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柳如烟在魏国朝堂讲解全盘计划
就在楚凡准备开口呵斥的时候,曹孟德率先开口呵斥道:“都给我闭嘴,在朝堂上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因为曹孟德是三朝老臣而且现在还是魏国的丞相,所以众人立刻噤声,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楚凡这个时候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关于沧澜帝国对魏国宣战的这一事件,其实并非偶然,而是朕与柳如烟皇女共同策划并精心安排的结果。今日召集诸位在此,正是为了向大家详细说明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楚凡的话语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原本鸦雀无声的昊天殿现在更是宛如时间停止了流动一般,所有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震惊,对于楚凡所说的话都感到无比的意外。
楚凡继续开口说道:“柳如烟皇女已经对着武道之心立下了誓言,她将永远效忠于朕。因此大家大可不必担心,这并非是柳如烟设下的陷阱。朕对她的忠诚和能力有着绝对的信心。”
此时此刻朝堂上的官员们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们曾经设想过无数种可能的情况,却从未想到过这一切竟然是陛下亲自策划的布局。他们感到自己仿佛一直被蒙在鼓里,如果不是陛下亲自揭露真相,恐怕他们永远也不会得知事情的真相。
在这个时候朝堂上的大臣们再次深刻地体会到了陛下的深谋远虑和手段的高超。他们意识到,如果未来陛下做出任何出乎意料的举动,而他们之中有人心生不臣之心,那么这个人可能会遭遇极其悲惨的下场。
因为大臣们永远无法确定这是否是陛下精心策划的陷阱,也无法知晓陛下是否在背后还有着更为深远的布局和计划。
大臣们心中默默地提醒自己要小心谨慎,但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集中精力的不是去思考自己将来应该怎样行事,而是如何妥善应对当前的局势。
因此在这一刻,整个朝堂的文武百官不约而同地跪倒在地,齐声高呼:“陛下英明,臣等未能及时领悟陛下的深意,臣等罪该万死。”
楚凡对于大臣们突如其来的举动感到有些困惑,他不明白为何他们会做出这样的反应,但他并没有过多地去深究。毕竟,无论朝堂上的大臣们做出什么举动,对他来说都不会有任何损失。
如果朝堂中有人企图造反,那么他便能够完成自己的系统任务,顺利返回蓝星。而且还有皇家政务处理处和皇族的力量在背后支持,那些大臣们也不敢真的采取什么大的行动。
而如果这些朝堂大臣们是忠于魏国、忠于他楚凡的,那么就更无需多虑了。他只需下达命令,他们便会全力以赴地去执行。因此楚凡并没有太多的担忧。
楚凡微微点头,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诸位请起,朕叫你们来,正是为了告诉你们具体的计划,以免你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如果真的发生冲突反而会坏了大事。”
在场的文武大臣们纷纷站立身子,表现出对楚凡的尊敬。皇家政务处理处的楚安平上前一步,态度恭敬地说道:“还请陛下把计划详细告知,臣等定当竭尽全力配合,确保万无一失。”
皇家政务处理处和六部尚书虽然知道这一切可能是楚凡的计划,但具体细节他们也是不清楚的。所以在朝堂上经过刚才陛下示威性的举动后,现在也只有自己这个皇族当中的老人站出来询问详情。
楚凡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开口说道:“如果只是朕说,那么你们可能会认为朕在为自己昏庸的举动找借口,所以朕叫沧澜帝国的柳如烟皇女来亲自给你们解释。”
楚凡的话语落下之后,柳如烟身着一袭璀璨夺目的华服,优雅地走进了昊天殿。她站在大殿的中央,向楚凡行了一个皇族中最为尊敬的礼节,然后用清脆的声音说道:“见过魏皇陛下。”
楚凡也以一位绅士的风度回礼,面带微笑地说道:“柳皇女你安好。今日邀请你来到昊天殿,是希望你能向在座的各位大臣详细阐述一下沧澜帝国为何要对我国宣战,以及我国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还有在这一过程中我国能够获得哪些利益。”
柳如烟轻轻点头,恭敬地回答道:“遵命,魏皇陛下。”
柳如烟转身面向在场的文武百官,心中却在暗自嘲讽,楚凡在皇宫的寝宫中时可没有现在这般彬彬有礼,有时候甚至显得有些猴急。现在却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尽管心中对着楚凡有着万千的吐槽的话语,柳如烟还是以她在沧澜帝国身为皇女时的威严和口吻,向昊天殿内的魏国文武大臣们详细讲解了沧澜帝国宣战的原因,以及魏国应当采取的策略和可能获得的好处。
柳如烟从自己抵达魏国的那一刻开始讲起,将她与沧澜女帝柳梦璃和楚凡之间的交易,以及楚凡让沧澜女帝回到沧澜帝国过后对外宣称倭国拥有大量财富的事情,一并透露给了在场的众人。
所有大臣听后心中豁然开朗,他们这才意识到,原来陛下在他们未知的情况下,也在为魏国的未来进行着深谋远虑的布局。他们不禁对楚凡的远见卓识感到由衷的敬佩。
这时沈从文开口说道:“柳皇女所言甚是,不过老臣有一个问题,希望柳皇女能够解答。”
柳如烟回应道:“这位大臣请讲,如果有任何疑问,我一定会详细解答,确保各位对整个计划没有任何疑惑。”
沈从文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倭国真的有传说中的金矿和银山吗?另外,既然陛下希望倭国灭亡,为何还要与倭国保持表面上的友好关系,甚至给予他们援助?”
要知道当初倭国的山口太郎也在这个昊天殿当中跪求魏国援助,而且当初的时候章御史还站出来反对魏国援助倭国,然而当初朝廷上皇家政务处理处的王爷,和六部尚书就算是御史台的御史大夫都是一致支持援助,害的章御史只能黯然辞官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