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说北宋的历史,有这么一个人是绝对不能不说的,这位就是家喻户晓的五侯杨令公杨业,当然了,这位同时说的也就是在各类有关《杨家将》的评书演义里面的那位,因为被潘仁美陷害而碰死在李陵碑前的杨令公。
那么现在就让我来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这位北宋名将杨令公的传奇。
在历史上这位杨业的妻子是折氏,而这位折氏也就是后世传说的那位手持龙头拐杖的佘老太君,而且他们夫妻二人也的确是生有七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杨延昭、杨延玉、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
在这七个儿子中,除了杨延玉是在与辽国作战中阵亡的以外,其他的几个儿子基本都是在北宋任职为防御使、供奉官还有殿直的。
而杨业本人则原本也是北汉世祖刘崇的部下,后来因为战功显赫所以后来被刘崇赐名为刘继业,后来杨业归降北宋以后,又把名字给改了回去,而这就是后世也称呼杨业为杨继业的原因。
公元968年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两次讨伐北汉的时候,这位杨业就曾经两次和宋军交过手,不过当时的杨业两次都败给了宋军。
后来到了公元979年,宋太宗赵炅继位以后继续讨伐北汉,当时的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打算向北宋投降,但是这位杨业却非要死战到底。
而当时的宋太宗赵炅老早就听说过这位外号称作杨无敌的杨业了,所以当时的宋太宗赵炅就让帝刘继元劝说杨业投降。
最后这位杨业还是和北汉一起向北宋投降,当时的杨业面北而拜痛哭流涕,解甲投降,谒见太宗。
而宋太宗当时也非常的高兴,当场加以慰抚以后,就直接任命杨业为左领军卫大将军。
公元980年,辽景宗发兵十万攻打北宋雁门关。当时的杨业领数千骑兵从西陉而出,绕到雁门关以北,往南突袭辽军,并且同时与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兵于雁门关前。
而这一战!就是五侯杨令公杨业的封神之战,从此以后,杨业在辽军中声威大震,你只要是契丹人但凡是看见了杨业旗号,立马掉头就跑。
公元986年的时候宋太宗赵炅打算发兵讨伐契丹,并且还想收回当年被石敬瑭割让出去的幽云十六州。
当时负责收腹幽云十六州的两位主帅,就和评书《杨家将》上面说的一样,主帅就是潘美,副主帅就是杨业。
本来各路大军接连攻下了云州、应州、寰州、朔州这四个州,后来因为东路曹彬的部队出师不利,结果就导致了宋军在岐沟关之战中惨败。
同时宋太宗赵炅也下令把这四个州的老百姓都迁回北宋内地,所以当时的潘美就负责率领士兵去迁移老百姓。
但是这个时候,大辽萧太后却和耶律汉宁、南北皮室以及五押惕隐率领军队十多万人,攻陷了寰州。
所以当时的杨业就打算把部队驻扎在应州等契丹人来了以后,再下令让朔州百姓出城并且直接进入石碣谷。然后杨业又派一千弓箭手埋伏在谷口,再命骑兵在中路支援,那么这样一来,三州的百姓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当时的潘美是不同意这么干的,结果最后在杨业的一再坚持之下,潘美最后还是和王侁率领部下的兵马在谷口布阵。
而大辽这边一听说对面是杨业,那叫一个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于是辽将将耶律斜轸就命令萧挞凛设下埋伏等着和杨业交手以后,耶律斜轸假装撤退,等着杨业进了包围圈以后就开始反击杨业,直到最后把杨业逼到了狼牙村。
而这一段故事也和评书上面说的差不多,当时杨业和二子杨延玉在狼牙村死战不休,最后杨业因为中了辽将耶律奚低的暗箭,所以落马被俘,同时二儿子杨延玉也战死沙场。
最后因为杨业的失败,同时也导致了北宋军也被大辽所打败,而杨业当时也是没有脸面再活着了,于是绝食三天而死。
杨业死后,宋辽两国都在密云古北口为杨业修建了杨无敌庙,并且以此来祀奠杨业。
而宋太宗赵炅知道杨业死了以后,也是悲痛欲绝,不仅表彰了杨门众将,同时也把潘美降职三级,王侁流放到金州,刘文裕流放到登州。
以上就是五侯杨令公杨业的真实的故事,后世为了纪念这位忠勇双全的杨业,就根据他的英雄事迹,纷纷创作出了金沙滩双龙会,杨令公率子出征,七子去一,一子归等脍炙人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