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早朝结束后,张无忌如往常一样回到了坤宁宫。
一进门,他的目光就被正在写字的张昊吸引住了。
只见张昊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地书写着。
一旁的王月敏则静静地站在旁边,面无表情地看着张昊。
当她注意到张无忌走进来时,正想行礼,却被张无忌用眼神制止了。
他轻轻地摆了摆手,示意王月敏不要打扰儿子写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张昊终于完成了他的字帖。
他放下毛笔,如释重负地伸了个懒腰,然后抬起头,恰好看到了站在门口的父皇母后。
“父皇,您回来啦?”
张昊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喜。
张无忌微笑着走到张昊身边,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说道:“小昊,把你写的字给我看看。”
张昊听话地将自己的字帖递给了父皇。
张无忌接过字帖,仔细端详起来。
虽然张昊的字写得还很稚嫩,有些歪歪扭扭,但可以明显看出他在不断进步。
张无忌看着儿子的字,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他抚摸着张昊的小脸,温柔地说:“小昊,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练字的时候要先静下心来,慢慢地你就会进步的。”
王月敏站在一旁,看到张无忌对儿子如此宠溺,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不过,她并没有打断父子二人的对话。
张无忌心里有些无奈,他知道在古代,孩子们的学业负担确实很重。
张昊才四岁,放在后世不过是读幼儿园中班的年纪,正是玩耍嬉戏的时候。
然而,在这个时代,他却已经要开始接受繁重的学业了。
张无忌面带微笑地对张昊说道:“小昊,朕和你母后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商议,你先去找你姐姐玩耍好不好呀?”
张昊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他早就想出去玩了,于是兴高采烈地应道:“好嘞,父皇,我这就去找姐姐玩!”
说罢,他像只脱缰的野马一样,飞快地跑出了坤宁宫,生怕自己的母后突然叫住他。
王月敏看着张昊离去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对张无忌嗔怪道:“无忌,你看看你,就这么惯着昊儿,也不怕他以后被宠坏了,走上歪路。”
张无忌却不以为意,他笑着解释道:“敏敏,你别担心,现在正是昊儿天真烂漫、喜欢玩耍的年纪,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给他太多压力,让他开开心心地度过童年才是最重要的。”
王月敏听了张无忌的话,虽然觉得有些道理,但还是微微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无忌,我看你今天似乎有心事,朝会上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张无忌见状,知道瞒不过王月敏,便如实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你的兄长,也就是我的大舅哥,他被任命为正使,代表北元出使大明呢!过不了几天,他就能抵达北平城啦!”
王月敏一听,顿时喜出望外,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她激动地说道:“真的吗?我兄长要来北平城了!这可真是太好了!”
王月敏的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她紧紧握住张无忌的手,声音微微颤抖:“无忌,我已经有几个月没见兄长了,这次他能够亲自前来,真是天大的喜事!”
张无忌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温柔地说道:“是啊,我也一直期待与大舅哥再次相见。
这次他作为北元使节前来,不仅是为了两国邦交,更是为了我们之间的情谊。”
王月敏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只是,兄长此次前来,恐怕不仅仅是叙旧那么简单吧?北元与大明之间的关系,一直颇为微妙。”
张无忌微微一笑,安慰道:“敏敏,你不必过于担心。
大舅哥为人正直,此次前来,定是为了促进两国和平。
我们只需以诚相待,便不会有任何问题。”
王月敏稍稍放下心来,但心中仍有些忐忑。
她深知,兄长王保保在北元朝廷中地位显赫,此次前来,必然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几日后,北平城外的官道上,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缓缓驶来。
为首的正是北元使节王保保,他身着华丽的官服,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神情肃穆而威严。
城门前,张无忌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迎接。
当王保保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时,张无忌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他快步上前,拱手道:“大舅哥,一年不见,风采依旧啊!”
王保保下马,同样拱手回礼,笑道:“妹夫,别来无恙。此次前来,叨扰了。”
张无忌热情地邀请王保保入城,并亲自为他安排了最豪华的驿馆。
当晚,张无忌在皇宫中设下盛宴,款待北元使团。
席间,张无忌与王保保推杯换盏,畅谈往事,气氛十分融洽。
王月敏也在一旁作陪,眼中满是久别重逢的喜悦。
酒过三巡,王保保放下酒杯,正色道:“陛下,此次前来,除了叙旧,我还有一事相商。”
张无忌点头道:“大舅哥,但说无妨。”
王保保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北元与大明,虽曾有过纷争,但如今两国百姓皆渴望和平。
我此次前来,便是希望能够与大明达成和议,结束多年的战乱,让两国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张无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郑重地说道:“大舅哥所言极是,我大明也一直希望能够与北元和平共处,共同造福百姓。此次和议,我定当全力支持。”
王保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陛下这番话,我便放心了。
此次和议若能达成,不仅是我两国的幸事,更是天下百姓的福祉。”
席间,众人纷纷举杯,为两国和平共饮。
王月敏看着兄长与丈夫如此融洽,心中也感到无比欣慰。
接下来的几日,张无忌与王保保多次密谈,商讨和议的具体细节。
两人虽曾为敌,但如今却为了共同的理想而携手合作。
然而,就在和议即将达成之时,朝堂上却突然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一些大臣认为北元反复无常,不可轻信,和议一旦达成,恐日后再生事端。张无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深知和平的珍贵,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朝堂上的局势。
王保保也察觉到了异样,他找到张无忌,真诚地说:“陛下,我此次前来是真心为了两国和平,还望陛下不要被他人之言所扰。”
张无忌看着王保保坚定的眼神,心中有了决断。
他在朝堂上力排众议,说道:“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因过往的成见而错失良机。
北元此次诚意十足,和议若成,百姓将免受战乱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