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睇的遭遇给向阳村媳妇带来警醒,别随便乱交闺蜜,切记引狼入室,不要过度帮扶娘家。
赵国明家的大儿媳妇邓秀女算是开窍了,终于意识到搬婆家钱粮补贴娘家是大忌,婆家没有像姜家那样赶走自己,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好在自己醒悟得早,否则自己将成为第二个马来睇。
想到自己娘家的偏心嘴脸,有带钱粮回娘家,娘家父母就会供着你哄着你,没钱没粮就晾着你,上次跟婆家闹翻跑回娘家,娘家人不留她,不给饭吃,不帮她做主,甚至让她睡柴房,早起还要操持娘家家务,洗衣做饭下地一手包。
娘家重男轻女,父母只会一味扒着姐妹几个吸血,她嫁到大队长家,生活条件算不错了,不说顿顿吃肉,至少有温饱,其他几个姐妹,就因为帮衬娘家,被婆家打个半死。
鲁婶子借此点醒两个儿媳,“不是不让你们帮衬娘家,只是要有个度,马来睇是自己作死,把好好的家给作没了,马家嫌她吃白食,已经给她重新找个婆家,是青山村的屠夫,卖了二百块。”
二媳妇孙春莲惊呼一声,“马来睇的父母疯了,青山村不是好地方啊,那屠夫都打死几个媳妇了,他家怨气很重,听说那些媳妇就埋在他家后院的土包里,说死也得是他家人,他们这么丧心病狂送亲女儿去死?”
“娘放心,我和娘家早不往来了,倒是大嫂得小心被娘家卖了。”
邓秀女顿感脊背一寒,连忙跟婆婆表态,“娘,我以后会和娘家保持距离,我现在挣钱都自己收着,我要是再执迷不悟,马来睇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
鲁婶子很满意两个儿媳的表现,婆媳和睦,家才会好,现在最令她头疼的是赵四妹,眼高于顶,因为贪生怕死,不敢打掉肚里的野种。
有得她和丈夫操心的了,实在不行只能……
当然,不是所有向阳村妇都开窍,比如傅大嫂柳来喜,她始终认为马来睇落到如此境地,肯定是不够孝顺娘家父母。
甚至认为二嫁屠夫,能收到几百彩礼,除了年纪大点,头上又没公婆压着,想拿什么回娘家也没人管着,算是马来睇高攀了,这种好条件打灯笼不好找,真不知道马来睇搁那挑剔什么,换做是她,父母叫她嫁谁就嫁谁,难不成父母还会加害自己不成?
马寡妇家多了一个马来睇,日子过得愈发不顺了,加之丁支书因女儿嫁给小弟的事,对她诸多不满。
马家父母收了屠夫的彩礼后,直接闹到马寡妇家。
马来睇自然不肯跟父母走,“我不嫁,我和你们马家断亲了,如果你们再逼婚,我就一头撞死算了……”
甘琪牵着姜成财来凑热闹,阴阳怪气地道,“来睇姐,婚姻大事,媒妁之言,你不是自诩最孝顺的女儿,怎么能忤逆父母?虽然你没福气和诚实哥哥走下去,但我还是希望你能获得幸福,我会帮你好好照顾儿子的!”
马来睇一听就炸毛了,一鼓作气推开父母冲到甘琪面前,“你不要得意太早,顾绾绾和郑诗灿、梁馨都不会放过你,你以为嫁给姜诚实就能当官太太了,姜家欠了一屁股债,你只是表面风光而已。”
“姜诚实那不要发妻的负心汉,迟早会遭到报应,他凭什么提干,我要去部队举报他,我要让你们姜家身败名裂……”
甘琪有自信拿捏马来睇,用下巴指了指姜成财,“成财,你娘想害死你,害死我们姜家,这种人以后不要孝顺她。”
姜成财有奶便是娘,对甘琪那叫一个言听计从,“甘琪娘,你才是我亲娘,我以后只会孝敬你,马来睇才不是,如果她敢欺负甘琪娘和姜家,我会恨死她一辈子。”
马来睇禁不住泪流满面,心疼得无法呼吸,“姜成财,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甘琪不是真的对你好,上次在火车上早对你抢食怀恨在心,信不信等她有了孩子,就会一脚踢开你,抢走你爹和爷奶的疼爱。”
姜成财早被甘琪洗脑了,哪里还听得进马来睇的话,“马婶子,你不在姜家,姜家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没有舅舅跟我抢,也没有姥爷姥姥骂我吃白食,我甘琪娘可大方了,我才不相信她会不要我,你分明是嫉妒甘琪娘嫁给爹。”
甘琪抬头得意的一瞥,反正她已经成功嫁给姜诚实,先装个几天,过段时间再来磋磨姜成财,这个熊孩子休想跟她随军。
马来睇心中悲凉,万念俱灰,她疼爱多年的儿子彻底断了她最后一丝念想,“姜成财,你连亲生母亲都不认了,既然如此,我马来睇也不要你这个儿子了,是死是活,我都不在意了。”
姜成财红着眼眶别过头去,他才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明明做错的是亲娘马来睇,不认就不认,甘琪娘承诺过会永远对自己好。
马寡妇给父母使了个眼神,马家父母随即左右两边逮住马来睇,就想往马家拽去。
村民们冷眼旁观,谁都没想趟这趟浑水,毕竟马来睇的人品摆在那儿。
“丁支书,你给我出来!”马来睇深知被父母带回家,便是万劫不复了。
丁支书对于始作俑者之一的马来睇,已然心存不满,“是你父母做的主,不归我管。”
于翠花想到女儿嫁人马家受苦受难,恨不得马来睇立刻被弄死,“你一个二手婆媳有人要,还好意思挑剔,马家的赶紧带走,有这种闹事的姑子在,以后指不定给我女儿看。”
马来睇奋力地挣扎,“丁支书,大姐,你们非要赶尽杀绝吗?”
丁支书和马寡妇顿时神色大变。
顾绾绾嗑着瓜子,从人群里挤出来,“呦,真是热闹啊。”
马来睇自知一无所有,索性全豁出去,“顾知青,大队长,我有丁支书的大秘密,你们要不要听?于翠花啊于翠花,你聪明一世,到最后还不是落得跟我一样的下场!”
村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