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泽廷吓得呆做在地上,疯癫大笑:“哈哈哈哈,原来我真的不是父皇的儿子,啊哈哈!”
“我也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被人生下的工具,被人利用了这么多年。”
“这些年,我的努力算什么?
仔细一想,他的母妃好像从没爱过他。
母妃对他一直都是严厉的,冷淡的。
他总是以为是他表现得不好,没有当上太子,母妃才会不高兴。
为了让母妃开心,他努力读书,研读兵法,学习排兵布阵。
想让母妃过得好一些,他去争太子之位。
母妃想让他娶世家贵女,他就去算计白志惜和蔡明珠。
为了哄母妃开心,他讨厌白安然生的四个儿女,暗中培植势力,卖国。
可以说,为了母妃,他什么都做了。
因为父皇和兄弟姐妹不喜欢他,他唯一依靠的就是母妃了。
他以为只要母妃开心了,他就安心,旁的没有多想。
可是母妃竟然骗了他,现在还抛下他一死了之。
他以后该如何呢?
不想让于泽廷死得那么容易,于慕川并没有杀掉于泽廷,而是交给秦云璟收监。
至于刘管家,秦云璟认定还能从他身上挖出些别的事儿,也将他一并收监,关到了天牢密室。
秦云璟将于沁瑶送回王府休息,就亲自带人去了冷宫和之前的二皇子府。
根据刘管家和于泽廷所说的,他还真的找到了密道和密室。
这密道和密室修建的很隐秘,巧妙地让人很难发现。
为了方便和不被人发现,一般人都会将密室和密道修到卧室和书房。
于泽廷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将密道和密室修到了花园,怪不得瑶儿找了几个月都没有发现。
就在于泽廷府邸的后花园,表面上看就是普通的花园。
但就是在这假山之中,却藏着一条地下通道。
密道宛如迷宫般纵横交错,而密室就藏在这座复杂的迷宫中。
饶是精通机关之术的长风,也折腾了很久,才找到这密室。
密室的陈设很简单,就是一间陈设简单的书房,书架上都是秦国公府、护伯府、王家和刘家、楚家和于泽廷相互来往的书信。
有了这些证据,再加上秦云璟和于泽清的不断探查,很多事都有了眉目。
午膳前,整个刘家、王家的人,还有少部分被抓回来的楚家人都被处死了。
护伯府和秦国公府的人全部被驱逐出京,到蜀州开荒去了,永世不得参加科举,也不许回京。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动静?
根据密室里的证据分析,刘家、王家和楚家根本就不是大渝的人。
刘家是南疆人,他们听从南疆大祭司的命令,已经在大渝潜伏百年了,只是在十九年前才找到机会,让刘氏坑了于慕川一把。
王家是西漠人,暗中听从刘氏和于泽廷的命令做了很多坏事,也是恶行累累,罪责难逃。
至于护伯府和平宁侯府一样,都是因为爵位,护国公府的爵位再过一代就到期了。
可苏家子弟平庸,没人能创下能延续爵位的功绩,护国公苏鉴就听从刘氏的蛊惑,用全部军功为苏明越求娶于沁凝,毁掉于沁凝和宋孝之的婚事。
现在看来,刘氏真是心如蛇蝎,用心恶毒,就是见不得白安然的子女过得好。
相对来说,秦国公秦轩焰投靠刘氏和于泽廷就更容易理解了。
因为当年欺辱秦云璟的事儿被先帝处置,秦国公府众人的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完全就是靠刘氏的接济才坚持下来。
作为交换,秦家的所有子弟包括秦轩焰的两个嫡子秦云朗和秦云朝就为于泽廷做一些杀人越货、拐卖人口、欺诈百姓的生意。
这样来银钱快,能支持于泽廷暗中收买官员,培植势力。
这些人搜刮来的银钱,还有之前户部尚书范正搞的一千万两银子的亏空,都进了于泽廷的口袋。
本来于泽廷是不想去搞户部,但是白家和朱家他都没有成功攻陷。
他又着急起事,需要大把银子,只得舍弃户部尚书这个最有用的棋子。
于泽清知道这事儿气坏了,这就是用大渝国库的银子给于泽廷提供起兵经费吗?
真是什么便宜都让于泽廷占了,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当天,他就下旨灭了范家十族。
这是大渝最为严重的刑罚了,于泽清只想告诉众人,作为大渝的百姓,就应该对大渝忠诚。
不要做吃着大渝的饭,做砸大渝锅的事儿。
大渝满朝文武也是吓得瑟瑟发抖。
毕竟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在暗地和于泽廷有过接触。对此,于泽清也让京兆府发了告示,只要愿意揭发于泽廷或主动说明情况免罪。
官员们快将京兆府的门槛都给踏破了,京兆府尹包大人忙得团团转,好几天才把一切都给理顺了。
至于密道,长风带人走了几日,发现这些密道可以通到冷宫和鸾仪宫,也可以通到苏家、王家、王家和秦国公府、丞相府各个府。
最让人震惊的人,这密道竟然可以通往城外,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于泽廷会突然出现在雍城……
一个上午杀了那么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的人会觉得于泽清嗜血,好杀。
但知道详情的人都纷纷认为于泽清杀得好!
十三年前,也就是先帝驾崩那那年
大渝西边虎狼关有一场败仗,因为那一场败仗,大长公主于慕柔失去了驸马,杨希失去了父母。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西漠遭了雪灾。
因为缺衣少粮,西漠的君主让铁木尔率领二十万铁骑攻打虎狼关,抢夺大渝的粮食。
大长公主于慕柔的驸马卫凌墨为帅,杨希的父母为左右副帅,带大渝将士们拼死抵抗。
就在他们为大渝的拼命的时候,粮草、军械和军需通通出了岔子。
将士们所用的兵器都是劣质的,粮食是加了泥土的,将士们穿的棉衣里夹杂着稻草,不能真正保暖。
这还怎么打仗?光是活活冻死、饿死的将士就不计其数。
如此,无论当年的主战多能战,也改不了战败的事实,最后落得战死沙场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