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贞嫔心事重重的时候,御膳房的小太监,把一个蒸笼放在了食盘上,蒸笼的盖子被打开,沈清绾净手后的,从蒸笼里拿出了一张饼。
面饼晶莹剔透,比纸还要薄,沈清绾提起面饼的一瞬,隐隐约约透过面饼,能看到对面人的人影。
这一下,太后来了兴致,“皇后,你手中为何物?”
“母后,这就是普通的面饼。”沈清绾柔声道。
“面粉竟然能做的这么薄?”
太后的话的,引的所有人都朝着她这边看了过来。
沈清绾耐心的解释,“母后,这个虽然是用面粉做的,但在和面的时候,要在面粉中慢慢添加热水,搅的没有干面为止,和成面团,饧一炷香的功夫,然后在擀成一张一张的饼,在擀饼之前,还要在每一个剂子上,刷上一层油,这样擀成的饼,才会晶莹剔透,不会粘黏在一起。”
“原来是这样。”太后似乎对沈清绾手中的饼,更加好奇了的。
此时元武帝和睿亲王的棋也下完了。
“皇兄就不能让一让臣弟,每次都把臣弟杀的片甲不留,臣弟掩面何存?”睿亲王盯着奇葩,略有伤感。
反倒是元武帝,对他的控诉,没有丝毫的同情,竟忍不住的白了他一眼。
“整日念叨着想要尝尝你皇嫂的手艺,今儿倒是有机会吃到了,你皇嫂做了这么多吃的,还堵不上你的嘴?”
尝尝你皇嫂的手艺……
沈清绾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正在卷薄饼的手,重重一顿。
“皇后,你在饼上放了些什么?”
最后还是太后的话,让她恍然的回过神,“母后,这是儿媳刚刚调好的一些酱,卷着烤肉吃,会更好吃。”
沈清绾说完,把用饼卷好的烤肉,放在了太后的手中,“母后尝一尝,看看好不好吃?”
太后咬了一口,“好吃,确实好吃,哀家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知道,这烤肉还能这样吃。”
“母后,其实不只是烤肉,还可以烤韭菜,青椒,花菜……”
沈清绾说的眉飞色舞,毕竟她也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么过瘾的烤肉了。
虽然上次在睿亲王的船上,跟元武帝也吃了一次,可那一次,毕竟地方有限,也只是把肉烤了烤,没有什配菜和蘸料。
“好了,你们几个也快点来尝一尝皇后的手艺。”太后张罗着众人过来坐。
元武帝坐在了沈清绾的旁边,侧眸朝着她看了一眼,“皇后有些偏心啊,母后的烤肉,都是皇后亲自卷好的,怎么到了朕这里,就要自己动手了?”
睿亲王讪讪一笑,“皇兄怎么连太后的醋都要吃,臣弟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沈清绾:……
沈清绾余光朝着睿亲王看了一眼,他微微一笑,笑容里仿佛含着某种更加意味深长的东西。
“皇后孝顺哀家,怎么皇帝还不乐意?”太后也跟着半开玩笑的说道。
“母后,怎么会。”元武帝脸上的神色有些一言难尽。
“儿媳相当于女儿,女儿自然要孝顺母后,皇后想吃,让大格格卷给你,若是一个不够,再让二阿哥卷一个,保证皇上今儿晚上吃的饱饱的。”沈清绾说完,眸光落在了大格格的身上,“晚樱,你是姐姐,你先给皇阿玛卷一个,等你卷完了,再教弟弟也给皇阿玛卷一个的。”
“是,皇额娘。”
江晚樱乖巧的行了个的礼,便朝着烤炉走去,她过去了,二阿哥也一蹦一跳的跟了过去。
能让孩子跟皇上亲近,自然是好事,良嫔和贞嫔也慌忙起身走了过去,学着沈清绾的样子,教着两个孩子卷饼。
没一会儿的功夫,大格格和二阿哥一人手中拿着一个饼,跑到了元武帝的面前。
“皇阿玛,卷饼。”江晚樱把手中的饼递到了元武帝的面前,略带羞涩的说道。
“皇阿玛,先吃儿臣卷的。”
二阿哥到底是年纪小,虽然刚刚到慈宁宫看到元武帝的时候,还有点害怕,可这才一会儿的功夫,就全然忘记了,此时踮着脚尖,手伸的高高的,饼都递到元武帝的嘴唇上了。
良嫔吓得表情都凝固了,她刚刚想要起身制止,却被坐在一旁的沈清绾拉住了。
沈清绾缓缓的摇了摇头,唇角扬起一丝安慰的笑容,仿佛在告诉她,不要去。
元武帝似乎心情很好的样子,伸手把大格格和二阿哥手中的饼一起接了过来,又同时放在了嘴里,“好好好,皇阿玛都吃,一起吃。”
两个孩子看着自己卷的饼被元武帝吃了,他似乎还心情很好,没有嫌弃的样子,顿时来了精神。
两人围着那个炭火的炉子,奴才刚刚烤好一串,他们便抢了去,再卷好,跑到元武帝面前,送给元武帝吃。
“哎呀,臣弟看着两个孩子都这么懂事听话,好生羡慕啊。”睿亲王禁不住的开口道。
“羡慕?”元武帝侧眸朝着睿亲王看了一眼,似在炫耀的抬起手中,江晚樱刚刚给他送过来的饼,“羡慕就快点娶个福晋,让她帮你生几个孩子,晚上也不孤单寂寞,总是有事没事的跑到宫中找朕下棋了,府中有个孩子跑来跑去的,也热闹,也不用羡慕别人有孩子卷饼了。”
“皇兄真是,怎么又扯到臣弟头上来了?”睿亲王咬了一口手中烤肉,略有不满。
“皇帝说教起睿亲王倒是振振有词,怎么轮到自己个身上,就不是这样了。”太后脸色一变,“今儿晚上的烤肉都是皇后的功劳,等下在哀家这里吃完饭,皇帝就跟着皇后回坤宁宫休息吧。”
沈清绾:……
不是!
那哪里是奖赏,这简直就是折磨好吧!
太后啊,太后!
您老人家一句话说的轻巧,她搞不好又要一夜无眠了。
不管是嫡子还是皇子,那不都是元武帝的孩子又有什么差别呢。
她就说,元武帝这样宠幸妃嫔,想后宫多一些子嗣还是有点难,就应该按照她说的,按照各个嫔妃好坐胎的日子排一个表,元武帝按照表去一个一个宠幸,这样才能把他仅有的资源利用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