命根据地在此建立,冀鲁豫边区银行旧址、范筑先将军抗日纪念馆等红色遗址至今留存。
运河文化
漕运记忆:明清时期,聊城运河码头日泊船千艘,货物吞吐量占山东全省三分之一。如今东昌湖畔的“运河文化博物馆”通过全息投影还原漕船装卸场景,馆藏清代漕帮船工号子录音,仍能听到“嗨哟!运河水哟——”的沧桑回响。
商帮遗存:山陕会馆的“八卦戏楼”暗藏商业智慧——戏楼呈八卦形布局,商贾可边听戏边洽谈生意。会馆内的“千工栋”雕有“商船满载”的故事,石柱上“汇通天下”四字彰显晋商气魄。
非遗传承
东昌葫芦雕刻:国家级非遗项目,艺人以聊城特有的“范葫芦”为载体,用烙铁在葫芦表面勾勒《水浒传》《聊斋》人物,技艺可追溯至明代。光岳楼上至今悬挂着清代匠人雕刻的“二十四孝”葫芦组画。
临清砖与贡砖烧制:明清皇家建筑专用的“澄泥砖”产自临清,砖面敲之如磬,断面呈“蟹爪纹”。运河畔的贡砖窑遗址中,仍可见“工部营造”铭文砖块,故宫太和殿的金砖即产自临清。
聊城市舶司与琉璃烧造:元代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琉璃塔(今仅存地宫)曾以七彩琉璃装饰,现市博物馆藏有元代青花瓷残片,印证聊城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
“聊斋”的由来
“聊斋”是蒲松龄书斋名,取“着书以自娱,聊以忘忧”之意,而“聊”字恰与聊城简称“聊”重合,使两地产生文化联结。
地方传说与故事
景阳冈“虎妖”传说
聊城阳谷县景阳冈因《水浒传》武松打虎闻名,而《聊斋》中《武孝廉》《胭脂》等篇亦涉及“人与妖”的对抗,民间将两者结合,衍生出“景阳冈虎妖化身狐仙”的奇幻传说。
光岳楼的狐仙故事
聊城光岳楼为元代古楼,传说曾有书生在此遇狐仙,演绎出类似《聊斋》中《辛十四娘》的浪漫故事,成为地方文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东昌府区“聊斋文化园”
园内以《聊斋》故事为蓝本,通过雕塑、壁画、互动剧场等形式再现“聂小倩”“画皮”“崂山道士”等经典场景,可体验AR技术还原的“鬼狐世界”。
阳谷县“聊斋故事馆”
位于张秋古镇,陈列《聊斋》手稿影印本、聊斋故事木版画,结合运河漕运历史,讲述蒲松龄游历鲁西时可能汲取的民间素材。
文学与艺术创作
聊斋主题影视剧取景
聊城光岳楼、山陕会馆等古建筑常作为聊斋题材影视剧的拍摄地,如《聊斋之画壁》《聊斋奇女子》等。
聊斋文化研究会
聊城大学成立“聊斋文化研究中心”,整理鲁西地区民间聊斋故事,出版《运河畔的聊斋遗韵》等专着。
自然景观
东昌湖:东昌湖是明清时期为保障运河航运蓄水而人工开凿的湖泊,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与古运河、光岳楼共同构成“城中有湖,湖畔有城”的独特景观。湖水碧波荡漾,沿岸垂柳依依,夏季荷花盛开时,湖面铺展“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画卷。
冠县鸭:冠县鸭梨种植始于汉代,现拥有亚洲最大的古梨树群,核心区达12万亩。百年以上古梨树逾3万株,其中“梨树王”树龄超600年,树冠如伞,需数人合抱。每年4月初,万亩梨花竞放,形成“雪压千枝,香漫百里”的壮丽景象。
临清温泉:清代《临清州志》记载:“温泉沸如鼎,冬夏不息。”乾隆六下江南时曾在此沐浴,并题写“浴日汤泉”匾额。现代温泉景区结合运河文化,打造“漕运码头”主题园林,可边泡汤边观《漕运传奇》水幕灯光秀。
阳谷景阳冈:景阳冈海拔仅110米,因《水浒传》中武松打虎故事闻名,山体为古河道堆积形成的黄土丘陵。山顶“武松打虎”石雕像高12米,山腰的“虎文化博物馆”展出东北虎、孟加拉虎标本及历代“打虎”题材文物。
聊城市的特色美食
临清呱嗒:用绿豆面与玉米面混合蒸制的面饼,口感筋道,可煎、可煮、可凉拌。相传为运河船工发明,因制作时“呱嗒呱嗒”的响声得名。
临清豆腐脑:卤汁以猪骨、虾皮、海米熬制,豆香浓郁。豆腐脑分“老嫩”两派,嫩豆腐脑如玉,淋卤后撒香菜、腐乳汁,咸甜交融。
阳谷驴肉:明清时期因运河漕运兴盛,驴肉成为船工补给。阳谷驴肉以黑毛驴为原料,经秘制卤汤慢炖,肉质酥烂不柴,蘸椒盐或蒜泥食用。
名店:张秋驴肉历史悠久,曾为贡品,现仍有百年老店“张秋驴肉馆”。
茌平菜煎饼:煎饼以玉米面为主,卷入炒白菜、豆芽、粉条等,口感咸香。与鲁西南煎饼不同,茌平菜煎饼更注重馅料搭配,可单吃或配粥。
高唐老豆腐:豆腐切块与卤汁、五花肉同炖,汤浓味厚。高唐老豆腐馆多为百年老店,以“三吊锅”(铁锅分三层炖煮)为传统器具。
东昌府扒鸡:与德州扒鸡齐名,聊城版本以“五香”为魂,用陈皮、砂仁等香料慢火煨制,肉质脱骨而不散,冷食更香。
东阿鱼山烧饼:源于东阿鱼山镇,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传说与其相关。烧饼用老酵发酵,夹入烤肉或驴肉,外酥内软。
临清什香面:面条配十种浇头(如炸酱、卤肉、鸡蛋、豆腐),荤素搭配,色彩丰富。运河船工常以此面快速充饥,现为临清宴席必备。
冠县鸭梨:汉代已有栽培,果肉细腻、汁多味甜,可鲜食或制梨膏。冠县梨膏以百年梨木熏制,含天然果香与木质气息。
荏平葡萄:以“玫瑰香”“巨峰”为主,果粒饱满、酸甜适口。荏平葡萄种植始于明代,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运河鲤鱼:运河野生鲤鱼肉质紧实,传统做法为“红烧”或“醋椒鱼”。临清名菜“糟鱼”以鲤鱼熏制后炖煮,酒香浓郁。
东阿黄河鲤鱼:黄河鲤鱼与豆腐同炖,汤白如奶,鱼肉鲜嫩,取“年年有余”之意,为东阿宴席头道菜。
临清罐子汤:用陶罐慢煨鸡、鸭、肘子等,汤清味醇,可加入粉丝、冻豆腐。运河船工发明的“移动厨房”,现为临清宴请压轴汤品。
东阿阿胶:驴皮熬制而成,可直接食用或入药。东阿阿胶以“井水炼胶”工艺闻名,加入红枣、枸杞炖煮成甜汤,补血养颜。
特色宴席:运河宴以";一船活水";为灵感,包含运河三鲜、漕帮烩面等12道菜品,用美食讲述运河商船的传奇
欢迎大家来聊城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