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知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吧?这个说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王朝。
上一刊我给大家介绍了南齐王朝的几个昏君,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南北朝时期就特别的盛产昏君,而且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个昏君还都是比较集中的出现在了南北朝时期。
那么现在我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南朝的第三个王朝,也就是南梁王朝的历史。
上一刊我说了,南齐萧衍最后废除了南齐的皇帝,自己建立了南梁的皇帝,所以南梁又被称为萧梁。
南梁王朝一共就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仅仅就存在了五十五年的时间。而萧衍一个人就在位了四十八年的时间,所以除了萧衍以外,南梁剩下在剩下的七年的时间里,就是走马灯是的不断的换皇帝。
萧衍建立南梁以后,就立了2岁的长子萧统为太子,其实从正常情况下来说,这个萧统要是没什么太大的毛病,应该是可以继位做皇帝的。但是问题就出在了他老爹的身上,谁让他老爹身体健康,总是霸占了皇帝宝座?
所以萧统最后还是没有熬过自己的老爹,二十九岁的时候就夭折了。
萧统夭折以后,弟弟萧纲就继承了太子的位置。而这位萧纲的继位道路也不是那么的顺利。
因为萧衍在位的四十八年里,虽然把南梁王朝治理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但是萧衍到了晚年的时候,突然特别的笃信佛教,并且一连四次打算出家当和尚,结果都被大臣们给劝了回来。
后来萧衍就开始在国内到处修建寺庙,为了这个事,弄的整个南梁王朝是劳民伤财。
而且萧衍还对佛教进行了改革,因为最早的佛教,和尚是可以吃肉的。当年佛祖释迦牟尼佛受百家供奉的时候,印度老百姓都是拿肉给释迦牟尼吃的,而释迦牟尼也从来不拒绝。
但是萧衍认为,吃肉是违背了佛教杀生的本意,所以就规定了和尚以后不准吃肉,结果谁也没想到萧衍这个决定的后果,就是从新定义了中国本土的佛教的教意,从此佛教在中国有了本土特色。
后来萧衍的决策多次出现失误,以至于发生了历史上着名的“侯景之乱”,到了公元548年,萧正德发动叛乱,随后就活活的饿死了萧衍。
而萧正德自立为帝一年以后,和他一起造反的搭档侯景就杀死萧正德,随后立太子萧纲为皇帝。
到了公元551年的时候侯景又废了萧纲从新立萧栋为帝,但是三个月以后侯景终于想明白了,与其立别人当皇帝,到还不如自己当皇帝。
于是侯景又废了萧栋,随后自己当了皇帝并且改国号为汉,所以后世称侯景为南梁的汉帝。
当然了,让侯景这个外人当了皇帝,萧衍的子孙们是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这些皇室子孙们为了争夺皇位就开始相互厮杀,最后把个南梁王朝弄的四分五裂。
最后实力最强的湘东王萧绎派大将王僧辩和陈霸先东下,在平定“侯景之乱”的同时也在江陵自立为皇帝,这位就是梁元帝萧绎。
而萧绎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稳,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北伐西魏,最后当时还是西魏的宰相的宇文泰,就派宇文护等人率领五万大军攻入江陵,俘杀了梁元帝萧绎。
此后不久南梁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西魏扶持的萧詧为帝,历史上称为“西梁”或者“后梁。
另一部分由东魏扶持的萧渊明为帝,不过这些,都只能算是南梁王朝最后的苟延残喘了。
后来萧詧的西梁就成为了西魏,最后就成为了北周的附属国,最后延续了三十三年的时间,最终被隋所灭。
而萧渊明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萧渊明最后是被陈霸先给废了的,而陈霸先则是先是立废萧方为帝,后来陈霸先就干脆自己当上了皇帝并且建立了南朝最后一个王朝,也就是南陈王朝。