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刊说到了蒙哥汗讨伐南宋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而突然驾崩了,由于当时蒙哥死的实在是太突然了,所以当时就没有立下皇位继承人的遗嘱。
于是剩下的这些人就开始回去抢汗位去了,而这其中就包括了正在鄂州攻打南宋的忽必烈,这位当时是被南宋全臣贾似道给忽悠回去的,其实忽必烈当时就已经有了退兵的打算了,只不过是还没有拿定主意,结果被贾似道这么一忽悠,忽必烈这才坚定了退兵的决心。
这位忽必烈本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同时也是刚刚驾崩的蒙哥汗的弟弟,并且也是托雷的儿子。
这位托雷生前就应该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但是因为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以后,就打算找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来继承汗位,所以最后是窝阔台继承了成吉思汗的位置,但是也因此,托雷这一支的子孙往后就成为了继承汗位的热门人选。
尤其是蒙哥汗继位以后,又扩大了蒙古的版图,所以说想要继续发展下去,那还是要找托雷这边的子孙。
所以现在还能和忽必烈争夺汗位的人选,也就是以后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了,于是忽必烈就和自己的弟弟阿里不哥来回争夺了五年的汗位,最后忽必烈胜利继承了蒙古帝国的汗位。
元世祖忽必烈继位以后,就开始招募汉族文人为幕僚,这些人里面包括了当时的一些汉族出身的数学家和理学家,随后忽必烈在延请四方文学之士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号称“金莲川幕府”的谋臣侍从集团。
而且忽必烈继位汗位的时候,就在诏书上自称为朕,并且也开始设置了枢密院等机关,在随后的公元1260年到公元1260年还把已经灭亡了的金国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给改成了元中都,直到公元1271年底,忽必烈取《易经》中的至哉坤元之义,把原来的大蒙古国给改成了元朝,从此以后大元王朝正式建立。
而元朝的政治体制则是提取了历代中原王朝的体制,并且与中原王朝的经济体制是遥相呼应的,并且同时也保留了原有的蒙古部落的旧制度。
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令伯颜等人大举伐宋,两年后攻陷宋都临安,最终于崖山海战中彻底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一统。
统一全国后,忽必烈又相继重用阿合马、卢世荣及桑哥专理财政,并且大力推行中统元宝交钞,开始用纸币去代替金银等货币制度。
公元1274年,由于日本频繁骚扰高丽国,于是忽必烈曾经派出使者与日本沟通,结果当时的日本并没有给忽必烈面子。
于是忽必烈分别在公元1274年和公元1281年分别派出军队讨伐日本,但是这两次讨伐日本的战争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果,而且两次都是因为遇到了台风而导致了元军的失败。
后来日本人在这件事上也是开始吹了一通牛,这是因为当时的蒙古铁骑基本就是天下无敌,但是偏偏在日本吃了亏,所以日本觉得这是一件很牛的事情,并且还把当时的台风说成了是保佑日本的神风,到了二战的时候还用神风的名字组织了一支部队。
后来这支部队怎么样了我就不去多说了,反正最近这两年里,日本的台风貌似也没怎么保护过他们。
再有就是那位号称曾经见过忽必烈的马卡波罗,不过这位根据我本人我一些见解,可能牙根就没见忽必烈。
这是因为马可波罗在他所谓的那本《马可波罗游记》中,号称自己曾经帮助过忽必烈攻打过襄阳城,而实际上南宋的襄阳城并不是忽必烈给打下来的,而且那个时候的南宋已经覆灭了,所以马可波罗是不可能参与到这件事当中的。
而且凡是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有两件事情是他们必须要经历的,一个是去看看咱们的万里长城,另一个就是用筷子吃饭。
你要说当时马可波罗没见过长城,那还是情有可原,毕竟当时的交通不怎么发达,但是你要是说马卡波罗没见过筷子,那就是在扯淡了,你没见过筷子你当时是怎么吃的饭?
再说马可波罗本来就是一个文盲,他的那本《马可波罗游记》是一位神父根据他的口述给写出来的,所以这里面肯定是有点胡说八道的成分。
不过这本《马可波罗游记》在当时,倒是起到了一定的招商引资的作用,因为当时很多外国人被马可波罗忽悠的,最后都来元朝投资做生意,这就导致了再往后的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西方的白银大量的进入到了中国市场,从而填补了中国白银产量底的缺点。
你看后来到了清朝的时候,主要的流通货币就是白银,这些我说实话,都要感谢马可波罗的那本游记。
后来直到公元1249年,这位正式建立了大元王朝的忽必烈病逝,享年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