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先和大家道个歉,作者的算数能力实在是拉胯,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类似去菜市场买菜,商贩卖十块钱三斤,然后作者疯狂砍价,砍到四块钱一斤的情况发生,最后弄得商贩哭笑不得。所以有时关于比分计算错误的情况,还请大家见谅,当然后面我会更仔细,争取每次当分差超过2时,都用计算器算一下。)
蔡明综合了自己目前的资历,带队战绩以及在联盟的影响力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之后,明确的感觉到五百万米国币的年薪可以说已经是一份非常不错的薪水待遇了。
即便是他离开休斯敦火箭队,去往其他球队,那些球队给蔡明开出的最终年薪,再加上各种奖励,加到一起估计也超不过六百万米国币。
而且把蔡明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切再从头来一遍,光是适配阵容就需要很长时间,更不要说还要训练战术等一些方方面面繁琐复杂的工作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蔡明既然已经答应了姚明要和他一起在火箭队夺冠之后再离开,那他就要做到。
亚历山大听了蔡明的要求,先是眉头微皱,随后便默不作声的在心中衡量着利弊得失。
其实亚历山大续约蔡明的心里价位是年薪四百万米国币,再加上赛区总冠军,分区总冠军,以及总冠军的奖励,加到一起和蔡明提出的五百万年薪其实出入也不是不大,亚历山大从心底里是可以勉强接受的。
但蔡明提出只想签一年的合同,这却让亚历山大有些犹豫。
亚历山大之所以要和蔡明签下5年的长约,一是因为这个赛季,蔡明作为球队主教练所展现出的才华确实是让他感到震惊,所以他是真心的想把蔡明留下来,毕竟球队的战绩可是和他作为老板的收益完全成正比的。
第二个签长约的原因是亚历山大想将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合同在手,你蔡明如果带队战绩好,那我就一直用你,如果带队战绩出现问题,或者球队有了更合适的人选,那么我就一脚把你踢开。
可看蔡明今天这个架势,如果自己不答应他的条件他立刻就会离开休斯敦啊?
开出自己条件的蔡明,足足等了半晌也不见亚历山大做出任何答复,无奈的他又习惯性的将右手插进衣服兜,准备掏出刚才想掏的口香糖,来上一片。
结果手刚放进衣服兜里,亚历山大再一次瞳孔微缩,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按住了自己放在衣服兜里的手,讪讪的说道,
“别掏了!没问题,就按你的要求,咱们立刻签合同!”
蔡明:“......”
“这踏马滴什么情况?为啥我一把手放进衣服兜里他就反应这么激烈?”
“这货莫不是以为我兜里揣着一把手枪,随时就要掏出来威胁他吧?”
直到蔡明和亚历山大签完续约合同,离开了后者的办公室,蔡明还是一脸纳闷,他不知道亚历山大为啥那么怕自己把手放进衣服兜里。
......
次日清晨。
蔡明坐在自己办公室的老板椅上,手中拿着莫雷刚刚给自己送过来的08年选秀名单,陷入了沉思中。
既然姚明的去留问题已经明确,而自己的续约问题也已经搞定,那么接下关于麦迪的交易就该提上日程了。
与亚历山大会面前,蔡明和姚明在波士顿下榻的酒店内,已经将联盟目前有实力的得分后卫,甚至是小前锋都认真的筛选了一遍,发现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能够直接平替特雷西麦克格雷迪,科比布莱恩特蔡明倒是想要,关键湖人队也不可能给啊!
所以蔡明决定曲线救国,既然一换一交易换不来能够和麦迪实力相匹配的球星,那么质量不行,就用数量来凑。
蔡明将目光放到了08年的这届新秀们身上。
熟悉NbA的朋友们都知道,08年虽然不如96年和03年那样的公认选秀大年,但这一年中选出的新秀,打出身价的绝非少数,这就足以证明这一年的选秀质量有多高!
提到08年的NbA选秀大会,第一顺位的状元郎,风城玫瑰德里克罗斯是谁都无法绕过的话题。
出道即巅峰的德里克罗斯,在进入联盟的第三个赛季,也就是10-11赛季,就荣膺NbA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这一联盟多少超级巨星梦寐以求的殊荣。要知道就算是强如科比布莱恩特这样的联盟顶级巨星,也只是在07-08赛季才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第一座也是仅有的一座常规赛mVp奖杯。
而德里克罗斯却在22岁的年纪,便成为了NbA历史上最年轻的常规赛mVp!
然而正当所有人都期待德里克罗斯会像他的前辈,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那样,率领芝加哥公牛队完成王朝复兴时,德里克罗斯的噩梦却接踵而至。
十字韧带撕裂,半月板撕裂,双膝重伤等无情的伤病直接将一代天之骄子从天堂打入地狱,一代超级新星就此陨落。
用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去和芝加哥交换首轮第一顺位的状元签?
这个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德里克罗斯不仅拥有极为劲爆的身体素质,也拥有着顶级的进攻技巧,其变向突破和切入能力堪称一绝,是所有一对一防守者的绝对梦魇,就单论对篮筐的冲击力以及突破的速度和破坏力,德里克罗斯与此时正处于巅峰状态的特雷西麦克克雷迪相比,恐怕也不遑多让。
而且德里克罗斯的防守意识和积极性也不错,不用担心他会在防守端拖累球队,中远距离跳投虽然不是德里克罗斯的强项,但也绝非拉简隆多那样的投篮白痴,从他职业生涯83.1%的罚球命中率,以及31.6%的三分球命中率就可见一斑。
毕竟对于出道即巅峰的德里克罗斯来说,只要一个加速就可以轻松过掉对手完成上篮,那么为什么还要选择稳定性不高的外线出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