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批烧制的经验后,小庄村的砖窑慢慢步入了正轨,一车车的砖开始陆陆续续从窑厂拉回村里,堆在了各家各户的院子里,院墙外。
青砖烧制的速度很快,瓦片模具这边也有了结果。
经过多次实验之后,李怀山拿着最终的模具找到了李怀溪。
李怀溪此时正在指挥着村民们建造窑厂的门房,随着青砖的不断供应,房子的主体已经垒了起来,现在只要再把木梁架上,后面就可以盖瓦封顶了。
“老三!”
听到大哥的喊声,李怀溪回头望去,发现李怀山正站在不远处,挥动着手里的一个小‘木桶’让自己看。
“来了。”李怀溪答应一声后急忙走了过去。
“大哥,你手里的这个是啥?”离着近了李怀溪才发现李怀山手里的这个小‘木桶’竟然是用一根根的竹条拼接起来的。
一指宽一指厚的竹条并列排在一起,相互之间嵌合的甚是紧密,而把这些紧密贴合的竹条围合起来之后,正好就是一个木桶的形状。
“做瓦片的模具啊!”李怀山举着手里的‘木桶’兴冲冲的道:“我跟黄大叔试了好多次,这个是最好用的!不仅可以做出严丝合缝的瓦片来,而且速度还特别的快。”
“真的?”看着眼前这个用竹条围合起来的‘木桶’,李怀溪疑惑的问道:“大哥,这个桶怎么看也不像是瓦片的模样啊,要怎么用才能做出一模一样的瓦片来?”
李怀溪的疑问显然是在李怀山的预料之中,只见他并不着急解释,而是对着李怀溪招了招手道:“跟我来!”
说着便拎起自己的‘小桶’,扭头朝晾晒场旁边一处打砖坯的场地走去。
李怀溪意识到大哥是想要给他实际演示一下,于是很听话的跟在了后面。
砖窑自从烧出砖来之后村民们也不着急了,一开始都是露天晒着太阳打泥坯,现在稳下来后大家就在晾晒场的周边搭了十几个凉棚出来,每队一个在这里面干。
跟着李怀山来到其中一个打泥坯的凉棚,李怀溪不出意外的在这里看到了黄大郎。
跟别的凉棚不一样的是,他的棚子里堆了一堵‘泥墙’,这堵‘泥墙’四四方方,有半人高,就像是个实心的大箱子横放在地上。
而黄大郎此时正半蹲着,手里拿着一个大木块不断的敲击眼前的‘泥墙’,看样子是想让泥变的更加结实。
看到李怀溪走过来,黄大郎眉毛一挑,急忙把手里的大木块放下道:“小溪,快来看看我跟大山做出来的这个瓦片模具,绝对好用!”
“黄大叔,我大哥给我看了,你们是想用这个做出瓦片来?”李怀溪指着李怀山手里的小‘木桶’问道。
“正是!”黄大郎站起身回道:“别看这个东西长得怪,用起来却十分便利。
一开始我们想着是跟做砖坯的模具一样,做个瓦片样子的出来就行。
但没想过瓦片是弯的这个情况,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做出来的瓦坯有的厚有的薄,还有的是通过两个模具做出来的,两片瓦根本贴不到一起去。”
说着伸出脚踢了踢旁边一堆沾满了泥巴的木块,李怀溪顺着看过去,发现大大小小模具堆在一起,足有几十个,哪是黄大郎所说的只是做了几次尝试而已。
“所以你们就做出了这个’木桶?”李怀溪开口问道。
说起‘木桶’,黄大郎一下变得自信了起来,“对,这个‘木桶’就是我们最终定下来的模具,它不仅可以保证做出来的泥瓦大小一样,摞到一起后能够紧密贴合,而且一次还可以做出四片来!速度不可谓不快!”
黄大郎说完对着李怀溪伸出了四根手指,而李怀溪这时也突然明白了过来,这个‘木桶’是怎么用的了。
“一次可以做四片出来,您是说把粘土包在木桶上?”李怀溪急切的想知道自己的答案对不对。
而黄大郎听到李怀溪的话后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嘿小溪,要么说你是村长呢,我一说你就明白了!”
旁边的李怀山看到李怀溪这么容易就猜出了模具的用法不禁笑了起来,“我俩想了三天才想出来的法子,没想到只跟你提了一点你就明白了。”
听到大哥的话,李怀溪挠了挠头道:“刚开始我也被砖坯的模具给困住了,觉得做瓦片肯定也得是模具在外,粘土在内才对。
但黄大叔说一次可以做出四片瓦我就明白了,四片瓦肯定不能一起用这个‘桶’压出来,那就只能是粘土在外,模具在内了。”
李怀溪说着从李怀山的手里把‘木桶’接过来继续道:“竹条拼成的这个‘桶’可以调节大小,想要平一点的瓦就把两头往外扩,让这个桶大一些,想要拱起来的就把两头往里收,让这个桶小一些。
定好尺寸后把粘土围在这个模具上面,这样粘土干了就会变成一个圆筒,到时候再把这个圆筒一分为四,那不就正好是四片瓦嘛!”
“哈哈哈,正是正是!”黄大郎笑着道:“我们给你做一遍,你看看哪里还需要改一下的,要是没问题,咱们就可以这么定下来了。”
李怀溪笑着回道:“黄大叔,能想出这么绝妙的法子,那肯定是没有问题了,这段时间可是让您费心了。”
“哎。”黄大郎赶紧推辞道:“这有什么费心的,都是村里的活,干多少都是应该的。”
“对,正是大家各有所长,我们这砖窑才能成功烧出砖来,要是没有您跟我大哥,那这瓦片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出来呢!”李怀溪又一次的肯定了俩人为村里做出的贡献。
“不仅仅是我们两个。”黄大郎说着把手伸进了怀里,笑着掏出来一根棕褐色的细线道:“咱这瓦片能做出来,老孙头也是帮了大忙的。”
看着黄大郎手里的细线,李怀溪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老孙叔用羊肠做出来的鱼线?”
“对。”黄大郎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羊肠线道:“做出模具来之后我跟大山就开始试着做瓦坯,但是想把粘土包在模具上可不容易。
把和好的粘土直接往上糊的话土没经过夯实,里面就会有太多的孔洞,这样做出来的瓦不结实,而且薄了厚了的也不好掌控。
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想到可以打个泥坯出来,把土提前夯实,然后再从上面割泥片下来包到模具上,这样土也结实,厚薄也一致了!”
听到这李怀溪明白了过来,原来眼前的这堵‘泥墙’是用来切割泥片包在模具上的,怪不得黄大郎刚才一直在拿着木块敲打。
粘土里面存在大量的气泡,只有在经过敲打夯实之后这些气泡才会被赶出来,这样的粘土才可以作为坯子来使用。
做砖坯的时候可以等把粘土放进模具之后再敲打,但瓦坯却不行,就这个木桶形状的模具,估计敲不了几下就会散架,而且只要一敲那肯定就会导致厚的地方厚,薄的地方薄。
所以黄大郎和大哥另辟蹊径,把夯实这一步做到了前面,提前把粘土夯完,再切割下跟瓦片一样厚度的泥片包在模具上,这样在木桶上只需要简单的定型和修饰,瓦片就能做好了。
“天才!果然木匠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想通之后的李怀溪脑海中忽然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
而旁边的黄大郎继续笑着道:“到了割泥片这一步又把我们给难住了,这土坯打实了之后结实得很,用什么都割不动!
最后还是大山想出了法子,说用绳子来割,结果还真挺好使的,俩人拉着绳子来回拽,这泥坯割起来也倒是简单。”
“但是咱搓出来的这麻绳不结实。”李怀山笑着接过了话道:“我跟黄大叔试了几次,要想割出完整的泥片来,那这绳子就得足够细才行,可是麻绳细了之后就容易断,要是用粗麻绳泥片就容易断,到这一步又把我们给绊住了。”
李怀山说了一句之后示意黄大郎继续说。
清了清嗓子,黄大郎像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笑着道:“后来老孙头在这里打泥坯看到我们发愁,知道了这个事后说有办法能帮我们,我还笑他来着,结果事还真就让他给办了!”
说到这黄大郎两眼放光的拿起了手里的羊肠线给李怀溪看,“要说这老小子钓鱼钓不上几条来,这搓鱼线的手艺真倒是不差!
这鱼线做的又细又结实,割起泥坯来又快又好!回头你可别忘了给他记上一功。”
“没问题!”李怀溪笑着道:“老孙叔做的鱼线我见过,比麻绳可好太多了,这么宝贝的东西拿给村里来用,回头我得好好的谢谢他!。”
“行。”黄大郎见李怀溪答应下来后松了一口气,笑着道:“光顾着说话了,小溪,我们现在完整的把制作瓦片的流程给你做一遍,你来看看。”
“行。”李怀溪答应下来后开始招呼晾晒场上的村民,让大家一块儿过来看,“来来来,打瓦坯的模具做出来了,大家都过来学学怎么使。”
李怀溪一吆喝,周围的村民全都聚了过来。
已经干起了打砖坯活计的刘长山忙喊道:“小溪,是不是能烧瓦了?”
“差不多了!”李怀溪对着晒场上的村民道:“咱这做瓦坯的模具虽然出来的晚,但速度上绝对慢不了,只要是把模具做出来,后面要多少有多少。”
周边村民一听这个都笑了起来,瓦片虽然薄,但做起来却比砖难。
这几天大家都在想办法,但大多数也都掉进了打砖坯的误区里,聊来聊去也都是黄大郎和李怀山一开始走的那些歪路子。
现下瓦片的模具终于做了出来,而且看李怀溪自信的样子似乎还非常不错。
众人满怀期待围住了黄大郎所在的这个窝棚,想看看木匠的脑子跟自己的到底有什么不同。
黄大郎和李怀山看到这么多人围着看也认真起来。
擦了擦头上的汗,黄大郎从脚边的一捆竹竿里挑出了一根最长的,抵在了泥坯上,李怀溪这才发现这根竹竿的顶上绑了一根横向的细木条,地上的那捆竹竿同样也是如此,看来是用来测量泥片厚度的。
确认好了高度后,黄大郎拿着竹竿围着泥坯转了一圈,随后泥坯的侧面就被划出了一道浅沟,浅沟距离泥坯的最上层大约有半寸,正好是瓦片的厚度。
放下竹竿,黄大郎把手里的羊肠线挑出一头来递给了李怀山。
李怀山上前接过,俩人立马蹲在了那堵泥坯前,把线绷紧后对准了泥坯上的浅沟。
随着羊肠线缓缓没入泥坯,不一会儿泥坯最上面就被割下来了一块完整的泥片。
俩人合力把泥片托起,快速的绕在了模具上,然后把泥片相接的部分连在一起,再用竹片简单的做一下修饰,一个泥桶就被固定在了模具上。
拿着手里包了泥片的模具,黄大郎对着李怀溪道:“泥片带着模具一起晒上一日就可以脱下来了。
脱下来的泥桶趁着还未干透的时候在内侧划两条沟出来,这样等完全晒干后稍微一掰泥桶就会变成四片泥坯,进窑烧制后就是瓦片!
虽然样子跟镇上买回来的不大一样,但完全够用,而且我们还比较过,咱做出来的瓦片能完整的摞在一起,空隙比镇上的还小。”
稍微停顿了一下,黄大郎问道:“这是不是意味着盖到房顶上之后瓦片之间更贴合,不容易被风刮起来,下雨也不会轻易的漏水?”
“必须的,那是!”听到黄大郎的问题,李怀溪赶紧用一个倒装句表达了自己的肯定。
什么情况,村里木匠手搓出来的模具超过了镇上砖窑的水平!
那是不是证明两边的制坯方法是不一样的,自己村里的水平显然更高,搞不好镇上的瓦坯是一片一片做出来的,而自己这边一次性能做四片瓦出来。
要是这样的话,等自己村里的房子建好,要是把砖瓦拿出去卖的话,那镇上的砖窑还能干的下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