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驾崩的李谅祚死了以后,继位的就是他的长子李秉常,因为李谅祚驾崩的时候才二十刚出头,所以李秉常继位的时候也就才七岁,所以当时执政的就是皇太后梁氏,另外还有太后的兄弟梁乙埋。
而当时的李秉常年纪还小,所以也就只能成为了太后和舅舅的傀儡。
就在太后梁氏辅政期间,曾经多次向北宋发动过战争,目前是为了在北宋面前提高自己的威信,然后顺便再伸手向北宋要点钱。
公元1070年,太后梁氏举兵三十万攻打北宋大顺城,结果吐蕃不讲武德趁机攻打西夏,所以太后梁氏只能退兵,紧接着就是北宋也不讲武德趁机也打到了西夏的境内,最后西夏只能依靠大辽解除了危机,但是此后西夏财政拮据,兵力疲困,政治也不稳定,所以只能向北宋议和。
公元1076年李秉常已经年满十六并且开始亲政,但是朝政仍然还是在太后手中,于是李秉常打算利用北宋的力量来对付太后,结果事情败露,随后李秉常被太后软禁。
紧接着西夏保泰监军司统军禹藏花麻,向北宋神宗皇帝发照会,要求北宋出兵帮忙扫除后党。
随后公元1082年,北宋出兵并且对西夏形成威胁,结果宋军在永乐城被西夏打败,所以只能再次与西夏议和。
梁太后囚禁李秉常以来,西夏与北宋连年征战,所以就导致了西夏财政困乏,物价暴涨。
不过到了公元1083年,梁太后最终还是让李秉常复位。不过可惜已经为时已晚,因为现在的西夏内部已经乱了套,所以即便是李秉常复位以后,也很难有什么作为,直到公元1086年李秉常郁郁而终,享年二十六岁。
李秉常驾崩以后,继位的就是他的长子李乾顺。
但是很不幸,这个李乾顺又是一个三岁继位的小皇帝,所以辅政的还是太后梁氏和舅父梁乙逋,不过这个梁氏可不是上一个梁氏,而且另一个梁氏。
反正她们都是一家子,一笔也写不出两个梁氏来。
现在北宋看到西夏又来了一个太后辅政的局面,于是就开始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于是就从公元1085年到公元1099年,北宋和西夏大小打了五十多战,差不多每年都要打上个七八次。
而现在的梁乙逋觉得自己战功显赫,所以就不怎么把太后当个菜了,结果到了公元1092年,宋夏在怀庆之战中,由梁太后亲自领兵作战,不授予梁乙逋的统兵权,梁乙逋心怀疑虑与不满,遂更加紧了篡权活动。
最后梁太后在皇族大臣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的支持下,诛杀了梁乙逋,随后梁太后亲自掌权,挟持年幼的李乾顺,继续对宋朝用兵。
公元1096年,李乾顺与梁太后兴兵五十万御驾亲征,进犯宋朝的鄜延路,攻陷金明砦。此战还把掳获的宋俘献给大辽。
但是李乾顺与梁太后的这个讨好大辽的举动,却惹来了麻烦,因为当时的辽道宗耶律洪基看出了西夏后党的问题,于是就派人去西夏,并且鸩杀了梁太后,随后命令十六岁的李乾顺亲政。
李乾顺亲政以后,一边和北宋议和,一边和大辽联姻,好歹才算是让西夏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但是宋徽宗继位之后,宰相蔡京又开始打算和西夏开战。
后面的李乾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不管是打胜了北宋还是败给了北宋,总是要求大辽出面帮忙议和。
后面等着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大金以后,西夏李乾顺又掉头帮助大金去攻打北宋,结果西夏被北宋打败。
等着大金攻打大辽的时候,西夏李乾顺又去给大辽帮忙掉头打金朝。
直到最后金灭了辽以后,西夏李乾顺又向金朝称臣。
再往后就是西夏与大金一起联手攻打北宋,直到1139年,西夏已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疆域。
而李乾顺为西夏开疆扩土以后也驾崩了,享年五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