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说的这个宋理宗赵昀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因为这个赵昀只不过是宋宁宗赵扩的一个远房的堂侄,而赵昀的父亲赵希瓐当时的这一代人已与皇室的血缘十分疏远了。
并且赵希瓐在世的时候并没有被封任何的爵位,只是当时当过几天山阴县当地的小官,家里的生活与平民基本无异。
后来是因为宋宁宗赵扩的八个儿子全部夭折了,于是赵扩就命令宰相史弥远去找寻品行端正的宗室来继承沂王王位。
结果这个宰相史弥远就这么一级压一级的把这个任务又交给了幕僚余天锡。
这个幕僚余天锡就在一次途经绍兴寻找皇室宗亲的路上遇着了大雨,于是当时余天锡就在一个全保长的家中避雨,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全保长就是宋理宗赵昀舅舅。
而且余天锡得知了这位赵昀虽然是皇室的远房亲戚,但同时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正统的十世子孙,同时也是赵德昭的九世子孙。
于是这位根红苗正的赵昀,就这么非常幸运的成为了南宋王朝的继承人。
后来到了公元1224年,宋宁宗驾崩以后,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改立赵昀为帝,这就是我现在要给大家说的宋理宗。
当然了,这位拥立了宋理宗赵昀的权臣史弥远之所以要拥护一个平民为皇帝,当时是要有自己的目的。
而这位宋理宗赵昀也非常的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运气有多好,而是因为权臣史弥远有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打算。
于是这位平民出身的宋理宗赵昀,就这么踏踏实实的当了十年的傀儡皇帝,等着十年以后,权臣史弥远死了以后,这位宋理宗赵昀才出来正式掌权。
公元1233年权臣史弥远死后,赵昀才开始亲政。他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
公元1234年,这位宋理宗赵昀又联合蒙古大军一起灭了金国,从而又上演了一次类似当年北宋联金一起灭辽的战争,只不过这次不同的是,南宋王朝这次是联合了蒙古大军,灭掉了昔日北宋的联盟。
这个昔日的联盟可是让大宋王朝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当年宋金联合以后,消灭了威胁北宋的大辽,而恨的是这个盟友,再灭辽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又消灭了北宋,并且还制造了靖康耻。
现在辽金两国都已经彻底覆灭了,而南宋现在也是一雪了北宋的靖康之耻,就连那位尽忠报国的岳飞现在也可以安息了。
但是就在宋理宗赵昀改革了南宋内政,同时也联盟灭金以后,又打算趁着蒙古撤兵的时候收腹北宋丢失的河南领土,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而就是历史上的端平入洛事件。
而这次的端平入洛事件,迫使南宋损失了三万兵马,不仅寸土未得,反而是给了蒙古一个南下侵略南宋的借口。
这件事情就和当时北宋的靖康之变非常的类似,而宋理宗赵昀为了避免蒙古在来一个靖康耻,所以就给自己下了罪己诏,并且检讨自己的过错来安定人心。
此后的宋理宗赵昀就把大权又交给了权臣丁大全、贾似道等人,而这位宋理宗赵昀则是又过上了声色犬马的昏君生活,从此以后的南宋政权就开始彻底的迷乱不堪,甚至到了蒙古全面南侵的时候,这位宋理宗赵昀居然还把各类夜总会的小姐也召进了皇宫。
现在联合南宋灭了金的蒙古,也和当年的金国一样,彻底的看透了南宋的软弱无能,于是就打算也用当年金灭北宋的办法去灭了南宋。
而宋理宗赵昀的好运气现在又来了,这是因为这次蒙古南下灭宋的,就是忽必烈和蒙哥汗,而幸运的是蒙哥汗,在攻打四川的时候因为被飞石集中而当场阵亡了,不过这个事可不是什么神雕大侠杨过干的,而纯粹就是一次以外事件。
而现在权臣贾似道,趁着这个有利的机会代替宋理宗向蒙古称臣,并且同时忽悠忽必烈赶紧回去抢夺汗位,于是南宋的灭亡危机就这这样被贾似道给化解了。
但是贾似道换来的所谓的和平,也只不过是一种假象,因为现在的蒙古要做的可不是征服一个南宋这么简单。
公元1264年,这位一辈子好运气的宋理宗赵昀驾崩了,享年六十岁,在位四十一年,除了联蒙灭金以外,这位基本是当了一辈子的昏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