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六年,落榜的臭老九,也就是洪秀全,因为突然看过了一本叫做《劝世良言》的有关天主教的宣传的小册子,不过我估计可能当时的洪秀全很可能牙根就没看过《圣经》,要不然的话,他后面也不能这么扯淡。
反正就是当时谁也不知道,洪秀全究竟是是哪里来的勇气,就通过这么个只有几页的小册子,就敢开始到处的宣传他的拜上帝教。
其实人家广州早就有了十三洋行,而且当时的广东也有很多人都见过天主教和基督教是个什么样,所以就洪秀全玩的那一套,别人一看就是胡说八道,所以当时进不了省城的洪秀全,也就只能在村里宣传宣传。
到了道光十九年,洪秀全又奋发图强了一次。再次参加了府试会考,结果没有悬念,就他的水平肯定要落榜。
这次落榜的洪秀全可能是受了刺激了,回去以后奋发图强,哼!既然你们的科举我考不上,那么以后老子自己办科举让你看来老子科举考。
直到道光三十年,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就已经笼络了众多的所谓的人才,其中就包括了烧炭工人杨秀清,种地的萧朝贵,私人家教老师冯云山,还有就是当地的土地主出身的韦昌辉和石达开。
到了咸丰元年,也就会公元1815年的1月11日,洪秀全终于发动了着名的金田起义,当时洪秀全的起兵的起义军只有2000人,但是却很快的占领了一个金田村。
不过你们想想,一个村里能有多少人?其实2000人打一个村那不和玩一样?结果占村为王的洪秀全,当时就宣布太平天国,今天!成立了!
我其实不是在贬低洪秀全,你们翻开史书看看,凡是只要是类似这种打了一个村,就敢建国的起义军,最后的结果基本就都注定了是要失败的,而这就是历史的规律。
当时清朝政府给地方委派的兵制,都是那种层层分配的标统制。
着也就是说,就算你给一个地方派上三万大兵,但是提督手里只有2000人,下面的就是都统什么的武官,并且每个人手里也就是分别掌握了一小部分的兵力。
这个意思就是说,一旦发生了叛乱,很难有人在第一时间内统一集中的集合了全省全部的部队,并且以此来进行统一的指挥作战
而太平天国初期的建立,就是因为占了这么个大便宜,所以才打的清朝政府节节败退。
不过随后的满清政府,就很快作出了战略部署,然后就这么一反手就轻松的干掉了冯云山。
但是可惜了,因为刚刚经过了鸦片战争的清政府此时已经不得民心了,而且太平天国当时也做到了男女皆兵的地步。
所以就在洪秀全在攻克武昌以后,太平军就已经到了饮马长江水的地步了。
在随后的咸丰三年,天平军攻克南京,随后洪秀全就正式在南京建都,并且还颁布了所谓的《天朝田亩制度》。
然后定都之后的洪秀全,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混蛋操作……
他首先封了五大王,东王杨秀清,掌管东方各国,要是这么算,可能杨秀清也能管了日本。
西王萧朝贵,管理西方各国,幸亏他也死在了长沙,要不然英国和法国就都成了萧朝贵的管辖区。
南王冯云山,也是阵亡了,因为他的封地是管理南方各国,所以越南和柬埔寨这些应该都是冯云山的地盘。
北王韦昌辉最厉害了,他管理北方各国,那么俄罗斯就是他的地方了。
最低调的就翼王石达开,最后就是落了个羽翼天国,但是要是按照洪秀全的这个所谓的羽翼天国的想法,在加上前面的那几个管理全世界的大王来看,石达开应该是去负责全地球的安全问题。
以上就是洪秀全建国以后组织的一场,很类似纳尼亚的封王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