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城,这座繁华的都市此刻人声鼎沸、热闹异常。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身着官服的人员正忙碌地向过往行人宣传着李九天刚刚颁布的圣旨。
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每一处街角都挤满了好奇的人们,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这位新登基不久的皇帝——李九天。
“哈哈,我老早就说过啦,太子一旦即位,三年内必定能够一统天下!”
“瞧瞧现在,果不其然吧?只是没想到啊,我当初还是说得太保守了些,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呐!”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站在人群中央,满脸得意地吹嘘着自己所谓的先见之明。
他话音未落,旁边立刻有人发出一声轻笑:
“哟呵,您可别光自个儿显摆呀!”
“谁说得准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呢?”
“要说预测准确,我可不比您差哦!”
“我呀,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将所有的远房亲戚统统接到京都附近来定居喽!”
“为啥?因为我早就断定,不出三年,整个京都境内必将再无穷苦之人!”
就在这时,一位面容慈祥的老者微笑着从人群里走了出来,缓缓说道:
“你们这些啊,都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不知道诸位是否还记得陛下曾经四处寻觅能工巧匠那件事吗?”
听到这话后,围观众人的脸上纷纷露出恍然之色,随后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表示对此事早有耳闻。
这时,人群中的一名男子率先打破沉默,他满脸好奇地开口问道:
“哦?那不是早已人尽皆知的事情么,怎么?难不成您家中有人有幸被陛下亲自选中了吗?”
话音刚落,只见那位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满是自豪与喜悦之情,缓缓说道:
“可不是嘛,而且还不止一个呢!我的儿子和孙子,全都被陛下看中并选入宫中做事了!”说到这里时,周围传来一阵惊叹声和羡慕的低语。
然而,紧接着老者又轻轻叹了口气,稍稍压低声音继续说道:
“不过啊,关于他们具体所从事的事务,儿子和孙子们却守口如瓶,只告诉我说是需要严格保密的,在未正式公布之前,哪怕是对自家人也绝不可透露半分!”
话虽如此,但显然这些并不是老者此刻最为关注的重点。
他顿了顿,再次提高音量兴奋地说道:
“当然啦,这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老夫已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不仅如此,朝廷每月还会按时发放丰厚的钱财给我们这些家属呢!”
“这所有的一切呀,都得要多谢咱们英明神武的陛下,同时也是托了我那争气的儿孙们的福啊!哈哈哈……”
伴随着老者爽朗的笑声响起,周围人们投来的羡慕目光愈发灼热,而老者则尽情地沉浸在这份荣耀之中,笑得合不拢嘴。
就在此刻,只见一名身着怪异制服、满脸麻子且腿部还有些跛脚的男子,手持一把破旧的扫把,慢悠悠地走了过来。他一边走着,嘴里还念念有词道:
“哎呀呀,得了呗,像我这样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叫花子兼老光棍儿,如今能在这里清扫马路,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这活儿啊,不仅一日三餐有着落,而且每天还能拿到整整二十文钱呢!”
“虽说跟诸位相比起来,那可真是差得远咯!不过嘛,咱这人容易满足,这样的日子对我来说就挺美的!”
“嘿嘿,你们接着慢慢闲聊哈,我可得继续去扫我的大马路喽!”
话一说完,周围的人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竟无一人对这位跛足的汉子加以嘲笑讥讽。
同样的,也无人因自身境况稍好便显得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毕竟大家都是相识已久的熟人,彼此间偶尔吹吹牛、扯扯皮倒也是稀松平常之事。
想当初,他们可是整日忙碌奔波于各种劳作之间,根本无暇如此悠闲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至于那位曾经总是过着饥一餐饱一餐生活的叫花子,如今也总算拥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营生,可以过上安稳踏实的小日子啦。
在这短暂的时光里,尽管整个大雍国土尚未完全实现改天换地般的蜕变,但作为其核心之地的京都却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所有的一切,皆要归功于他们那位英明睿智、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当外面的大军持续在外浴血奋战时,国内的各项改革举措亦从未有过丝毫停歇。
与其他那些因战争而变得日益贫困潦倒的国度不同,李九天所统治下的大雍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越是战火纷飞,便越是繁荣昌盛。
如此一来,使得李九天在极短的时间内赢得了万民归心,百姓对他的认可程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十成满格。
毫不夸张地讲,如今的大雍已然呈现出一派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相比起往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
皇宫。
御书房内,李九天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下方。
他的身旁,坐着诸葛亮以及其他几位朝廷重臣。
众人面色严肃,似乎正在商讨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诸葛亮轻启双唇,缓声道:
“陛下,如今宁国已然大局已定,但尚有一处仍需斟酌思量。不知陛下对此可有什么见解和打算呢?”
李九天微微颔首,表示理解诸葛亮所言之意,随即回应道:
“孔明所指想必是那西羌之地吧!”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点了点头应道:
“正是如此,陛下。现今王玄策大人奉命出使西羌已有一段时日,然而那羌帝对于我方的态度却始终暧昧不明,其真实意图至今尚未表露出来。”
闻听此言,李九天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语气轻柔地说道:
“孔明但说无妨,无需有所顾虑。”
得到李九天的许可后,诸葛亮不再迟疑,直截了当地开口进谏道:
“陛下,依微臣之见,不妨再次派遣使者前往西羌,以进一步摸清羌帝的心思,表明我大雍一统天下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