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刊说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所引发的鸦片战争,后来英国人就这么一路打到了天津的大沽口炮台,结果道光皇帝就罢免了林则徐的官职,后来又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去和英国人谈判。
现在领了圣旨的琦善,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来到了广州去和英国人谈判,不过这次谈判纯粹也是在瞎扯淡。
因为当时琦善似乎是没有弄清楚道光皇帝的意思,不过我想很有可能,当时的道光皇帝自己恐怕也不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干点什么。
当时琦善谈判的风格就是,不管你英国人说什么,我就答应什么,只要你能能退兵那我就算是成功了。
结果你想想,最后就是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道光皇帝又怎么可能答应?结果没想到,这个自作多情的琦善就替道光皇帝给全部答应了,说实话这真是有点在找死的意思。
大家要是看过电影《林则徐》的人应该都知道吧?琦善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意思是说我和林则徐,都是因为这场战争而被革职查办的,但是人家林则徐流芳百世了,至于我琦善就只能遗臭万年了。
后来谈判失败以后,感觉是自己被琦善忽悠了的英军就彻底失去了耐心,同时也是感觉自己被琦善忽悠了的道光,也是彻底失去了耐心,于是决道光绝定正式向英国宣战!
1841年1月7日,英国舰队就来到了虎门炮台,而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关天培将军最终血战虎门炮台。
随后紧接着就是广州的沦陷,并且当时的多清军尽退城内,而当时广州秩序就瞬间大乱,在此形势下奕山等人竖起白旗求和,并且也接受英方条件,随后就签订了《广州和约》。
说来很可笑的是,当时奕山居然虚报战功,还欺骗道光皇帝,硬说自己是打了胜仗,当时道光还以为奕山真的打了胜仗,而且还挺高兴。
结果后来等着英国人提出了索要600万白银的赎城费的时候,这才暴露了奕山的忽悠。
眼看着关天培宁死不屈的气节,和奕山委曲求全的嘴脸。也最终彻底激荡起了中国人民的血性!终于在广州城北地区的三元里,广州老百姓组织起来,奋起反抗了英国侵略者的暴行。
而这就名震中外的,证明了我们伟大民族不屈精神的“三元里”抗英事件。
后来到了公元1842年的5月,英军最终放弃宁波,开始集中兵力北犯。
18日,英军攻陷浙江平湖乍浦镇。
6月16日英军发起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与英军血战到底,直到战死沙场为止,陈化成也是寸土不让!
此后英援军相继到达长江口外,以大小舰船73艘、陆军1.2万人,溯长江上犯,准备切断中国内陆交通大动脉运河。
当时满清官员,眼看着英国人的蒸汽船在长江逆流而上的时候,也就只能大声的对天呼喊“天要变了”!
直到公元1842年8月29日,节节败退的满清政府才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从此以后满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这就是等于完全的丧失贸易主权。
随后中国又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这2100万元的赔款分别是:600万赔偿鸦片,300万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英军军费。这就迫使中国的大量白银外流。
当然最让我们痛心疾首的,就是清政府当时还割让了香港主权,这就等于是丧失了领土主权,同时也导致香港这颗沧海遗珠,在1997年7月1日的时候才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而这一百年的痛,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的!
另外还有就是根据当时满清祖制,凡事在位期间丧失领土寸土的皇帝,死后就不能进祖庙供奉,而道光皇帝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了第一个没进祖庙的满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