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柱被苏浩无视后,还舔着脸往前凑,主动加入到讨论之中,也只有他在苏浩面前敢这样,换成其他的师长,早就噤若寒蝉不敢出声了。
“那得看对方主将的决心,拼着消耗掉三、四万的部队,能将大唐的精华地区打得稀巴烂,在战略上也是可取的。”
“而且,以禁军的战力,消灭这些分散的周军,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现在禁军只有李敢的部队是全火器的,战力还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其他的禁军有几支是周军的对手?”
面对不同的对手,战术上就得不同。或许对上镇永军,分兵的打法周军不敢乱用,因为以镇永军的战力和机动能力,大概率就被各个围歼并消灭。
但对上大唐的禁军,这个战法会很有效。按以往的战例,两三千的周军,就能撵着五千以上的禁军吊打。从现在周军的集结来看,很有可能就是分散集结、多路并进。
“不过,周军这样打,对我们未必就不是好事。只要将我们的战术打出来,以我们的快速机动能力和对战场情况的把控,这样也许对我们更有利。”
苏浩话锋一转,悠悠地说道。
任何战略战术,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没有强大的实力作支撑,谋略都只能是谋略,在真正的实力面前都不堪一击。
苏浩的自信来源于他对镇永军的了解,以及对三兄弟的无比信任。他觉得,三兄弟似乎有洞察一切的能力和远见,还有层出不穷的手段。
同镇永军绝大多数的军官一样,苏浩也从根子里猜测,三兄弟还有许多力量没展现出来,更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哪怕他是三兄弟最信任的人。
而苏浩的郁闷在陆少峰看来,都是战术层面上的选择,而他要考虑的是战略上的取舍。
对南汉国的用兵已是倒计时,现在周军要南下攻打江宁,陆少峰纠结的是要先全力拿下南汉,再腾出手来教训大周,或者是双线作战。
形势发展得太快,在不改变既定的战略意图下,取舍得失,只能由他独立决断并承担。
“三哥,出了什么意外吗?”
晚饭时,苏小妹见陆少峰心事重重,关心地问道。
镇永军即将南下她是清楚的,按说此时陆少峰应该是斗志昂扬才对,整个永陵永明两州这几天都像是沸腾着的开水一样热闹,可陆少峰反而有点犹豫不定,不由得她不担心。
“没什么意外,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只是原本计划一天请一桌客,现在有一桌客人要提前来,家里厨子忙不过来,怕同时做两桌菜搞得不感不淡,不能让客人尽兴。”
“这有什么为难的,当然是先款待好第一桌客人,第二桌客人可以让管家先应付着,不怠慢了就是。等第一桌客人走了,再好好招待也不迟,谁让他们没打招呼就提前来了,客人会理解的。”
苏小妹本能地按她的待客之道给出了办法,说过之后才意识到陆少峰可能说的军国大事,又忙急着补充道。
“三哥,我随口说说的,只不过按寻常人家的待客方式处理罢了。三哥,你可别受我的影响,军中大事不是儿戏。”
“哈哈,一理通百理,小妹你这是以小见大,也是我之前太专注,竟然忘了有举重若轻之一说,该打。”
陆少峰似乎一下子茅塞顿开,难得地当着小梅娘的面亲了苏小妹一口,说道。
“你们慢慢吃,我得找老大一趟。”
不理会面色绯红的苏小妹,给老大赵志伟打一个电话,陆少峰快速扒完碗里残存的饭粒出门。刚才他已有了主意,这时要听听赵志伟那边的情况才能下达最后的命令。
赵志伟来得很快,进办公室时还嚷嚷着道。
“老三,你搞什么鬼,我才刚刚端上碗,吃个饭都不得消停,不是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嘛,不会是老二那边要提前行动吧。”
“老二那边一切照旧,只是江宁那边,我有了新的思路,一起来商量商量。”
“行吧,不过你得快点,我家那个小子,才几个月大就认人了,没看到我,晚上就不肯睡觉。这小子随我,情商太高,没办法啊。”
赵志伟说起儿子来,得瑟的劲头就少不了。唯一让他不满意的地方是,赵家小子出生晚了些时日,按出生年月论起来,反而排到了第三,陆家小子在第二代反而排到老大的位置。
“嘿嘿,不像你那样才好,满肚子的花花肠子,还大言不惭说是情商高,将来可别嚯嚯了哪家的姑娘就行。”
“那不可能,有事说事,赶紧的。”
“我这几天老对江宁那边不放心,总想着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可事情哪能事事如愿,刚才吃饭时还是小妹的话提醒了我。既然周军要南下,我们暂时也不想费力气拦住周军,何不干脆放他们去围攻江宁,不为朝廷去操那门子心了。”
“你就不担心,朝廷抵挡不住投降了,那我们可就要提前与周军开战,与老三你之前的战略不符啊。”
“这个是自然,所以才找你来商量,既要让朝廷跟周军死磕下去,又要为我们赢得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有了一年的缓冲期,一切就水到渠成,我们就可以腾出手来。”
陆少峰计划,利用江宁周边水路密布的天然优势,在江宁的外围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周军大部队只能在这个圈子里活动,一旦越界就要面对镇永军的强力打击。
镇永军也不用动员大量的地面部队,只需出动内河舰队构筑水上封锁线就成。
至于要让包围圈里的朝廷禁军持续抵抗下去,就得依赖内河舰队的运力和机动性,让双方保持微妙的战略平衡。
“老大,这样一来,我们不要出动多少兵力,但要提供的物资可就多了,生产和后勤方面有没有难度,我们该从朝廷那儿要些什么好处?这个你得给我想想,吃亏的事情也不能做得太多。”
陆少峰之前想到要大江入海口的小岛,还有赣西的几个大矿,现在觉得要得少了,得加码。
“除了地盘和几个大矿之外,无外乎粮食和人口,其它的我一时还真想不出来。对啊,老三,把那个岛要过来,没有大量的移民也没多大用处,不如这样。”
入海口的岛,陆少峰命名为崇华岛。这个岛还在发育之中,面积已接近一千平方公里,按本时空的标准,安置二十万人口不是难事。
赵志伟建议,可以现在就跟朝廷谈判,以支援朝廷的名义,将崇华岛建成一个超大型的生产基地和军港。
生产基地需要人员,约定由朝廷出面动员,迁徙十万以上的人员到岛上。在面对生死选择时,朝廷肯定会同意。
在如何武装禁军的问题上,赵志伟建议可以加强江宁城的火力强度,还可以给禁军更多的蒸汽机轮船,保证水路的畅通。
“江宁防守用的火炮,可以先进一些,反正弹药掌握在我们手中,也不怕将来对我们不利。蒸汽机轮船也是一样,没有我们提供零配件和维修,这些轮船以后还不得全部趴窝。”
以周军的后勤能力,要完成全部的动员,还要两个月的时间。陆少峰给苏浩的命令是,要适度破坏周军的组织,至少让周军在三个月后才能向江宁发起攻击。
有这三个月的时间,镇永军在南汉的行动已基本抵定,跟朝廷的谈判也有了结果。
“民用物资方面,以我们现在的能力,能保证江宁城的供给吗?周军南下后,江宁城周围大都是战场,城内的供应肯定会跟不上,很大程度上依赖我们的水上运力。”
要让江宁城内的官员长期抵抗下去,就得考虑他们的生活品质不会受太大的影响,还有全城的百姓,也不能出现物价飞涨的情况。
“老三你还真能操心,楚南新开了这么多的工厂,可都是要赚钱的,只要江宁有钱、有东西拿来换,这都不是事。另外我也得跟你说清楚,少量的军援没问题,太多了的话可不行,你得悠着着。”
“知道了,回去抱孩子吧,看你心不在焉的,我心里有数。”
打发走赵志伟,又将新的方略发给李子强和苏浩后,陆少峰才算是放下心来,安心等待前线的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