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当时武则天在位时期,有这么两个宰相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就是家喻户晓的狄仁杰,还有一个就是知名度也很高的上官婉儿。
那么现在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的这两个人。
先说狄仁杰,这位狄仁杰本来是太原狄氏早年就考中科举后任职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关于这几个官职都是涉及到了司法方面的,所以后世就有一个英国人,根据狄仁杰的一些资料写了一部《狄公案》,所以这就导致了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狄仁杰是一位神探。
关于这一点其实是一个误会,因为狄仁杰任职的这些官职基本都是负责司法审判的,所以狄仁杰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属于法官一类的官员,而并不是推理探案的推官。
所以有关狄仁杰是一个神探的说法,这完全是错误的。
后来的狄仁杰步步高升,又先后任职了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官职。
再往后狄仁杰任职地官侍郎、同平章事的时候,因为被人诬陷谋反所以就被夺职下狱,关于这一点就和电影《通天塔》的开场的一些情节是一样的,而且电影《通天塔》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狄仁杰。
后来狄仁杰被平反以后,就被贬到了彭泽县当了县令。直到营州之乱的时候,狄仁杰才武则天被起复为宰相。
当然了,这些事都不算是狄仁杰的主要功绩,狄仁杰最主要的事迹就是劝说了武则天从新立李显为太子,这才让李唐王朝得以延续。
公元700年的时候,狄仁杰去逝,等着后面李唐王朝复辟以后,又追封狄仁杰为司空、梁国公。
另外还有一位女宰相,她就是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这位上官婉儿本来是出生于河南陕州,祖籍是甘肃天水。
上官婉儿早年因祖父上官仪起草过废黜武则天的诏书,所以获罪后就被武则天所杀,随后上官婉儿就和母亲郑氏被配入内庭为婢,上官婉儿进宫以后,因为聪慧善文所以就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
后来上官婉儿在十三岁的时候,就被武则天免除了奴婢的身份并且封为才人,等武则天登基以后,上官婉儿就专门负责给武则天传递奏章和起草诏书,因为上官婉儿后来有些事情违背了武则天的本意,所以也差点被武则天给杀了。
结果后来武则天还是因为喜欢上官婉儿的文采,所以最后还是赦免了上官婉儿的罪。
从此以后上官婉儿就更加的精心伺奉,并且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后来上官婉儿被称为巾帼宰相。
到了武则天晚年的时候,张柬之等人联系了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们发动了神龙政变,随后武则天被迫退位。
神龙政变以后,唐中宗又继续让官婉儿负责起草诏令,后来上官婉儿又被唐中宗所信任,而且上官婉儿又被唐中宗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随后上官婉儿又向韦皇后推荐了武三思,然后武三思等人又支持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设计杀了张柬之等人,随后韦皇后权侵朝野。
然后上官婉儿又与武三思私通,随后继续支持武氏集团,最后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了武三思。
后来上官婉儿还曾经四次建议李显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结果当时李显都没有同意。
直到上官婉儿的母亲去逝以后,心灰意冷的上官婉儿才上表将自己的品级降为婕妤以示哀悼。
除了参与了各种政变以外,上官婉儿还曾主持风雅,并且也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后来《全唐诗》还收纳了上官婉儿的三十二首诗。
最后到了公元710年的时候,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这位上官婉儿最后是与韦皇后一同被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