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40年,因为一步之差而沦为宦官集团傀儡的唐文宗李昂,在驾崩之前让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人秘密安排太子监国。
但是因为世情暴露,所以随后掌握了兵权的仇士良和鱼弘志等人为了贪图拥立皇帝的功劳,就以太子体弱多病为借口废黜了太子。并且利用手中的兵权拥立了颍王李炎为皇太弟,并且出来监国。
随后不久李炎正式登基,而这位李炎就是唐武宗,同时也是大唐王朝最后的希望。
仇士良等人之所以立李炎为帝,是因为当时的李炎一直独善其身的远离了各种复杂的斗争。所以仇士良等人就认为这个李炎是一个比较软弱的人,要是这样的人当了皇帝,那么就比较好控制了。
而李炎本人登基以后,也是很听话的为仇士良除掉了一部分贵族宗亲,但是当时的仇士良并没有发现,被李炎所除掉的这些人,不仅是仇士良的对立面,同时也是可以威胁到李炎帝位的人。
等着李炎消除了自己的威胁以后,就是开始准备收拾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了,而当时的仇士良恰好又与权臣牛曾儒联合,并且形成了内外勾结的趋势。
要是别的皇帝面对这种局面,那么想必是不太好对付。而这位唐武宗李炎却正好相反,因为李炎正打算这次把宦官和权臣一起给打包处理了。
于是李炎就任命了牛曾儒的死对头李德裕为宰相,这样就正好可以利用李德裕的势力去消灭了牛曾儒的党羽。
等着牛曾儒倒台以后,仇士良的日子也不好过了,最终这位为大唐王朝找到了希望的仇士良在公元843年的时候称病辞职。
解决了宦官集团和权臣的唐武宗,现在不仅可以大展拳脚的有一番作为了,并且还在大唐王朝中晚期的时候开创了会昌中兴。
公元841年,卢龙军叛乱,陈行泰杀节度使史元忠后想霸先节度使的位置,结果被卢龙士兵所杀,并且立张绛为节度使。
在此期间,李炎采纳李德裕的建议,沉着应对,并且很快的消灭了叛军。
到了公元843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随后他的侄子刘稹也意图割据,但是到了公元845年的时候就被李炎给消灭了。
解决了内忧以后,李炎现在还面对一个外患,这个外患就是回鹘。
公元842年的时候回鹘南侵,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奉诏讨伐,不久以后不但大破回鹘军,而且还杀戮收擒近九万人。
随后唐武宗又趁胜派兵攻打契丹、奚两部,杀回鹘监使,从而恢复了唐王朝对两个部落民族的管辖。
到了公元842年,李炎又发兵三路,北伐回鹘,直到公元843年,唐将石雄大败回鹘于杀胡山,并且导致乌介可汗负伤,跑路到了西域。
从此以后,大唐王朝北部边境整整安定了三十多年的时间。
同时李炎在位期间还限制了佛教,这是因为唐朝时期信奉佛教的人是在是太多了,一旦皈依佛门以后,就可以不用缴税也不用种地,甚至很多罪犯为了逃避惩罚也皈依了佛门。
那么这样就造成了大唐王朝出现了很多的土地流失和税收的下降,所以李炎在公元842年的时候就开始限制佛教的发展,并且拆除了寺庙4600余所,拆除招提、兰若4万余所。最后还让26万僧尼还俗,并且他们还都成为了缴税户口。
虽然李炎这么做严重的影响了佛教的发现,但是同时也扩大了大唐王朝的经济发展,而且在抵制佛教的同时,也接纳了祆教、摩尼教、景教、回教,这一点也是有利于其他宗教的发展。
虽然李炎为大唐王朝创建了一个中兴的局面,但是很可惜,因为这位李炎也是一个寻求长生不老药的皇帝,并且也因为服用丹药而导致了性格暴躁的毛病。
最终这位唐武宗李炎在公元846年4月22日,因为服用丹药而驾崩,享年三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