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刊说的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两个人之间进行了一场宿命之战,最后经过了旷日持久的潘阳湖大战以后,朱元璋现在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而陈友谅最后只落了一个乱箭身亡的下场。
等着朱元璋灭了陈友谅以后,基本就没人管得了他了,公元1364年,朱元璋被文武百官拥护为吴王。
公元1364年,朱元璋攻打武昌督兵攻城,陈理最终出城投降。
公元1365年,朱元璋全力攻打私盐贩子张士诚,随后朱元璋就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等诸州县,并且将张士诚的势力彻底的赶出了江北地区。
公元1367年,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并且率军25万北进中原。
北伐中朱元璋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并且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随后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蒙元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
北伐大军按计而行。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梁,然后挥师潼关。
随后到了公元1368年的时候,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并且建立了大明王朝,而且还把当年跟随自己起家的二十四将也全都定为了开国功勋。
其中就包括了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而后朱元璋又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战死的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
次年朱元璋又在鸡鸣山建立了功臣庙,又亲定了二十一位开国功臣的顺序。
等着朱元璋封完了功臣以后,又挥师北上继续北上到了天津,最后攻占了通州等地以后,元顺帝就带领着三宫六院的后妃、皇太子等人开健德门逃出大都,随后经居庸关逃奔上都。
到此为止,蒙古在中原的统治算是彻底结束了,随后明朝就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并且就连在五代十国时期被石敬瑭丢失了四百年之久的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朱元璋收腹了回来。
朱元璋灭了元朝以后,为了避免当年北宋燕山一带在两年之内得而复失的教训,所以现在的朱元璋就决定要彻底的铲除了元朝的黄金家族。
公元1370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出兵进攻北元。
明军此次北征,三路皆胜,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逃到漠北,其子买的里八剌等被俘。
后来到了公元1387年,,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师20万人北征故元太尉纳哈出。
结果是战胜纳哈出以后,明得其军民24万余人,羊、马、驴、驼、辎重无数,最后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六月底,傅友德以新得到的辽地汉人军士驻守大宁,冯胜等人胜利班师,辽东地区从此完全纳入明朝版图。
公元1388年,大将蓝玉率军攻打鱼儿海南岸,在探知了脱古思帖木儿的营地就在捕鱼儿海东北80余里以后,大将蓝玉就发动了突袭。
最后蓝玉俘虏了包括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等64人、太子必里秃妃并加上公主等119人、吴王朵里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2994人,以及北元宝玺、图书、金银印章等等。
捕鱼海之战结束以后,元朝的黄金家族就算是基本完蛋了,随后元朝旧臣纷纷向明朝投降。
公元1369年徐达从东面进入山西,击败扩廓帖木儿,年底平定陕西。洪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371年,汤和、傅友德等灭明夏,取四川。
公元1382年傅友德、蓝玉等取云南,消灭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降服大理段氏。
公元1393年,明朝确立了对整个河西走廊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