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姜妙妙迟疑了一秒。
她之所以没有短时间内频繁地让卫渊写字卖钱,就是因为舅姥爷说过,市面上对于同类型古玩的容纳能力有限。
她想长久靠卖古玩赚钱,必然要学钻石矿那样,手头的存货慢慢放,经年累月的放,才能持久发展。
现在一口气放多了,意味着鹿策也无法再把荣安王手迹以高价卖出。
她其实并不在乎荣安王手迹值多少钱,左右于她来说,卖多少都是暴利。
可鹿策赚的钱少了,凭什么还乐意帮她?
鹿策从姜妙妙短暂的迟疑中听出她的担忧,道:“放心,就算荣安王手迹赚不了多少钱,只要荣安王佩刀是真的,我就能一把暴富,把字画上亏的都赚出来!”
“你只管把水搅浑就行。”
鹿策说着,电话那头已经传来噼里啪啦的敲键盘声。
“我已经通知了业内书画圈的大拿,你那一共有多少张荣安王手迹?咱们合计一下,看看放出去几张合适。”
姜妙妙与贺哲远对了个眼神。
贺哲远比了个八的手势。
姜妙妙道:“八张。”
听筒中,鹿策轻吸口气。
半晌才道:“姜小姐……果然有实力,还真是藏品众多啊!”
“这八张一口气都拿出来吧!你放心,有了这八张荣安王手迹做敲门砖,就是邵家也要考虑一二,看看要不要为了帮别人泄愤,错过这么大的蛋糕。”
“多谢。”
姜妙妙道谢。
挂了鹿策的电话,姜妙妙第一时间给卫渊传信,让他立即写八张手书送过来,她有急用!
卷轴都是提前装裱好的,卫渊只需要写上字,印上章即可。
看姜妙妙要的着急,卫渊也不多问,直接让人取了卷轴,送到西城门上来。
他正在视察近两日外族投诚的情况,此刻也顾不得询问投诚人数了,当场便磨墨开始写字!
守城将领以及新投诚的外族人:?
他们不明白这位北境神明再忙活什么,但他的反常行为,很快在人群中传开:都说荣安王是在跟天上的神明上表,将他们已经投靠大月的消息汇报到了天上!
从今以后,谁再敢背叛大月,背叛北境,必会引来天谴!死无葬身之地!
消息在外族人的口中越传越邪乎,到了北城墙的第戎人口中时,已经演变成了天上的女神仙同意大月荣安王的求亲。
现在荣安王正激动的写婚书呢!
今后的天下,也只能是大月的。
谁让大月有神明庇佑呢!
这邪乎的传闻,当事人卫渊自然是一个字也不知道。
姜妙妙字要的着急,他又没有提前热身,这冰天雪地的环境下,他一连写了两个字都没有手感。
想了想,他让牛牛召王齐铭和老太守来城门上觐见,同时要带上公章和私人印章!
他通知的也急,二人听到命令时,也一脸问号。
大清晨,正是他们整备各营任务,跟下属询问营内情况的时候。
但荣安王有令,两人虽然不知道荣安王喊他们过去有什么紧急军情,却也不敢耽搁,分别找了分派给自己的汽车营司机,直接乘车往西城门赶!
火急火燎的赶到之后,二人又攀爬城墙,好不容易见到荣安王了,不等王齐铭和老太守把气倒匀,卫渊便将一根毛笔塞在王齐铭手里,道:“回诗!”
王齐铭懵了:“回什么诗啊?”
他看到精美的卷轴上,已经写好了一首描述战友情,兄弟情的诗句。
但他能看懂诗句含义已经不易,让他一个大老粗在这么金贵的卷轴上回诗,这不是糟蹋纸吗!
他退缩道:“王爷,末将就算跟着您学了几句酸文,但也远远没到能回诗的程度啊!你让末将写战书骂人还差不多。”
卫渊眼睛一横,用眼神警告王齐铭别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就写‘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王齐铭吓的差点把笔扔了,整个人扑通一下跪在雪地中,惊道:“骨肉我知道,那是兄弟亲人的意思!末将何德何能,哪敢……”
“别废话,写!”
卫渊不等王齐铭把话说完,便提着王齐铭的衣领把人揪起来:“大仙要的,很急!”
“本王恕僭越之罪,再敢耽搁,本王就……给你指婚!”
王齐铭浑身一颤,立刻站起来,趴在书案前挥毫便写!
王爷好歹毒的计策!
你自己爱而不得,就来毁我!
他是正儿八经的大老粗,字迹比读书人家八岁小儿的字都不如。
但为了不被指婚,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是王爷让写的,污了名贵的卷轴,也不能怪他!
卫渊知晓王齐铭字写的丑,却没想到他的字能这么丑!
简直跟狗爬的一样,要仔细辨认才能看懂所书内容。
好在姜妙妙说过,后人收藏名人字画,喜欢飘逸洒脱的书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冲着所书者的名气。
只要所书者的名气够大,就是写的字难以示人,将来也能卖得一个好价钱。
左右王齐铭是要在他的回诗旁边落印的,字丑,丢的也是他的人。
卫渊搜出他的私印和官印,不用等王齐铭动手,便已经在他的回诗下方印了下去。
一幅字搞定,卫渊又如法炮制,让老太守也在另一首描写忠魂师恩的诗句上,回了关于师生情深的诗句,并落下印章。
姜妙妙跟卫渊说过,古玩字画中,若是能有名人相互通信,或者和诗应情的真迹流传,价格能比荣安王一个人的字卖更多钱。
老太守已经是当朝文人清流,名声鹤立,必能在历史中留下清名,他属于名人往来的一种。
而王齐铭,虽然现在还算不得风云人物,但有了北境这一战,将来他在历史上的名气不会比自己小。
有了名人之间的书信往来,还有印章为证,这两幅字的价值应该能让妙妙满意。
卫渊又提了一张字,再结合他之前得空时,积攒下来的五幅手书,终于是紧赶慢赶的凑够了八张字。
卫渊将书法卷轴晾干,仔细的收好,给姜妙妙传送过来。
时间不过刚过去二十分钟。
姜妙妙将卷轴一一打开,待看到卷轴中还有老太守和王齐铭的字迹时,她顿了一下,扶额苦笑。
没想到卫渊竟然把她当时随口说的话放在心上了,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弄出名人和诗的卷轴来。
这样的书法作品,一旦现世,必然能成为千古佳作,被那群大佬争相收藏。
可惜,不管价值有多高,这笔钱她是赚不到的。
“走吧,去隆兴典当要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