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一年,光绪皇帝为了给他亲爸爸慈禧太后庆祝六十大寿,所以就下圣旨开始翻修清逸苑,然后也好让太后老佛爷颐养天年。
这个清逸苑,就是以后的颐和园前身,而且本来是也圆明园的一个部分。自从同治中兴以后满清就计划重修圆明园,但是这个计划一直都在搁浅的。
后来为了给慈禧修建颐和园和庆祝万寿盛典,清政府刘拿出了全部的财力和积蓄,但是颐和园的建设工程就是一个无底洞。
而就在这个时候日本政府开始也勒紧了裤腰带,打算开始购买新式的海军舰船。
光绪二十一年,也就是1894年,世界海军历史上出现一个很重要的转折节点。
当时北洋水师建立的时候,舰船的规模较大,炮口口径也很大,虽然是巨型战舰,但是航速只有二十一节。
到了1894年时候的时候,舰船的规模比较小,炮位口径小,但是炮火的活力集中,而且航速已经打到了十七节。
那么有什么区别吗?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北洋水师的主舰用的就是旧舰船,船很大而且很结实,但是航速比较慢,虽然炮口口径大,但是5分钟只能开一炮,却也是能一下就能把对方给打成残废。
现在新式的舰船,船很小而且航速也很快,虽然炮口口径不大,但是火力的数量多而集中。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你的老船虽然可能一炮就把我给打残废了,但是如果你打不到我,我就马上跑远了,而且你5分钟只能打我一炮,而我2分钟以内可以打你好几炮。
这就是新旧的节点差距。当时要是想购买这么一艘新式舰船,需要花费150万白银。
当时日本为了买一艘舰船,明治天皇就拿出自己一半的财产,白银三十万捐助给了海军,日本全国的老百姓更是砸锅卖铁的出来凑钱。
而慈禧太后为了修一个颐和园,花了白银两千万。
大家明白没有?当时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所花的钱,都可以再建立一个新的北洋水师就,但是老佛爷却拿这些钱去给自己修了一个养老院。
这就是甲午海战的差距,开战之前李鸿章大概算了一下,打一场海战北洋水师所需要的炮弹费用,仅仅才需要六十万白银。
而就是这一点点的军费,最后也没有拿出来。
公元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干预朝鲜内政为理由,正式向清政府开战!
当时在朝鲜干预内政的人就是年轻的袁世凯,当时他是在朝鲜辅佐明成皇后并且反对大院君,而且还活活的气死了丰阳赵氏太后,这些事在我的《崔电工胡说明成皇后》中还有过叙述。
后来就是因为这些事,日本找到了与中国开战的借口,随后就在黄海、威海、刘公岛等地发动了甲午海战。
当时参战的北洋水师,两艘主力舰八门重主炮只有三枚炮弹,而历史的天空从来就没有阴霾过,清政府在开战之前的种种做法,其实早就决定了甲午海战的结果。
最后!水师提督丁汝昌自裁,邓世昌本来想撞沉日本吉野号,但是最后却被鱼雷击中……
随后日本小林亲王率领陆军攻占大连旅顺口,屠杀我旅顺同胞二万人。
随后的马关条约,满清王朝更是割让了台湾和辽东等地区。
当时李鸿章在与日本谈判的时候遇到刺客,而且身上还中了一枪,后来就为了这一颗子弹,日本在马关条约上减免了一亿两白银的赔偿,最后明治天皇就在拿到了清政府的赔款以后,就把这些不义之财全部拿去办了教育,而这就是当时中日两国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