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刊简单的介绍了明朝的第一对混蛋黄金搭档,现在我就来给说说由这两个混蛋引起来的,明朝建国以后最大的一场危机。
话说大太监王震,好不容易熬到了张太后和三杨内阁全都挂了以后,就开始了专权的行为。
有关明朝的太监机构里面,有两个最混蛋的部分,一个是司礼监,一个是御马监,这两个部门可不是用来管礼仪和养马的部门。
所谓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那就是专门负责管理皇帝的玉玺的。御马监秉笔太监,那就更厉害了,这个就直接可以替皇帝批阅奏折。
那么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等着内阁大臣写好了奏折以后,就可以交给御马监的太监们来批阅,等着奏折批阅好了以后,就可以直接找司礼监的太监,然后直接就在奏折上盖上皇帝的玉玺。
现在你们明白了吧?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可以直接代替皇帝下圣旨,这要是让个混蛋太监去负责这两个部门那就要乱套了
但是可惜,因为现在王振就是这么个负责的混蛋太监,在专权了八年以后,王震就被朱祁镇称呼为翁父。
你这么干要是让朱重八给知道了,他非从坟里爬出来抽死朱祁镇死这重孙子不可。
要说朱祁镇的混蛋行为要是干到这一步也还算可以,再怎么说他祖宗家的祖坟还是一块风水宝地,怎么说也够这个孙子去再祸害几年的了。
但是好景不长,因为这个时候蒙古的瓦剌骑兵来了,开始的时候,蒙古瓦剌人也就是万八千的样子,虽然连年侵犯大明边境,但是始终也就是过来摸个暗哨抓个舌头,最后打家劫舍抢点东西。你随便派几个总兵什么的也就可以收拾了。
但是朱祁镇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也打算像他太爷爷朱棣当年那样亲征蒙古,他只要是一想到马上天子这几个字,朱祁镇这个混蛋就是心潮澎湃的。
现在混蛋王振也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于是这两个混蛋就这么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得了!御驾亲征!
当年明成祖朱棣建在都北京的目的,就是要做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因为北京离着边关比较近,随时可以派兵出去打蒙古人,虽然想法不错,但是也架不住孙子辈的人都是一些无能的饭桶。
现在大太监王振协天子御驾亲征,二十万大军加上明军的三大营,浩浩荡荡的就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去蒙古,而是去了河北。
王震之所以要出兵河北,这是因为朱祁镇出兵以后有点怂了,于是王震就建议大军去一趟河北老家。
当年王震自宫当太监的时候,就连自己的老婆都骂他不要脸,现在王震这个不要脸的在宫里混的风生水起,所以当然要回老家得瑟一下了。
就在去河北的这一路上,大太监王振可谓风光无限好,不过很快王震就要断肠人在天涯了。
虽然明军当时的军事路线没有按照兵部既定的路走这也就算了,要是当时从河北绕路也不是不能去打蒙古。
但是坏就坏在王震死太监不会打仗,因为当时的大军一字排开,而且相互之间还不能相互接应。
更不用说当时除了军需物资运输不上以外,当兵的还要去保护王振所携带的全部家当,那还不够去伺候这个死人妖麻烦的。
而且当时王振居然还不要脸的去学曹操,不准大军踩踏老百姓的秧苗。这下就更加艰难了行军速度。
正所谓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你问我怎么了?因为现在的明军遇到大雨了。这下坏菜了!
军队走不动不说,三大营火药也因为受潮所以也不能使用了,带兵的将军们现在都不干了,要是再这样扯淡下去,那么这二十万大军非要废了不可。
于是武将们就提议改变战术,前头部队脱离主军快速往蒙古移动,并且时刻准备应战,而后军则是掩护皇帝主军继续前进。
这个想法是真不错,不过饭桶就是饭桶,太监也打不了仗。
因为随后的朱祁镇的主军,居然脱离了后军,并且还走到了土木堡,最后遇到大雨,全军安营扎寨!
再说蒙古的瓦剌野先,这位本来就是想来明朝抢点东西,结果竟然惹出了大明的二十万大军。
这可真是有点冤枉,不过野先也很快弄清楚了情况,听说主军停在了土木堡,而且首尾不能相互接应,现在正好!趁你病,要你命!
当时很有可能野先杀到土木堡的时候,并不知道朱祁镇在这里,反正结果就是一下就把二十万明军给打的稀里哗啦。
当时不仅明军最精锐的部队被打废了,而且就连国公级的大将,以及几十个驸马也都全部战死沙场了。
现在大明王朝最优秀的军队和核心的指挥系统全部完蛋了。
而混蛋朱祁镇总算还没给祖宗丢人,被俘虏的时候没跑,当然了,他也没有求饶同时也没有反抗,就这样乖乖的当了野先的俘虏。
王振最后是被明军的禁军士兵给用锤子活活锤死的,后来王震的党羽是被明朝的大臣们群殴给活活打死的。
这下蒙古的野先高兴了,因为现在俘虏了明朝的皇帝,着就等于是手上有了一个自动提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