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刊说的是岳飞和韩世忠等人,打残废了伪齐政权以后,为南宋收腹了襄阳六郡。
随后岳飞就奉诏移屯鄂州,鄂州从此成为岳家军的大本营,而当时襄汉地区也终于治愈了伪齐的蹂躏和战争的创伤,并且也成为南宋连结川陕,北图中原的战略要地。
公元1130年,洞庭湖地区农民军首领钟相起兵反宋,负责出去剿灭这场叛乱的主力当时又是岳飞了。
岳飞在这次的战斗中那是一边讨伐一边诏降,等着战争结束以后,岳飞还安置了投降士兵一共二万七千余户,大约十万余人。缴获船舶一千余只。
公元1135年南宋朝廷将全国军队统一改称行营护军,而当时已经被任命为少保的岳飞部也成为了行营后护军。
次年,也就是公元1136年,岳飞和韩世忠二人惺惺相惜的开始整理南宋军队,并且准备北伐。
但是当时岳飞的母亲却突然去世了,当时岳飞本来是打算辞职回家以后为母亲守孝三年的。但是毕竟忠孝不能两全,所以最后岳飞还是被夺情出征了。
当时的岳家军兵分两路,一路往东北,由熟悉京西地理的牛皋统领,直奔镇汝军。
牛皋早年在汝州鲁山县同金军作战,此时重返故地,精神抖擞,一战即攻克汝城,生擒伪齐骁将薛亨,接着又向颍昌府至蔡州一带扫荡,焚毁了伪齐军的粮草辎重。
另一路王贵、郝晸、董先等,向西北方向进军,在攻克卢氏县后,又西取虢略、朱阳、栾川三县,一路缴获粮食十五万石,降众数万。
王贵在收复虢州后,又率军向西,力拔上洛、商洛、洛南、丰阳县和上津县等五县,席卷了商州全境。
这次北伐的结果就是商州的全境和虢州的部分地区从此为南宋所控制,但是岳飞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他已经犯了功高盖主的错误,这是因为现在的宋高宗赵构,已经对岳飞有了一些看法。
但是就在岳飞夺了回商、虢等地以后,使伪齐刘豫大为震惊。于是1136年九月,刘豫签发乡兵二十万,号称七十万,向淮西发动进攻。
虽然这次伪齐政权是联合了一部分金军一起来的,但是这正好就是来给岳飞宋人头的,因为这些部队面对着战场上的岳家军,也就是只能说节节败退的命了。
公元1137年,赵构又一次召见了岳飞,这一次赵构又和当时对待李纲的时候一样,不但对岳飞加以重用,而且还给岳飞扩充了五万兵马。
而现在岳飞看到自己的势力又扩大了以后,那就犯了李纲和宗泽同样的错误,这个错误就北上收腹失地并且还要迎回“二圣”。
这个迎回二圣的问题,其实一直就是宋高宗赵构的一块心病,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这位庶出的赵构是没有皇位继承权的。
更不用说是这位赵构后来还被作为人质给送到了金国那里去了,所以你想,赵构好不容易继承了皇位,现在又怎么可能去迎回二圣?
而且宋高宗赵构自从建立了南宋以来,一直就是在以战求和,所以赵构的做法就是,一边利用李纲和宗泽等主战派来鼓舞士气,目的是为了得到武将以及老百姓对自己的支持,而另一边,赵构则是更加喜欢利用投降派去制约主战派。
但是赵构没有想到,金国这边从来就没有要和南宋议和的打算,所以现在的岳飞和韩世忠虽然为南宋稳定了局势,但是关于迎二圣的这软肋却是任何人都不能去碰的。
再来看看岳飞,岳家军是所向无敌的岳家军,而岳飞也背负着尽忠报国的责任,但是这个责任,我不客气的说,这是岳飞自己给自己的责任,并不是宋高宗赵构给予岳飞的责任。
所以现在虽然是岳飞又提出了想要迎回二圣的打算,但是赵构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于是心灰意冷的岳飞现在选择了辞职。
于是赵构只好又派人去请回了岳飞,但是这个时候的岳飞,居然又要求赵构立其养子赵瑗为太子,而这一点却又戳中了赵构的另外一个软肋,于是从这里开始,赵构和岳飞之间就开始产生了矛盾,而且也为将来赵构杀岳飞这件事留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