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庸无能的宋度宗驾崩以后,权臣贾似道就拥立了年仅四岁的赵?登上了皇位,那么一个四岁的孩子是肯定不能去统治一个帝国的,所以现在的贾似道就彻底的掌握了南宋王朝的政权。
公元1274年,年仅四岁的宋恭宗赵?登基以后,权臣贾似道就开始彻底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同年八月份,整个南宋王朝就出现了多次地震和水灾,这无疑是在加速这个王朝覆灭的速度。
因为在随后的不久,蒙古南下灭宋,公元公元1275年春,蒙古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兵临建康城下。
随后等鄂州陷落以后,南宋的长江防线洞开,此时的南宋朝野内外大震,京师各界都把希望寄托于贾似道身上,并且呼吁贾似道亲征,同时也指望他能像当年理宗朝那样取得“再造”之功。
现在的贾似道不得已,在临安设都督府,准备出征。
而元军的一路统帅刘整,恰好就是当年南宋的骁将,当年在理宗末年的时候,贾似道在武将中推行“打算法”来排斥异己,而当时的刘整就是被他的上司利用“打算法”迫害的,所以刘整最后才被迫归降蒙古的。
而贾似道对刘整的能力知道得的那是一个一清二楚,由于贾似道惧怕刘整,所以他就迟迟不敢出兵,直到后来听说听说刘整突然死了以后,贾似道才高兴的说:“吾得天助也。”
刘整死了以后,贾似道抽调十万大军,拉着自己家的全部财产和老婆孩子,离开京城,当时的阵势绵延数百余里。
等着贾似道行至芜湖,与宋将夏贵会合以后。夏贵一见贾似道就从袖中抽出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宋历三百二十年。”
夏贵言下之意就是,宋朝历时已近320年,并且国势已尽,现在不要为它丢了性命。当时贾似道看了纸条以后那就是一个心照不宣,点头默许。
随后贾似道到达战场以后,果然又开始和蒙古议和,但是现在蒙古的眼睛里,就只有一个天下,所以就根本没有和南宋议和的打算。
直到后来蒙古大军彻底的打败了贾似道的十万大军,而贾似道兵败以后,就成为了朝廷上的众矢之的,但是当时的谢太后却认为贾似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就将贾似道贬为高州团练使,循州安置,并抄没其家产。
不过后来贾似道还是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结束了他擅权误国的一生。
而贾似道死了以后,蒙古大军兵分三路继续南下,最后平江守将投降,随后蒙古大军也逼近了临安府。
就在这个时候,南宋的朝廷已经开始做鸟兽散了,就连当时的枢密院的官员也开始连夜逃窜,现在的南宋皇室已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了。
原本贾似道死后南宋应该任用贤臣来扭转局面,但是很可惜,因为现在的南宋却偏偏任命了陈宜中为相。而南宋最后就是在这个陈宜中的主持下,终于陷入万劫不覆的深渊。
因为这个陈宜中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在决战与求和之间不能作出决断。他口头上喊出各种豪言壮语,实际上却懦弱怕事,没有与元军决一死战的勇气和才能。
后来文天祥、张世杰提出迁都到东南部地区,以图背水一战,结果胆小的陈宜中否决了这项提议,还是一意求和。
直到公元1276年南宋派出监察御史刘祒奉表向蒙古称臣,随后又向元朝献出了国印投降。
而元朝也派出了使者进入了临安府,并且收缴了南宋的百司印符,同时也废黜了宋恭宗赵?的皇帝位,并且还立赵?为瀛国公,到此为止,南宋王朝就算是彻底的投降了蒙古。
公元1282年,已经成为了瀛国公的赵?去了元上都参见了忽必烈。
公元1288年,当时已经年满十八岁的赵?,被忽必烈派去吐蕃学习佛法,后来学有所成的赵?又被忽必烈派去西藏当个喇嘛。
直到公元1323年,赵?才结束了他长达47年的俘虏生活,这一年赵?以经是52岁了。算起来他在西藏定居了34年,其间再也没有踏入中原和那思牵梦绕的江南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