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大街上,一名身穿”红白飞鱼蜀锦服“的锦衣卫,正一边驾马狂奔,一遍对着大道上的行人大喊:
“太子驾到!闲人闪开!”
“太子驾到!闲人闪开!”
“太子驾到!闲人闪开!”
......
不多时,只见身穿”金鳞明光铠“的李承乾策马飞驰而过,身后跟着百人锦衣卫。
路边的行人纷纷交头接耳,猜测这是出了什么事情,但是没人能回答他们的问题。
李承乾策马来到城南的大门,只见刚刚在前面驱散人群的锦衣卫,正在那里和守卫吵的脸红脖子粗。
那名锦衣卫看到太子来了,就来告诉李承乾:
“太子殿下,守卫不准锦衣卫出城。”
李承乾眉头微微皱起,驾马来到守卫前面。
守卫对着马上的太子行礼,接着说道:
“太子殿下,陛下有令,锦衣卫只准进,不准......";
";啪!“
不等守卫说完话,李承乾的马鞭已经狠狠的抽在他的脸上,手劲之大,甚至把守军的脸都打出血。
“大胆!孤乃是太子!你敢拦我!”
守卫即使被打也不敢有什么的不满,还是重复刚刚的话:
“太子殿下,陛下有令,锦衣卫只准进,不准出!";
李承乾看向身后的裴西,裴西马上带着几名锦衣卫上前,三下五除二的控制住这名守卫。
而守卫带领的“一火兵”们,看到自己的“火长”被抓也无动于衷,因为在太子来之前,火长就交代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不准动。
接着李承乾就带着锦衣卫们鱼贯而出,无一人再敢阻拦。
城南的工坊距离城门不远,没多久就到了。
当李承乾策马来到,就看到这里已经集结不少人,还能在不远处看到有锦衣卫赶来。
李承乾接着下令:
“全体都有!换装!”
李承乾之所以带人赶来这里,就是因为这个工坊里存放着盔甲兵器,这是当初李承乾答应父皇,帮父皇打造兵器盔甲的。
李承乾要带人去救援,肯定不能就让自己的人一点盔甲都不穿就去。
最终,整个工坊外集结了九百人,这已经很多了。
原本锦衣卫的编制只有三百人,还是归到了蜀王府护卫里。
李承乾之所以还能再招九百人,完全是因为李恪在当“右金吾卫中郎将”的时候,他给自己弄了一个“城管”的编制。
后来李恪不当“右金吾卫中郎将”了,这个编制又被划到了“大唐第十三卫”的名下,李承乾才能借着这个名头招人。
不然李承乾身为太子,按理说手下应该有“东宫六率”的军队,但是因为李世民现在住在东宫,这个“东宫六率”也在李世民的控制之下,李承乾是不能,私自无编制招兵才对。
无奈时间太短,李承乾接手蜀王府才半个多月,不然现在就不该只有九百人了。
正在李承乾在工坊等着锦衣卫换装,裴西来报:
“太子殿下,左领大将军在外面。”
李承乾一听就知道,这是程咬金来了。
而程咬金不可能不来,因为李承乾先是在显德殿和李世民大吵一架,接着带人去了蜀王府。
没多久,全城的锦衣卫就开始集结到蜀王府,李世民早就从安插在锦衣卫的密探得知了怎么回事。
李世民知道,自己的好大儿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想法,这是准备带兵去救援李恪。
所以李世民的安排是,先不准锦衣卫出城,准备先拖延一下,然后让程咬金去拦住李承乾。
但是城门的守卫根本拦不住李承乾,等程咬金来到南门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城南“蜀王府工坊”。
李承乾也猜到了程咬金来的目的,就说:
“让左领大将军进来说话。”
但是锦衣卫没有去外面叫程咬金,接着说:
“太子殿下,左领大将军说他无法进来,请殿下出去。”
这话一听就是来者不善,因为李承乾是太子,程咬金别说是什么左领大将军,哪怕他是天策上将,也该主动来见自己,而不是自己去见他。
李承乾出了工坊,就看到程咬金身后,全是身穿明光凯的皇宫禁军,而皇宫禁军都是宿卫皇宫,不是家里死人了,或者换防,都是不能随便离开皇宫的。
程咬金看到太子李承乾出来了,自己先抱拳弯腰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恕臣没有进去觐见太子殿下。”
程咬金这人,别看外表五大三粗的,其实人精的很。
刚刚他就因为没进去失了礼,所以现在赶紧在太子说话前行礼,免得待会儿说起话来,太子以这个赶自己走。
“左领大将军前来何事?”
李承乾以前也是跟着李恪一起叫程咬金为“程伯伯”,现在称呼对方为”左领大将军“。就是为了让程咬金明白,免了那些客套的话,直接说正事吧。
程咬金没想到,太子这个口气和以前判若两人,而且态度强硬。
曾经的李承乾,哪怕是在路上被人拦住马车,也会先下马车,再和那人说话。
“太子殿下,臣前来是想问太子殿下,突然召集兵马所为何事?”
程咬金也不是吃素的,一上来就已经先给李承乾扣上一个大帽子。
突然召集兵马,这是说的好听,换个说法就是,无旨私自召集兵马,这个罪名说的重了,能定义为“造反”。
换一般人就赶紧解释自己干嘛,胆小的就已经吓尿了。
但是李承乾却冷笑一声,陕州都关闭关卡五天了,要论造反,也是他先造反,你程咬金背后的皇帝都不管,反倒是管起亲儿子了?
“怎么?左领大将军的意思,本,太,子,想造反吗?”
李承乾把“本太子”三个字说的很重,有两层含义。
一是,你程咬金注意说话的态度,我是君,你是臣。
二是,我都是太子了,还有必要造反吗?
程咬金是个人精,当然听懂了李承乾话里的意思,心里情不自禁的吐槽起来。
怎么同样是九岁,太子比蜀王还难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