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常转,日夜不休,
自打下山以来,铃儿算是经历了不少危难、恐怖之事,前有石鸾城的青鸾之祸,后有飞星门的动荡争权,又于灵丹城逢东方世家针对迫害,以及最近的这场玉沧洞府之行,让铃儿从尘凉口中得知了个恐怖到无法想象的灾祸。
每每发生一些事情都似乎是如此令人绝望,让人觉得世间的平稳已经摇摇欲坠。
可是在一夜无眠之后,铃儿抬头便见初晨的第一缕光辉。
是了,无论怎样,太阳还是照常升起,它的光辉还是能如此温沁万物,山川草木也得以各行其道,维持着自然的秩序。
那人间的秩序何尝不是如此?
即便经历黑暗又有何关系,只要等待那抹光明重现,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铃儿想了又想,隐隐觉得那道光明应该是一种信念,一种坚持。
正如舍身忘死的玉沧仙人,他的信念他的坚持让他守护了小余的肉身不知多少年岁,在旁人看来这或许不值,或许觉得他死得太怨。
但对于玉沧仙人来说呢?铃儿觉得,他临终之时所看到的景象应该是一片明媚的,他终于能得偿所愿的守护小余一生。
所以,信念越强,那道光亮也会越发壮大,这是铃儿沉思下得出的最后结论。
那么只要自己的信念足够,天下仁人志士的信念足够,所谓危险灾厄,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在自我反思中想得通透了,铃儿只感觉心中杂念再度消去不少,对于修炼那八种道法也信心十足。
尘凉、匀濯一直在默默关注着铃儿的状态,他们有着仙人造化的本领,可以直接洞察铃儿的道心之内,更何况凭借心境入道的尘凉,更是对铃儿的道心感觉无比敏锐。
尘凉感叹道:“是块好苗子,说不定以后也能学学我的本领,看来佛门的确是不简单呐。”
匀濯在旁冷笑道:“怎么,你是昨天受了刺激,也要找老秃驴修行一番,好回来给铃儿讲授佛法?”
尘凉摇头道:“就事论事罢了,况且童言无忌,我怎会在意她一个孩子说的话。”
匀濯却继续挖苦,“你就不想学了秃驴的心法,助你心道圆满,成就大道?”
尘凉微微感慨道:“我道心上的缺陷又不是只有依靠佛门才能解决,我只不过是思而不得,因此迟迟不能突破罢了。”
匀濯又是冷笑一声,道:“那你思的到底是什么,可别说是什么天下和平人心向善的虚妄之词。”
“总之你不懂。”
说罢,尘凉转身便走,匀濯也没再追问,只是腹诽几句,便自行修炼去了。
铃儿看着外面的晨光微微出神,不禁想起了玉沧仙人与小余的故事,竟有些觉得羡慕。
小余可真是个幸福之人呢,有个玉沧仙人愿意肝脑涂地守护着她。
那我呢?我何时也能遇到这么一个人……
铃儿忽然猛地甩了甩头,将这些“乌七八糟”的思绪甩掉,摸着自己微微发烫的脸颊,听着自己清晰加快的心跳声,铃儿不禁自嗔道:“真是不像话,面临如此大势居然想这些东西!真是羞死人……真是不知轻重!”
“铃儿姐!”
刚自言自语说了一通,就听得外面响起章小侯的呼喊声。
铃儿还没做出反应,再看床上又昏沉沉睡了一夜的小余被惊醒,当即像个没满月的娃娃般嚎啕大哭。
而抱着小余睡了一宿的葛青娇也顿时发起了起床气,冲着门口怒道:“你喊伸冤呐!天还没亮就在学狗叫!”
说话的功夫铃儿已经去开了门,就见章小侯提着早餐又是一脸风尘仆仆。
前一刻还怒不可遏的葛青娇、嚎啕大哭的小余则是戛然而止,纷纷被扑鼻的香气吸引。
哎呀真香!
数息之后,四个人就围坐在桌前,桌子上油条、豆浆、咸粥、煎蛋应有尽有,铃儿粗略数了一下,竟有不下十几种小吃,对于一顿早餐来讲简直丰盛至极。
小余葛青娇两人吃得忘乎所以情投意合,铃儿却没有下筷,对章小侯谢道:“这些东西,又是你自己做的?怕是费了些功夫吧?”
“昨夜我看铃儿姐你……你们饥肠辘辘似乎根本没饱,所以我就趁早做了些过来。”
章小侯拿捏起一根油条吃着道,“快趁热吃呀,凉了就不脆了。”
葛青娇用豆浆顺下一口鸡蛋,道:“都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总来讨好我家师父,有何居心?”
“青娇,不许胡说。”铃儿轻拍了葛青娇的额头一下。
“哼,看在这些吃食还算可口的份上,就不跟你计较了,不过下次再来讨好我师父……”
“你又要怎样?”章小侯忍不住瞪了她一眼。
葛青娇吧唧嘴道:“能不能多做些油饼来!其他东西都很多,偏偏就只有油饼一人一个。”
章小侯道:“我以后就不做油饼了,馋死你!”
一直埋头苦干的小余身心畅通地撂下一个滴着残余豆浆的空碗,脸上满满的都是满足幸福的笑容,拍拍肚子道:“好饱好饱,谢谢你呀小猩猩!”
噗嗤!
葛青娇直接笑喷出来,就连铃儿也差点没忍住将嘴里衔着的一口馄饨漏出来,憋着笑看向章小侯。
章小侯宛如受到了巨大侮辱,连忙指正道:“什么小猩猩?小侯,我叫小侯啊!”
“对不起嘛,我是听铃姐姐这么叫的,就是记错了……”
小余可怜巴巴地噘着嘴道,“那……谢谢你啦,小猴子?”
章小侯无奈长叹,立即走到小余跟前,蘸了蘸水在桌上写字,教育道:“看看清楚,这是‘候’不是‘猴’,是公侯伯爵的候!我的名字可是我娘废寝忘食想出来的,怎么到了你的口中却成了猴子?”
小余连连点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你你,你是公猴!那母猴是谁呀?”
“你……真是急死我啦!”章小侯不禁有些抓狂,“铃儿姐,咱们当务之急还是得教她读书认字啊!”
铃儿莞尔一笑,看着他们吵吵闹闹的样子忽然觉得时光美好,有些出神。
在享用了一顿丰盛早餐过后,铃儿四人元气充盈,精神状态也调节到了最佳状态,他们准备去面见沧州府主莫寒风。
沧州府一行虽说短暂,却让铃儿又对沧州局势、势力有了更深的见地,况且铃儿收获极大,也是时候跟府主道别了。
他们可是莫寒风特别交代的贵宾,所以一出门,就直接有二十四柱中的一位长老引路,带他们走向莫寒风的住处。
而这位负责带路的长老,也是一个熟面孔,古剑。
古剑是神合境巅峰的大修士,早就能将法器随心所欲地收敛,然而他却似乎保留着一种对剑的顽固,非要把自己的法剑背在背上,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个剑修似的。
哪怕是在无人不知的沧州府内,他也将剑背在身上,丝毫不在乎府中弟子私底下的闲言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