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24年的5月,明成祖皇帝朱棣驾崩,享年六十四岁,同年的8月份明仁宗朱高炽继位。
这位明仁宗朱高炽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多次的替他老爹朱棣监国,尤其是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炽在北平府的时候,就仅以手上的万人兵马,就抵挡了朱允炆的五十万大军。
虽然朱高炽为人老实巴交,但是太子地位始终也没有被汉王给动摇了。
朱棣驾崩以后,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并且朱高炽继位以后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同时也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使得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同时则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但是很可惜,因为这位明仁宗朱高炽因为从小就体弱多病,所以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于公元1254年驾崩了,享年四十八岁。
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以后,继位的当年谢晋推荐的那个好圣孙,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
但是这位明宣宗朱瞻基继位的过程并不是十分的顺利,这是因为他的叔叔,也就是在前面说的那位汉王朱高煦在公元1426年,也就是朱瞻基刚刚登基的时候就起兵造反了。
当时朱高煦联合山东都指挥靳荣,又在卫所散发刀箭、旗帜,掠夺周边郡县的所有马匹,设立前后左右中五军,任命王斌、朱恒等为太师、都督、尚书等官职。
眼看着当时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悲剧又要重新上演的时候,结果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明宣宗朱瞻基居然御驾亲征,并且很轻松的收了汉王朱高煦。
当时所有人都建议朱瞻基杀了汉王朱高煦,结果朱瞻基不忍心同室操戈,于是就软禁了朱高煦。
但是这位朱高煦却在作死的路上是越走越近,不但没事的时候大骂朱瞻基,而且还没事找事的伸腿绊到了朱瞻基,最后忍无可忍的朱瞻基,就把叔叔朱高煦给扣在了一个三百斤的铜缸里,本来朱瞻基这么干,就是想让自己的叔叔好好的反省一下。
结果没有想到,这位汉王居然把铜缸给举了起来,你说朱高煦这要是上了奥运会,那一定是世界举重的金牌获得者。
但是很可惜,因为朱瞻基看着眼前的这个搞笑的叔叔,实在是没有兴趣去亲手给他戴上金牌,于是朱瞻基就在铜缸周围点上木炭,最后这位汉王就连丧葬费都给省了。
后来朱瞻基坐稳了江山以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且任用了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三杨内阁,自从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以后,明成祖朱棣就开始设立了明朝的内阁制度。
而现在朱瞻基的三杨内阁,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最强的内阁。
最后明宣宗朱瞻基的一系列措施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与其父亲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除之之外朱瞻基在艺术方面也很突出,尤其是他的书法水平,基本可以和宋徽宗一较高下。
并且朱瞻基在位期间,还仿照宋制制造发行了大明宣德炉,这东西放到现在也是价值连城的东西,不过必须是朱瞻基让皇家发行的宣德炉才是真品。
因为你总不能说你在茅台镇买的二锅头就是茅台酒,这可不是说凡是茅台镇出的酒就都是茅台酒,所以也不是所有的宣德炉,就都是大明的宣德炉,这必须是朱瞻基发行的宣德炉才可以。
当年朱瞻基在位的宣德四年的时候,当时全国各地就闹起了蝗灾,最后弄的老百姓颗粒无收,最后逼的朱瞻基亲自下乡检查当地政府的灭蝗行动。
结果当时出乎意料的是,那蚂蚱多的叫一个无边无沿,宣德皇帝一脚就能给你踩死六个蚂蚱。
气的宣德当时一把抓了一把蚂蚱,一口给生吞了,结果当时吓得乡镇干部全跪地上。
结果人家宣德皇帝朱瞻基说了,你食我百姓的粮食,朕就吃你肺腑!这下全国就都动员起来全民一起吃蚂蚱,并且一时风靡全国,结果怎么样?
反正现在的炸蚂蚱还挺贵的,反正我是吃不起,我们原单位一个大背头的主管就特别的爱吃这个东西。
另外就是朱瞻基这个人比较喜欢玩蛐蛐,所以后世很多人都说他是蛐蛐皇帝。
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因为朱瞻基玩蛐蛐还没有到玩物丧志那一步。
传统相声扒马褂里有个段子你们肯定都听过,说的是有一个人买了匹马,还没骑就掉茶碗里烫死了,这不是扯淡么?
后来人家说了,是这个人是拿马换了一只蛐蛐,结果是蛐蛐蹦茶碗里烫死的。
这个是说的一件真事,当时宣德年有个大臣用马换了个蛐蛐,本来是预备送给皇帝的。
当时那个时候一匹马价值30两纹银,你要是按照当时的1两银子,折合人现在民币大约为1000元,那你们你们好算算这个蛐蛐能值多少钱?
后来这个大臣回家以后还挺高兴的,结果他老婆不干了,你说你买的这是什么东西这么贵?所以这位大姐非要打开看看,结果到好刚一打开,那只蛐蛐就蹦茶碗里烫死了。
当时大臣就傻了,因为这个事已经告诉了宣德皇帝了,现在蛐蛐死了,这可让他怎么和皇帝去解释?
最后也是没办法了,所以只好全家人一起上吊了。
所以从这个事来看,以后你们要是有什么好东西别让老婆知道,要不然后果可能会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